说说肿瘤那些事 |宋东教授:“身心同治”,才能打响这场肿瘤持久战
2020年世界新发癌症数达1930万例,其中亚洲地区发病率达49.3%,我国则占亚洲地区的1/5以上[1],疾病负担沉重。晚期癌症患者全身症状严重,疼痛控制效果不佳,饱受躯体症状和心理因素的折磨。此次《医师报》特别邀请山西白求恩医院宋东教授为大家分享肿瘤患者心理康复策略及治疗手段。
积极心理干预,促进肿瘤患者战胜死亡恐惧
恶性肿瘤死亡风险高且治愈难度大,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常存在癌性疲乏和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肿瘤患者照顾者及整个家庭均承受着巨大的身心负担,可给予患者的情感支持远远不够,患者常需有效的心理干预以战胜对死亡的恐惧,感知幸福的存在。因此及时控制和缓解患者症状,并给予有效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确保其平和安稳地度过生命最后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图1)。近年来晚期肿瘤患者自身心理问题已成为重点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干预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3]。
临床中医生应帮助患者科学地认识肿瘤,消除大众对肿瘤的错误认知,避免对肿瘤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所谓肿瘤,是指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如甲状腺瘤、乳腺纤维瘤、肝脏血管瘤等;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或者肉瘤,也就是大众所熟悉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胃癌、脂肪肉瘤等。此外,有些虽然没有称为癌,但也属于恶性肿瘤范畴,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具有早期不易发现、生长速度快、生长不受限制、对本身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破坏性大、手术切除后易于复发和转移等特点,因此疗效及预后差,致使大众常常对肿瘤存在错误认知,甚至极度恐癌而谈癌色变,影响后续治疗。
图1各年龄段癌症患者出院后心理支持需求[2]
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应用前景广阔
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技术及器械的不断完善与改进,肿瘤微创治疗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虽然微创治疗目前并非主流治疗方式,但可作为主流治疗方式的有益补充。在患者不适合手术或无法承受手术带来的身体负担时,选择消融治疗技术及粒子治疗等都是较优选择。消融治疗技术根据消融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热消融和低温消融,热消融主要包括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激光消融等。
其中,RFA作为一种姑息性的辅助治疗手段,可通过电极发射高频交变电流引起肿瘤局部组织中离子高频振动而产生热效应,进而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相较于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RFA具有以下临床优势:(1)通过肿瘤局部坏死,减轻肿瘤负荷,可为根治性手术争取合理的治疗时间窗,真正延长患者生存期;(2)具有一定镇痛效果,减少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量;(3)改变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4)有助于降低患者及家庭的经济和心理负担[4-6]。
从“心”开始,
巧用心理疗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以患者为中心”是每位临床医生需秉持的工作理念,对于肿瘤科医生而言更是如此。对于肿瘤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需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牢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充分换位思考,重视患者的身心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增加疗效。总体而言,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需注重身心同治理念,构建多学科诊疗(MDT)和个体化诊疗模式并进行全程管理。
目前在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开发的心理干预方法中,意义中心疗法和癌症管理和生存意义(CALM)应用最广泛,也是证据等级最高的两种心理干预方法[5]。CALM是加拿大玛嘉烈公主癌症中心Rodin团队开创的一种新型半结构化的针对进展期肿瘤患者的个体心理治疗方法。该心理治疗模式包含3~6次治疗,每次持续45~60min,可据临床需求增加两次额外治疗,其总共涉及四个领域:症状管理及与医务人员的沟通,自我变化及与亲人间的关系变化,灵性健康或寻找生存意义和目的以及进展期肿瘤照顾计划和生命末期相关话题。CALM心理社会治疗方法可有效指导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内的肿瘤临床工作者从“身心社灵”的全人视角界定肿瘤患者的困境处遇和需求,精准干预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痛苦的管理能力,当前已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图2)[7]。
图2根据CALM心理社会治疗方法四因素制定的14个介入目标[7]
宋东教授总结:
肿瘤心理治疗的目的包括改善患者的不良认知,改善患者身心症状,应对和适应患癌后的改变,促进患者与重要他人(如家人、朋友、医疗团队等)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生存期。临床应坚持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根据癌种、分期及心理痛苦的种类评估制定有弹性的治疗框架,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 李春映,赵春莹,尹晓彤,等.叙事护理对晚期癌症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7):94-96.
[2] 高菲,何瑞仙,滕菲,等.癌症患者出院后心理支持需求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9,8(02):201-204.
[3] 杜米娜,汤敏彦.心理护理联合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卵巢癌患者心理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3):1545-1548.
[4] 王峥,徐梦云.南昌3所三甲医院老年患者门诊就医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20,24(11):70-72.
[5] 王苑蓉,陈丽,胡春艳.老年患者移动医疗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9,34(7):73-76.
[6] 高珊珊,王小林.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01):87-92.
[7] 孙武,罗占林,张庆宁.CALM心理社会治疗方法在社会工作服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以一例直肠癌患者服务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20,(18):27-33.
宋东教授
山西白求恩医院肿瘤中心消化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博士
学术任职 :中德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肺癌预防与控制分会委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控烟到健康,第二十五届全国控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召开
维护控烟成果,保护人民健康。
2024-11-12 -
01-222024
“医”问到底 | 张聚良教授:乳腺癌手术近年有哪些进步?保乳和乳房重建都是发展趋势吗?
-
01-222024
突破&进展丨张瑜教授:靶向及免疫治疗势如破竹,为早期和局部晚期NSCLC患者带来生机
-
01-222024
说说肿瘤那些事 | 贵州首家年轻乳腺癌专科门诊开诊,哪些患者适合来?刘蜀教授详细解答
-
协和经验 | 韩冰教授:血小板减少症要早治,激素+免疫抑制剂“效优价廉”
2023-10-27 -
“医”路向前 | 同仁医院张谊教授:传承优良传统,护佑肿瘤患儿初心不改
2023-10-26 -
“医”问到底 | 张聚良教授:乳腺癌手术近年有哪些进步?保乳和乳房重建都是发展趋势吗?
2024-01-22 -
景红梅教授:溯源基因,精确制导,突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困局|说说肿瘤那些事儿
2023-10-11 -
进展&亮点 | 厉周教授:免疫联合化疗让晚期胃癌患者重获手术治愈机会
2023-09-13 -
进展&亮点 | 孙君昭教授:“头”号杀手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彰显独特优势
2023-10-13 -
进展&亮点 | 优于国外模型,“西京模型”为这类淋巴瘤患者预后提供全新预测工具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