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血液领域唯一入选团队是他们,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3大类250个项目。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的“创新团队”奖项被授予血液领域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这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团队成员有:陈赛娟、陈 竺、赵维莅、沈志祥、李军民、糜坚青、WANG KANKAN、诸江、刘 晗、胡 炯、蒙国宇、韩泽广、王升跃、蔡宇伽、FAN XIAOHU。
据悉,本次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
1987年,王振义院士创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1989年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从法国学成回国,创建集基础和临床研究于一体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三十多年来,团队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阐明了APL发病的分子机理,发展了APL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将这一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血液恶性疾病。
近年来,团队又创新拓展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型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并获得成功,在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基因治疗等方面的探索也为血液遗传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团队应用多组学技术全方位解析血液疾病发病机制,实现了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多项成果转化应用。绘制了国际上第一张造血系统新基因染色体定位图,将组学技术从血液拓展至公共卫生领域,为寄生虫病和新冠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以“解决临床重大科学问题,消除病人疾苦”为宗旨,秉承“转化医学研究”理念,始终围绕协同靶向治疗及系统生物医学这一主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体系,实现从临床到基础再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系列重大突破。
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958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达399篇,至2023年12月引证数达60063次。主编专著39 部,获专利授权78项(包含国际专利10项)。团队在国际上荣获瑞典皇家科学院舍贝里奖、美国欧尼斯特•博特勒奖、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创新成就奖、法国INSERM国外学者特殊贡献奖、美国血液学会哈姆•沃瑟曼奖等(均为第一次授予中国学者);在国内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中国政府友谊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特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共77项。
团队在登山越岭的过程中不断结出累累研究硕果,锻造成为一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年龄分布合理、具有高度转化医学特色和攻坚能力的创新研究群体。先后涌现以王振义院士、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赵维莅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血液学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三代学者有四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一人当选美、欧、法、英十个国家科学院或医科院外籍院士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人当选法国医科院外籍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人当选法科院外籍院士,在国际血液肿瘤学界及医学基因组和遗传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一大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应运而生,多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纷至沓来。
团队在三十多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创建了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行“揭榜挂帅”、“协同攻关”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典、丹麦、德国、以色列等国约 20 个研究单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合作者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各2次。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到CAR-T细胞疗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以勇于担当、乐于吃苦、勤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勇往直前,不仅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为世界医学奉献了肿瘤治疗的中国智慧,为全人类健康做出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专家提示:种植牙认知有误区 避免掉“坑〞里!
2025-01-18 -
new中医进机关 健康伴您行——巴中市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活动
2025-01-15 -
new6次抢救!8次输血!15次会诊!多学科协作打赢八旬老人“生命保卫战”
2025-01-14 -
new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如何达到“胸部结节活检无盲区”?
2025-01-13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30所高校队伍同台竞技!赣医大一附院斩获2024年度研究生临床技能(影像读片)大赛一等奖
2024-11-26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福建省首家监所“云医院”在厦门启用——厦门市第五医院与市公安监管支队共建,打造5G数字智慧医疗中心,提供高效、智能、便捷的医疗服务
2023-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