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走进名院,大家谈”(内蒙古站) 暨2024呼吸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实践分享会走进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时间:2024-07-18 11:14:39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霖 朱星烨 阅读: 170413

7月12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首场呼吸危重症领域“走进名院大家谈暨2024呼吸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实践分享会”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顺利召开。

大会邀请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孙德俊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全国委员兼呼吸治疗学组组长解立新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呼吸危重症专家参加了学术会议和进行了参观交流。

059a4435-a058-4242-984f-17794933ab6b.png

(孙德俊教授致辞)

09500c2a-ad56-4db4-9d13-d4e2f169089f.png

(解立新教授致辞)

名院参访:患者为先,学科建设探索重任不忘!

会议伊始,由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毛冶教授介绍活动内容和大会嘉宾。徐主任表示:“ 本次活动是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以呼吸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临床实践分享项目。今天是呼吸危重症领域走进名院系列活动的第一场,今天的主题是学科建设交流、ARDS全球新定义对呼吸危重症学科发展的影响、呼吸危重症相关疾病的诊疗、病例分享以及相关内容的研讨,还有科室参观的相关内容。有幸能和诸位教授一起学习探讨,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好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ARDS的临床实践。” 

 随后徐毛冶主任、李晓玲主任带队,和与会专家参观了呼吸科病房、呼吸康复室、气管镜室、肺功能室、国家重点实验室、RICU等治疗和科研单元,向与会专家一一介绍了治疗单元设计、使用、人员培训等情况。科内治疗检查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科研成果和人才层出不穷,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先进的科室管理、发展理念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1dc0ead2-7844-48d1-b555-5f583f25236b.png

(徐毛冶教授致辞)

f8c215d3-d6e6-4697-bd01-a8c65505258e.png

(李晓玲教授介绍RICU建设成果)

0b5122bc-19c0-446b-991a-00474a8e2b3d.png 

(徐毛冶教授介绍呼吸科病房)

6079aa10-f330-4b01-8c02-c6519a816683.png

(李晓玲教授介绍RICU)

956b048d-bba3-45d2-ae6b-5f0111cb7cf1.png

(与会专家了解科室建设进展)

专题讲座:ARDS全球新定义,实践思考再引热潮!

首先由内蒙古包钢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蒙古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研究所所长杨敬平教授带来《ARDS诊疗现状和进展》的专题讲座。主任首先介绍了ARDS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手段。然后重点阐述了在ARDS抗炎治疗方案选择中,靶向抑制NE对组织产生的损伤,打破炎症风暴,有可能是更加安全和有效的选择。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他钠)可降低ARDS患者的炎症指标、改善ARDS伴DIC患者的生存率,建议在疾病早期和脓毒症人群中使用。

eb5caab9-4a6f-4bb0-bef8-a06d97a12428.png

(杨敬平教授作专题报告)

王浩教授分享了重症肺炎引起ARDS的危重患者成功救治的病例。强调ARDS应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ARDS患者应给予个体化治疗,实现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24a815b-168c-452e-ac1e-5017f5ff4898.png

(王浩教授分享病例)

第三个专题由包头市中心医院常晓悦教授担任主持,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部重症医学科主任谢菲教授从临床角度作了《呼吸科医生应如何实践ARDS全球新定义》的报告。主任介绍了临床对于ARDS定义的认识过程,ARDS全球新定义纳入SpO2/FiO2作为ARDS诊断标准,新增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参数作为不插管患者ARDS诊断依据,明确无创正压通气下PEEP≥5 cmH2O诊断不插管患者ARDS的必要性,并增加超声诊断价值等;这些都为ARDS早期的识别,早期治疗打下基础,减少ARDS漏诊和延迟诊断,给患者带来获益。ARDS定义几经更迭,仍有许多未知有待临床医生继续探究。

a4727fba-18a3-422b-8938-55b59e9c38ce.png

(常晓悦教授主持会议)

2907cd2f-a5ba-490a-a62b-fc1cca69e866.png

(谢菲教授作ARDS专题引导发言)

学术交流:ARDS临床实践,道理越辩越明!

在ARDS诊疗进展、病例剖析和ARDS全球新定义辩论研讨环节,由解立新教授、孙德俊教授领衔,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委员兼秘书肖坤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杨俊玲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赵凤芹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谷秀教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李云霞教授,包头市中心医院常晓悦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戈改真教授、鄂尔多斯中心医院周乐飞教授、赤峰市医院的李晓华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李晓玲教授、王浩教授、贾秀珍教授共同参与了ARDS新定义的临床实践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要明确ARDS发病的原因,找到ARDS病理生理特点、发现ARDS的免疫炎症进展的特点,寻求更加合理便捷精准的识别手段和指标,ARDS治疗复杂,应在免疫风暴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精准化用药和采取积极的通气策略才是ARDS患者获得康复的光明之路。

f0476ca3-272f-4c7c-aace-a7016bf08c22.png

c8251933-52a1-4b79-ba5a-5e42eb3bb43e.png

eef49275-a11a-46d2-b757-8c5cb716766a.png

最后,解立新教授和孙德俊教授作了大会总结。二位专家再次强调,ARDS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太多。“不重症不呼吸”,没有呼吸的危重症就没有呼吸。呼吸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危重症救治!临床医生应该一起努力,努力研究呼吸危重症相关疾病,多进行研讨交流,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c53ff97f-1ffe-43a8-bb53-76bb34137e62.png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介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于1992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批准设立“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病研究中心”;1997年、2002年及2017年三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病专业领先学科”; 2009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病专业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国家呼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国家级PCCM专修、单修基地(呼吸康复、呼吸重症、肺功能、睡眠),同年我科学科建设获批国家首批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优秀单位。2020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7年和2023年连续担任自治区呼吸质控中心挂靠单位;2023年获批首府地区高质量公立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该科室与中日友好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解放军301医院建立紧密合作,临床和科研发展更进一步。2024年荣获全国间质性肺疾病规范化诊疗中心优秀单位。

临床研究方面:2013年该科室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建立“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疾病院士专家工作基地”。2016年成立自治区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2017年成为首批“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分中心”,2018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牵头单位。 2018年成立自治区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首个内蒙古自治区呼吸疾病生物标本库,现有标本2万余例,是国内最大的蒙古族人群生物标本库,为内蒙古地区呼吸疾病的个体化诊疗提供宝贵资源。2019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区首个医疗行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卫健委慢阻肺诊治重点实验室。团队先后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医学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


责任编辑:陈惠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