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10小时奋战! 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成功完成高难度巨大息肉剥离术

时间:2024-11-13 11:33:24来源:医师报作者:田雨婷 陈远航 阅读: 290119

结肠息肉最长直径19cm,累积肠管约20cm,肿瘤完全占据肠腔几乎没有手术视野……要在内镜下完成如此巨大的息肉剥离术,可以说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近日,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等多学科团队连续10小时奋战,突破手术禁区,成功为一名70岁老人彭婆婆实施了乙状结肠宽基巨大息肉经内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

据了解,近一年来,彭婆婆大便出现明显改变,反复有解暗褐色黏液血便的情况,并且肚脐周围还总是“一阵一阵”的隐痛。今年10月,老人在家属强烈要求下来到乐山市中医医院检查。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彭婆婆体内有一粒乙状结肠宽基巨大息肉,且该病灶范围比较广,累积肠管约20cm,病变最宽处几近占据肠腔环周。

考虑到老人高龄,且息肉为巨大型,属于高难度治疗手术,肛肠科学术主任唐勤富立刻组织多学科会诊,拟定了两套治疗方案: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手术难度小,但患者住院时间长、恢复时间长,且费用高;另外一种是经内镜乙状结肠肿瘤黏膜下剥离切除,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但由于大部分肿瘤完全占据肠腔导致几乎没有手术视野,手术难度极高,对手术者的技术、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多科综合评估后,市中医医院肛肠科迎难而上,采用第二种手术方式。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进行。麻醉科、手术室密切配合,在肛肠科学术主任唐勤富的指导下,高跃凭借娴熟的内镜操作技术,历经10小时,成功完整剥离肿瘤,患者术中、术后无出血无穿孔。除后病变大小竟有19cm*5cm*2.3cm。

“虽然手术难度很高,但是有科室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给予我们团队前行的强大动力和保障!”高跃回忆说。

术后,彭婆婆第二天便可下床活动、进食流质,恢复良好。术后第五天顺利出院。

图片1.png

 微信截图_20241113113033.png

“发现一个早癌,拯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高跃提醒,结肠息肉与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发现肠息肉应常规切除,大家一定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肠道里长了小的肠息肉,绝大部分人不会有特别的感觉,只有当息肉比较大时,才可能出现拉黑便、便里带血、大便次数增多、经常腹痛等等比较明显的症状。息肉毕竟长在肠道里头,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只有通过肠镜检查才能发现是否有肠息肉。建议普通人群在45岁之后应该进行肠镜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则5-10年再检查。

据悉,目前,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已开展常规肠镜检查、肠道肿瘤筛查(放大染色内镜)、肠道早期肿瘤内镜下切除(EMR、ESD)、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儿童肠镜、超声肠镜、经内镜痔疮治疗等。

责任编辑:张晶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