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CSCO精神 走中国特色之路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吴一龙
2017年,即将迎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成立20周年。作为第四任“掌门人”、CSCO现任理事长吴一龙在提到1997年4月28日CSCO在京成立的情景,仿佛仍在眼前。
20年来,CSCO发展迅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成就,引领中国临床肿瘤学发展,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至高地位。一直以来,CSCO始终倡导“学术、公益、奉献”, 践行“服务、协调、引导”的工作理念。所有的一切,凝聚了CSCO人的智慧与力量,也体现了CSCO的严密制度与科学机制。
20载弱冠,CSCO从无到有,从年轻走向成熟,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作为第四任“掌门人”,和马军、秦叔逵等领导以及300多位理事一起承前启后,立于前人之肩,身高志远,带领学会引领学术前沿,加强国际协作,走入肿瘤学的精准治疗及靶向时代,开启CSCO更加辉煌的二十年。
20载CSCO不忘初心 荣耀传承
医师报:作为“掌门人”,您怎样定义CSCO?
吴一龙:既有引领前沿的“高大上”,也有继续教育等夯实基础的“接地气”。
今天的CSCO,站在前辈奠定的家业上,又有国家全面深化医改、实现中国梦的大环境的助推,我们拥有更多机遇,同时又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前辈们打下的良好基础上,CSCO将不断推陈创新,让学会进一步走向国际舞台,在国际临床肿瘤学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CSCO 20周年,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应牢记历史使命,继承CSCO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昂扬斗志。更重要的是,CSCO 20年的发展令人瞩目,可用“CSCO精神”来描述,这样精神将成为社会正能量的“标杆与旗帜”。
CSCO会议从举办之时就并非照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办会形式,而是结合我国自身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会议特色。年会上除发布最前沿的学术进展外,更致力于继续教育,以及鼓励我国原创性研究。
我们将继续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面向我国广大的基层医生,标准化肿瘤治疗,同时CSCO更为关注中国患者的特点。CSCO致力于通过学术交流缩小不同地区之间肿瘤治疗的差距,这是每年年会中都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CSCO希望通过继续教育,通过辩论、讨论甚至是争论,来尽量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以此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的整体发展。
既有中国特色 也要遵循国际惯例
医师报:我国学者的研究走向世界要注意哪些问题?
吴一龙:如要参与到国际潮流中来,必须使用“国际语言”。
2016年,我国学者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投稿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有200多篇论文参与到ASCO会议作中。一方面我国学者取得的成绩非常可喜,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如果想要融入到国际潮流中来,不能只强调中国特色,而是首先要遵守国际规则。
中国特色应该是我们研究的特点和内容。但在形式上,我们必须融入到国际潮流,国际潮流就是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要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得出,这也是通行世界的“国际语言”:临床试验才能产生证据,这些证据才能够在国际上被接受。
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临床试验开展得非常好,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能单纯的求量,应该从质量方面进行超越。一定要利用拥有最大患者群的优势,把数据的真实性做的非常好,如果质量控制不佳,单纯求量,很难弥补与国外先进科研的差距。
防止精准医学泛化 中国要扬长避短
医师报:精准医学在我国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吴一龙:精准医学既是机会,也可能是陷阱。
精准医学无疑是近年来最热的话题,精准医学改变了传统的临床研究模式,不断挑战研究者的创新、智慧和综合能力,要求肿瘤医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创新性思维,包括药物的创新、检测的创新、临床试验设计的创新。但精准医学既是机遇与挑战,也可能是“陷阱”。
中国的精准医学存在过分泛化的趋势,什么都靠到精准医学的概念上。精准医学是根据基因的信息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后来虽然增加了表观遗传学、增加了患者个人的特点等,都离不开精准医学的核心,那就是遗传信息。很多治疗措施,可以做到精细化,但凡是没有利用遗传信息来进行诊断或治疗的,就绝对不是精准医学,也不是精准的医疗。CSCO围绕这个思路,从制定规范化共识,到发布指南,都是为精准医学“正本溯源”。
很多人认为,我国可以在精准医学方面缩小国内外的差距,甚至可以实现“弯道超车”。与国际相比,我国精准医学最大的优势是有强大的遗传资源可供追溯,同时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标本库、样本库、人力库、疾病库,如果能够将这两个优势真正转化为精准医学的具体行动计划,才可能实现真正的“超车”。
但相比优势,我们更应该弥补国人在研究上的不足,比如首先一个新概念出来,大家都要往上“靠”,可能导致泛化;其次是研究的无序,没有立好规矩就开始走,比如精准医学伦理学上的延迟,对于涉及基因的隐私问题如何保护,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对于罕见的基因异常导致的疾病,现在还没有治疗手段。精准医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大家都只关注到自己的领域,研究计划是碎片化的,缺乏强有力的纽带将研究串联起来。
精细管理、精准医治必须准确定义,才能真正有利于精准医学的发展。近年来,CSCO致力于传播精准医学在我国要“扬长避短”,进行精准医学真正定义的思考,旨在从当前泛化的精准医学概念中还其应有的真实理念。
展望未来
CSCO开启大数据时代
医师报:CSCO未来有何新举措?
吴一龙:基础工作不断创新,未来将开启大数据时代。
20年来,CSCO不断发展成长,变革创新,始终站在肿瘤学发展的前沿。展望未来,在年会方面,CSCO将广发“英雄帖”,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年会的策划中,在全体CSCO成员中征询意见建议,征询好点子。
CSCO将每年推出《中国肿瘤学年度研究进展》,收录过去一年在我国本土开展的临床研究,共同探讨我国的研究对全球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启示。CSCO指南大会召开后,将不断强化CSCO指南的应用。对于科研协作,希望CSCO成为团体会员合作开展研究的纽带,将碎片化的研究整合起来,形成更为强有力的科研成果。
2016年,CSCO成立了“精准医疗联盟——CSCO临床数据专家委员会”,希望形成中国的临床肿瘤学大数据,逐渐推动规范化开展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以此能为我国肿瘤治疗的方方面面带来改变。
尽管开展大数据工作在我国现有的情况下是较困难的,但大数据是未来无法扭转的趋势,这块“硬骨头”将由CSCO来“啃”。建立一个像美国ASCO的Cancer Link这样的数据库,让所有的临床医生都是成为大数据的收集者,达到数据的完整性。数据库建立后,CSCO将制定一套完整的使用规则,实现数据的共享,吸引更多的医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new陕西宝鸡市陇县:眷恋这片热土——温水镇坪头村乡村医生郝松柏
2025-04-17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