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玄教授:初心如磐,匠心如一: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
在医学这一广袤且意义重大的领域之中,麻醉学科扮演着至关重要却又常居幕后的角色,犹如无名英雄一般,默默承担着保障每一场手术顺利进行的重任,进而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国著名麻醉学专家罗爱伦教授曾感慨表示:“我希望这一辈子,没有患者能记得我。”此话语意涵深刻,想必能够在众多麻醉医生群体中引发强烈的共鸣,因其精准地反映出了麻醉医生们秉持的职业精神与默默坚守的工作状态。
麻醉医生们隐身于手术台后,时刻全神贯注地密切监测着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凭借专业能力与高度专注的态度,为患者倾力构筑起稳固的生命线。而刘克玄教授,正是在这一群体中极具代表性的杰出人物。
2025年元月9日,刘克玄教授凭借其在麻醉医学领域卓越的专业成就以及广泛且深远的行业影响力,荣膺“十大医学影响力专家”这一颇具权威性的称号。刘克玄教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院长以及南方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在麻醉医学专业领域已深耕达30余载。在这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刘克玄教授始终坚守着对专业的赤诚初心,凭借精湛且高超的医术,全面且深刻地诠释了麻醉医生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为推动麻醉学科的持续发展以及保障患者的健康福祉,做出了积极且显著的贡献。
从医之路:打破“辅助”认知,投身麻醉领域
刘克玄教授的从医历程,恰似一部我国麻醉医学从荒芜迈向繁茂的生动史书。
曾经,尽管麻醉学与内科学、外科学一样,同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但在临床实践中,其重要性却未得到充分的认知,长期陷入了“辅助学科”的尴尬境地。而刘克玄教授对麻醉学认知的转变,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实习经历。
那是 30 多年前,彼时外科技术尚处于“开大刀”的阶段。在一次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危急患者,外科医生在手术抢救时,患者动脉突然破裂,情况万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手术医生全力投入止血工作,而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重担则落在了麻醉医生的肩头。当时,患者心跳一度骤停,刘克玄教授与麻醉团队争分夺秒,迅速采取输液、输血、运用升压药等一系列紧急救治措施,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抢救,终于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次经历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刘克玄教授对麻醉学科的认知,让他深刻意识到,在手术中,麻醉医生是守护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救命之举本就不应有“主要”与“辅助”之分。自此,刘克玄教授便毅然决然地坚定了从事麻醉工作的决心,开启了在麻醉领域漫长且意义非凡的探索与耕耘之旅。
精于术业:凭借精湛医术屡次化险为夷
在刘克玄教授多年的行医岁月里,经历了无数扣人心弦、生死攸关的时刻,其中在一台颈椎手术中应对恶性高热危机的案例,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当时,一位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在手术进程中,突然出现了恶性高热症状。要知道,恶性高热作为一种罕见却极度危险的麻醉并发症,倘若未能及时妥善处理,患者死亡率极高。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刘克玄教授凭借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并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他当机立断停用可能诱发恶性高热的麻醉药物,同时为患者进行全身物理降温,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刘克玄教授始终全神贯注,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抢救,患者的体温逐渐平稳下降,生命体征也趋向稳定,最终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仅仅是刘克玄教授众多在手术台上力挽狂澜的事例之一。
事实上,在每一台复杂危重症手术中,他都能凭借着炉火纯青的医术以及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为患者筑牢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成为他们手术期间最可靠的生命守护者。
领航学科:大刀阔斧改革,打造一流麻醉学科
2016 年 4 月,刘克玄教授来到南方医院,彼时的麻醉科在医教研学科建设等诸多方面,与一些先进医院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然而,面对这样的现状,刘克玄教授没有丝毫的畏难与退缩,而是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果敢的魄力,迅速为学科制定了清晰明确的发展蓝图。
他提出了“临床为本、教学固基、科研强科”的学科发展思路,并带领团队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
在医疗方面,团队屡创佳绩,先后荣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等诸多荣誉称号。不仅如此,还成立了疼痛亚专科、华南地区首个麻醉后重症监护治疗病房(AICU)以及多个麻醉亚专科平台,并且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切实提升了科室的医疗水平与服务能力。
在教学领域,刘克玄教授积极向教育部申请招收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 年成功成立了华南地区第一家专注于麻醉学本科教育的麻醉学院。至今,已有三届学生顺利毕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毕业的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高达 99%,首次考研通过率接近 70%,同时还斩获了多项教学奖项以及教学项目,教学成果斐然。 科研工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长足进步。
在科研方面,从最初近乎零基础起步,刘克玄教授带领团队精心设定科研目标、凝练研究方向、用心培养人才并组建科研团队、全力打造科研平台、积极营造活跃的科研文化氛围。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SCI 论文发表数量从最初一年仅有两三篇,快速增长至如今一年超过三四十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从过去的常年空白或一年仅一项,提升到现在一年五项的水平,刘克玄教授本人更是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成功拿下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论著。
在平台建设方面,实验室面积从最初的五十平米逐步扩大到三百平米,还成功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18 年建立的围术期数据库更是在国内率先建成,目前在国内麻醉界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每年都吸引着 10 - 15 名麻醉医生前来进修学习数据库临床科研相关知识。
探索科研:创新引领,驱动临床变革
刘克玄教授的科研方向始终紧密围绕着围术期器官保护展开,聚焦于患者从术中到术后的长期转归。
他针对缺血导致的肠损伤以及肠外器官损伤开展了一系列深入且系统的研究。凭借这些研究成果,团队在 2021 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今年又摘得广东医学科技一等奖。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惊喜地发现了一些新的调节缺血性肠损伤的信号通路和靶点,这些重要发现为后续研发干预药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目标靶点。同时,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出发,还挖掘出了一些肠道菌群代谢物,它们有望被进一步开发成为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此外,团队还针对不同类型手术发生的肠损伤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预警模型。该模型能够提前精准预测手术后肠损伤发生的概率,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干预策略和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在围术期其他器官损伤的预警方面,刘克玄教授同样带领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重要成果。例如,针对急性肾损伤、心肌损伤等常见的围术期器官损伤问题,借助围术期数据库,成功建立了预警模型。这一成果成功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主要聚焦于以心脏病人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通过建立预警模型以及辅助决策系统,最终打造出了一款“麻醉机器人”。这一创新系统通过收集多模态的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的先进方法建立模型及决策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心脏病人围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不仅如此,团队还将这些预警模型巧妙地植入到手术麻醉系统中,构建起了国内目前最为先进的手术麻醉数智综合管理系统,极大地推动了临床麻醉工作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担当教育:倾心培育麻醉专业人才队伍
在刘克玄教授看来,人才是学科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他格外重视麻醉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为此,他一手成立了麻醉学院,不仅致力于培养麻醉学本科生,还依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建立培训基地,大力开展麻醉科主任培训工作。
刘克玄教授深知本科教育在麻醉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性关键作用,始终将抓好本科教育视为重中之重。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麻醉科主任作为学科或团队的管理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对整个学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形象地指出,一位优秀的科主任,应当兼具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全力以赴做出成绩,为团队成员树立标杆榜样;要像教练员一样,用心培养团队成员,助力他们不断成长,实现超越自我、脱颖而出;还要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严谨监督管理团队成员,确保团队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 15 期科主任培训,每期培训人数达 30 人,累计已有接近 500 名科主任在这里接受过专业培训。在刘克玄教授的悉心培养下,科室众多优秀的青年医生已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了不凡的潜力,未来有望在国家级人才计划中脱颖而出,为我国麻醉学科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展望未来:怀揣高远目标,开启麻醉医学新征程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南方医院麻醉科已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刘克玄教授并未就此满足,止步不前。对于未来,他怀揣着更高的目标与追求,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在学科建设方面,刘克玄教授心心念念的是推动南方医院麻醉科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他精心规划,计划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环节持续发力,多点布局,全面推进学科发展。在教学上,积极向国内顶尖院校取经学习,进一步优化提升麻醉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科研方面,鼓足干劲冲击 CNS 顶刊以及四大临床医学期刊,同时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落地应用,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人才培养上,更是立下目标,希望在 3 - 5 年内培养出两名左右的国家级人才,比如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为学科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刘克玄教授刚刚上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委一职,便为广东麻醉学科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铸麻醉强省”。围绕这一目标,他制定了四大切实可行的践行计划:一是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尤其是东南亚、欧美的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擦亮广东麻醉学的名片,提升其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二是普惠学术,大力推动学术资源向粤西、粤北以及粤东的部分地区倾斜,让学术的阳光能够普照广东的每一个角落,促进全省麻醉学科的均衡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全力打造人才高地,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更多优秀的麻醉专业人才,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四是科研提升,积极鼓励科研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助力广东麻醉学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展现出强大的学科竞争力。
刘克玄教授作为麻醉学领域久负盛名的领航者,始终怀揣着对学科的初心与匠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举着患者的“生命线”,引领并推动着麻醉学科不断奋勇向前发展。他对学科建设的执着追求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宛如一盏明灯,激励着越来越多的麻醉医生为了医学事业的进步、为了守护患者的健康,而不懈努力、砥砺前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邢泉生:“你将来要当个好医生,要对患者好一点”
2025-02-11 -
new沈兵:制度 流程 文化 驱动医院运转的三驾马车 | 管理者说
“制度、流程、文化,是驱动医院运转的三驾马车”。
2025-02-11 -
new祝贺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获评“2024年度十大肿瘤支持影响力专家”
2025-01-25 -
new“2024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医界好书”评选结果揭晓!| 第十届医学家年会
结果揭晓
2025-01-14
-
“洞悉时代变革 迈进新质生产力”第十届医学家年会(2025)来啦!|2025医学家年会
2025-01-10
-
“洞悉时代变革 迈进新质生产力”第十届医学家年会(2025)来啦!|2025医学家年会
2025-01-10 -
“2024我与好书有个约会•医界好书”评选结果揭晓!| 第十届医学家年会
2025-01-14 -
祝贺山东省肿瘤医院刘波教授获评“2024年度十大肿瘤支持影响力专家”
2025-01-25 -
刘克玄教授:初心如磐,匠心如一: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
2025-01-03 -
“坑王”到首席创新官的“新”路“砺”程
2025-01-04 -
以岭药业荣获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之“十大医药公益企业” | 第十届医学家年会
2025-01-10 -
沈兵:制度 流程 文化 驱动医院运转的三驾马车 | 管理者说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