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生命支持技术迈入“科普中国”科学普及新阶段

时间:2025-02-18 16:30:13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作者:王立祥 阅读: 116762

日前,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申报的生命健康(含医学)领域临床重大慢病精准防治前沿进展——聚焦心脏骤停这一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长期疑难重大主题,针对不能实施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创新运用腹部提压精准心肺复苏的项目入选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学术活动(项目编号:2025XSJL001-2025XSJL100),标志着我国原始创新的“科创中国”50先导技术——腹部提压心肺复苏生命支持技术已迈入“科普中国”科学普及的新阶段。

图片1.png

据悉,中国科协为着力打造中国科技界示范学术品牌,涵养学术生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组织全国学会联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年会主题,聚焦数理化基础科学、生命健康(含医学)、地球科学(含深地深海)、生态环境、制造科技、信息科技、先进材料、资源能源、农业科技(含食品)、空天科技等10个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大跨度学科交叉性难题,以及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落地问题等议题,举办100场左右学术活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申报的临床重大慢病精准防治前沿进展(腹部提压精准心肺复苏项目)成功入选10个关键领域之一的生命健康(含医学)领域。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委、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系列学术活动-临床重大慢病精准防治前沿进展项目腹部提压心肺复苏学术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急诊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王立祥教授介绍,从古至今,心脏骤停都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个疑难重大主题;以往多采用传统的胸外按压心肺复苏方法,但受到胸外按压禁忌症的限制(包括胸外按压心肺复苏过程中约30%~80% 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骨软骨交界分离,甚而损伤肺、胸膜及心脏),使一部分患者错失了抢救良机,严重影响了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而应对“胸路不通走腹路”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技术,是通过智能化吸盘吸附于心脏骤停患者中上腹部,进行主动提拉与按压腹部改变腹腔压力的同时,驱动胸腹之间的膈肌上下移动产生“腹泵”机制,继而改变胸腔内容积与胸腔内外压力梯度,发挥“胸泵”“心泵”“肺泵”多泵效应,增加心排血量的同时完成体外腹式呼吸,进而实现人工循环与呼吸并举的心肺复苏技术。

责任编辑:许奉彦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