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哈市第一医院:打出减肥“组合拳”,探索瘦身“新路径”

时间:2025-03-23 18:27:41来源:医师报作者:李晓晖 衣晓峰 阅读: 185716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症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早在2018年起,就创新构建了肥胖症防治“多学科协作模式”,同时又在今年3月开设体重门诊,通过整合内分泌科、减重代谢外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科优势资源,形成“筛查-诊疗-管理”及“全周期、多维度”的全链条服务,累计帮助近万名患者重获健康。

构建多学科协作体系,破解防治难题

肥胖症涉及代谢紊乱、遗传、心理障碍等多重因素,传统单一科室诊疗难以独挑大梁。为此,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打破科室壁垒,于201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肥胖症与代谢病诊疗中心,组建了由内分泌科、减重代谢外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参与的专家团队。其中,内分泌科负责代谢指标监测与激素调节,营养科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饮食方案,减重代谢外科通过微创手术消除重度肥胖根源,心理科则借助团体辅导和一对一咨询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这种“多位专家服务一位患者”的模式,覆盖了从预防、诊治到康复的全流程,显著提升了临床疗效。一位体重400余斤的高先生因过于肥胖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和严重心理自卑,团队通过联合干预不仅帮助其减重150斤,还使他逐步恢复了正常生活能力。

精准筛查与个性化治疗,减重见实效

医院通过精准筛查识别高危人群,利用基因检测、肠道菌群分析等技术手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阶梯式治疗:轻度肥胖以饮食运动为主,中度辅以药物,重度则凭借腹腔镜下胃袖状切除手术、胃旁路手术结合长期管理。体重240斤的张先生被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内分泌科联合营养科为其制定药物、饮食和运动联合方案,结果使他一个月内体重下降12公斤,血糖、血脂恢复正常。

另一位王先生的案例尤为典型——31岁的他体重达318斤,身体质量指数高达52,伴随餐前血糖16.1毫摩尔/升、重度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和高血脂。由于长期肥胖,他连正常行走都异常艰难,夜间频繁被呼吸暂停憋醒,生活陷入绝望。入院后,多学科团队迅速介入:内分泌科通过药物控制血糖,营养科制定低脂低糖饮食计划,心理科疏导其焦虑情绪。一周内,王先生在严格的饮食调控下,成功减重8斤,但代谢指标仍不稳定。

转入减重代谢外科后,经专家团队评估,决定为他实施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术后,健康管理师每日跟进他的饮食和运动,帮助他戒掉暴饮暴食坏习惯,并设计适合他的轻度有氧训练。3个月后,王先生体重下降至230斤,脂肪肝明显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消失。他感慨万千地说,“以前总觉得减肥是无休止的折磨,现在才明白这是对生命的重新掌控!”

人文关怀与全程管理,降低复胖风险

肥胖的人常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医院将人文关怀融入诊疗全过程。在“减重心理驿站”,通过一对一咨询和团体辅导缓解其自卑情绪;创建微信健康管理群,每日推送饮食、运动科普知识;举办四季健康活动,如患者运动会、胖友会等,帮助他们建立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此外,医院通过“患者故事墙”分享成功案例,增强医患信任。例如,文中开头提到的高先生,在减重过程中不仅生理指标逐步“达标”,还重拾工作信心和能力,家庭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他的精神状态也判若两人了。与此同时,术后健康管理师定期回访,监督饮食和运动,确保患者形成长期健康习惯,有效降低了复胖风险。

从经验到未来:探索肥胖防控新路径

历经7年多的临床实践,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探索出一整套“组合拳”模式,实现了从“治病”到“治未病”的跨越。他们对肥胖症防治的经验体会是:多学科协作是核心,需打破科室壁垒形成合力;精准分层管理,筛查高危人群制定个性化方案,显著提升疗效;全程管理结合术后康复与心理支持,是降低复胖率的关键;医防融合则需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和基层医生培训,推动防治关口前移。

未来,医院计划引入AI技术优化诊疗流程,建设“智慧减重中心”,对高危人群动态监测;开展基因组学、肠道微生态等前沿研究,推动精准医疗落地;加强国内外合作,分享肥胖症防治经验,为健康中国、健康龙江贡献更多智慧。

1.jpg2.jpg

3.jpg

4.jpg5.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