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心血管年会暨第十二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学术/详情

学术快递 | 一期一会之新年大礼包龙岁腾云去,蛇年舞春来——新生儿领域2024指南共识盘点

时间:2025-01-02 16:59:10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23478


导语:岁月如流,时光荏苒,2024年已悄然落幕,2025年正以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迈进。在这个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时代,各种指南和共识宛如照亮前路的灯塔,为临床医生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在过去的一年中,新生儿医学界见证了众多新指南和共识的诞生,它们为新生儿的健康管理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此,小编为新生儿科工作者们精心整理了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指南共识,并对其中5篇进行了详细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指南汇总及链接在页面最下方哦~)


1

 2024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



随着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孕妇的增加,妊娠间隔改变、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的发生率增高等因素的影响,早产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华医学会 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决定基于当前早产防治的最佳证据,更新早产诊断与治疗指南。本次指南更新,首先系统梳理了早产相关的若干临床问题,结合最新发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证据、指南及专家共识,形成Delphi问卷,组织了两轮 产科学组专家参与的Delphi问卷调查、临床一线工作者的问卷调查及会议讨论,主要推荐意见如下: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




向上滑动了解文献

 推荐1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的孕妇,妊娠16-24周使用标准方法经阴道超声测量CLCL≤25 mm可诊断为子宫颈缩短(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2对无早产高危因素者,妊娠中期行腹部超声检查胎儿结构时可初步观察子宫颈形态和长度,对可疑异常者进一步经阴道超声测量CL(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C级)。

 推荐3妊娠早期标准化测量顶臀长(CRL),依据CRL确定胎龄。同时,妊娠早期超声检查还应排除多胎妊娠,如果是双胎,应确定绒毛膜性,分类管理(见双胎指南);提倡在妊娠11-13+6周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有助于了解胎儿非整倍体风险及部分严重畸形(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41次产前检查时即应详细了解早产高危因素,以便尽可能针对性预防;宣教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体重管理,使妊娠期体重增加合理(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5对有早产或晚期流产史者,推荐妊娠16周开始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 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 mg/d,至妊娠36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C级)。

 推荐6对于无早产史,但妊娠24周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缩短(CL≤25 mm)者,推荐阴道用微粒化孕酮200 mg/d,或阴道用孕酮凝胶90 mg/d,至妊娠36周(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7对晚期流产或早产史≥3次者,妊娠早期(颈部透明层厚度检查后)可行预防性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B级)。

 推荐8妊娠中期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子宫颈缩短的孕妇,阴道用孕酮后子宫颈仍然持续缩短者,或妊娠中期CL≤10 mm 者,推荐行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B级)。

 推荐9 对于无痛性子宫颈扩张、羊膜囊暴露于子宫颈外口、妊娠<28周的孕妇,初步排除子宫颈环扎术禁忌证后,建议考虑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C级)。 

 推荐10对于实施紧急子宫颈环扎术的孕妇,推荐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及支原体均有效)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密切观察感染临床表现(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ⅡA 级);同时应用宫缩抑制剂、卧床休息(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ⅢC级)。

 推荐11实施子宫颈环扎术前需要排除手术禁忌证,包括绒毛膜羊膜炎、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儿严重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死胎等(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ⅡA级)。

 推荐12在早产高发地区,妊娠12周后可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预防早产(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ⅡB级)。 

 推荐13对于先兆早产或早产临产,需行促胎肺成熟治疗,需宫内转运至有早产儿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分娩者,或需用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者,推荐应用宫缩抑制剂,但疗程不超过48 h(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14妊娠34周前早产临产或择期剖宫产术在即(最好在分娩前4 h内),推荐应用硫酸镁保护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使用方法:硫酸镁4 g 静脉滴注(30-60 min 滴完),可以1.0 g/h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至分娩(不超过12 h)或不维持给药(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ⅡB级)。

 推荐15对妊娠 24-34+6周,估计 1 周内早产或早产临产者,推荐使用1个疗程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如果1周内未分娩,而再次出现早产表现,可给予第2个疗程,一般不使用第3个及更多疗程(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16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胎膜完整的自发性早产(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17对有转诊条件的早产孕妇,转诊到有早产儿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分娩(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推荐18早产儿出生后延长断脐时间≥120 s,同时尽快擦干皮肤、保暖(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ⅠA级)。



引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9468


2

 2024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和

建议: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

脏超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




2011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首次发布目标性超声心动图(TNE)指南,2024年学会再次召集由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儿科心脏病学、儿科心脏超声学和新生儿床旁心脏超声(cPOCUS)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TNE和cPOCUS的实施给予建议。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的史源教授团队对该指南建议进行了摘译和解读,此次更新版本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1)实施TNE和cPOCUS检查的目的和理论基础;(2)TNE和cPOCUS评估的内容;(3)实施TNE的指征和(或)临床适应证;(4)对实施TNE和cPOCUS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评估要求;(5)质控要素。具体如下: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型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2024年)




向上滑动了解文献

 1.NICU中使用TNE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估的指征:1)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2)早产儿宫内-宫外过渡期体循环低血流量状态;(3)急性肺动脉高压;(4)休克;(5)围产期窒息;(6)慢性肺动脉高压;(7)先天性膈疝;(8)心包/胸腔积液

 推荐:先天性心脏病低风险新生儿的首次TNE评估,可由受过高级技能培训的新生儿科医生完成,应包括重要切面扫描,以同时评估解剖结构。在能开展床旁儿童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中心,应及时审查评估结果。在不具备床旁专科儿童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医院,若怀疑或诊断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时,应将患儿及时转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

 2.NICU中进行cPOCUS检查的主要指征:1)中心导管尖端定位;(2)体内异常积液的鉴别:①突然起病的休克,②协助处理出生时的水肿胎儿;(3)疑似低血容量状态;(4)疑似灌注不足:①低血压,②乳酸酸中毒,③代谢性酸中毒。

 推荐:新生儿科医生进行的cPOCUS评估包括评估中心导管尖端位置,识别心包或胸腔积液,肉眼评价下腔静脉塌陷情况作为低血容量的参考,以及心肌收缩性能的主观评价。如果cPOCUS评估是该患儿的首次心脏评估,需要及时进行TNE评估或完整的专科心脏超声评估。

 3.TNE需包含的评估内容、测量方法和推荐意见

 左室收缩功能 推荐:左室射血分数应使用面积-长度法/横断椭球法或辛普森双平面法。

 左室舒张功能和左房负荷 推荐:标准测量应包括二尖瓣血流(E/A比值,IVRT)和左心房大小的测量,可以考虑测量肺静脉流速。 

  体循环血流 推荐:应常规测量左室输出量。当导管分流有临床意义时,应确定中心动脉(降主动脉)和周围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期血流方向。 

 右室功能 推荐:应客观测量右室收缩功能,包括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参考值≥0.35),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参考值与胎龄相关),右室输出量。

 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推荐:应测量三尖瓣反流和(或)肺动脉瓣关闭不 全反流的连续多普勒频谱波及收缩期偏心指数,并通过测量肺动脉多普勒波形计算肺血管阻力指数评估切迹。

 分流 推荐:应包括是否有血液分流及分流方向的评估。对PDA的评估则应包括左房容量负荷和体循环血流的测量。

  TNE包含的其他重要内容 推荐:TNE评估应包括对中心导管位置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包积液、血栓和(或)赘生物。

  4.基于具体疾病或临床情况应用TNE/cPOCUS推荐意见

 PDA 推荐:对所有临床怀疑PDA或胎龄<28周的新生儿,首次TNE应充分全面地描述PDA的血流动力学意义,并排除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TNE随访主要用于评估PDA自发性闭合或治疗效果。怀疑有其他心血管畸形的患儿应及时进行专科心脏评估,必要时及时转诊。

  肺动脉高压/急性低氧血症 推荐:1对需要持续呼吸支持和(或)长期需氧的早产儿进行TNE评估,以筛查是否有肺动脉高压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胎龄<29周早产儿应在生后8周或校正胎龄36周(以先到时间为准)进行TNE筛查,判断是否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相关的肺动脉高压。TNE可以评估治疗对肺动脉压力、右室功能、心房水平和PDA分流方向的影响,并筛查肺静脉狭窄。(2TNE 可以帮助临床快速诊断,指导肺动脉扩张剂、正性肌力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以及在意外发现解剖结构异常时进行快速分诊以进行进一步的专科心脏检查。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序贯性血流动力学评估可以有效指导、监测和精准调节治疗方案。

  体循环低血压 推荐:TNE检查能为病因推断提供信息,并为低血压或疑似低心排状态的新生儿提供指导。对于所有出现脓毒症样症状的新生儿,均应考虑使用TNE,特别是在母亲产前疑诊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这些患儿应连续监测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和潜在的循环衰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推荐: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或)氧合衰竭的患儿应尽快进行TNE检查,评估肺动脉压、心肌功能和心输出量。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会从亚临床损伤的评估中获益,有助于判断预后。

  糖尿病母亲婴儿 推荐:对于有低心排血量或肺动脉高压临床体征的糖尿病母亲婴儿,应采用TNE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动态评估左室流出道梗阻情况(左室流出道流速)、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E/AIVRT)以及其对肺循环的影响(PDA血流方向、三尖瓣反流流速、PAATiRVET/PAATLV收缩末期偏心指数、肺静脉收缩期/舒张期峰流速)。

  胎胎输血综合征 推荐:无论产前是否接受激光治疗,均应接受TNE评估,确定肺循环(PDA血流方向、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PAATiRVET/PAAT、左室收缩末期偏心指数、肺静脉收缩期/舒张期峰流速)和体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估负荷状态(右室流出道和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和心肌功能(左室E/AIVR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唐氏综合征 推荐:应在生后早期进行TNE评估,判断心脏结构的完整性、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以及心肌功能,并根据初筛结果确定随访建议。

  非心源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 推荐应对患有先天性膈疝、脐膨出和盖伦氏静脉畸形的新生儿进行 TNE 检查,包括重要的基本心脏切面扫描,除外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使用 TNE 进行序贯性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有助于理解生理学基础、定义临床表型和指导治疗

  中心导管和体外膜肺氧合置管 推荐:脐静脉置管完成后,应常规使用cPOCUSTNE确定导管尖端位置。考虑到脐静脉导管移位的风险较高,在导管拔出前需进行超声检查,准确监测尖端位置以及是否有血栓形成。同样,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体外膜肺氧合置管也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因其他原因开展的TNE评估,只要可行,均应对留置导管进行评估和准确定位。

  心包积液筛查 推荐:对于任何突发不明原因恶化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尤其是有中心导管的新生儿,均应排除心包积液,注意需要与胸腔积液鉴别。若行心包穿刺术,应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5. 高阶图像测量工具和新兴测量方法

 推荐1:当存在参考范围时,应将心脏DTI作为心功能多参数评估的一部分纳入TNE评估。当考虑存在心脏功能障碍且其他测量方式(如TAPSERVFAC)结果不一致时,应考虑应用DTI测量心肌组织运动速度。

 推荐2:在执行TNE时,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有关收缩性能、节段异常和负荷依赖的辅助数据。但新生儿参考数据有限,需要进一步研究。



引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309835/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3685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9286


3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新生儿败血症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重大疾病,人群中发病率为2,202/10万存活新生儿,病死率11%-19%。为更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治理念,规范诊疗行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联合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在全面检索并评价相关文献基础上,经过多轮专家函审及会议讨论,在2019年版共识的基础上更新修订了本共识,主要推荐意见如下: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




向上滑动了解文献

推荐意见1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须密切临床观察,如发生反应差、纳差、皮肤苍白或苍灰、发热或低体温,或多个脏器损伤如呼吸暂停、腹胀、黄疸加深等,应立即进行针对性实验室检查。

 推荐意见2单一血液非特异性检查在EOS中诊断价值不高,不能作为抗菌药物使用的依据,但对LOS的诊疗及在指导EOS停抗菌药物方面仍有价值。

 推荐意见3血培养是新生儿败血症确诊金标准,但存在敏感性低等问题,建议每次抽血量不低于1 ml;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应分别从外周和导管末端采集双份血培养。

 推荐意见4所有疑似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均需评估是否需进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结果提示常规和(或)生化指标异常且常规微生物检测阴性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3 d无效需考虑送检mNGS

 推荐意见5对于EOS,有重要高危因素或临床异常表现即可疑似诊断;对于LOS,有突然出现的临床异常表现即可疑似诊断。

 推荐意见6对于疑似诊断EOSLOS的患儿,应在留取病原学检查标本后立即开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在应用抗菌药物48-72 h 需评估是否需要停用抗菌药物。对于临床诊断及确定诊断的EOSLOS,根据感染部位及实验室指标结果等,决定抗菌药物疗程。

 推荐意见7针对EOS,在血培养和其他非特异性检查结果报告出来前,经验性选用氨苄西林(或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一线抗菌药物组合;不同区域应根据本地病原分布及药敏选择具体抗菌药物种类。

 推荐意见8针对社区获得性LOS,推荐在血培养和其他非特异性检查结果出来前,经验性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针对院内获得性LOS,在血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性选用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一线抗菌药物组合或参照本地病原药敏结果优先选择联用窄谱类抗菌药物作为经验性用药方案。

 推荐意见9血培养阳性患儿,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调整抗菌药物;尽可能选择窄谱敏感抗菌药物,尽可能单一用药。

 推荐意见10针对围生期GBS筛查和感染高危产妇应使用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以降低GBS引起的EOS风险。

 推荐意见11应积极控制院内感染、规范手卫生、尽早肠内营养、母乳喂养以及严格抗菌药物管理以预防LOS

 推荐意见12仅对于侵袭性念珠菌感染发生率超过10%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超低出生体重儿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




引文链接: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4700


4

 NICE指南:新生儿感染——抗生

素预防和治疗(2024更新)




2021年4月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新生儿感染:抗菌药物预防性与治疗性使用指南》,旨在为28日龄或校正28 日龄以内怀疑 或确诊细菌感染的新生儿提供诊疗意见,希望能够早期及时识别细菌感染、尽早展开针对性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2024年3月更新的版本中则对疑似或确诊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患者提出了新的推荐意见。更新的主要内容如下:


NICE指南:新生儿感染——抗生素预防和治疗(2024年针对细菌性脑膜炎的更新要点)



向上滑动了解文献

建议1在操作腰椎穿刺前,应对气道无保护,呼吸功能不全,休克,难以控制的癫痫,出血风险等情况进行处理;如存在广泛或迅速扩散的紫癜、腰椎穿刺部位感染、进展性占位性病变风险、提示颅内压升高的任何症状或体征,则禁行腰椎穿刺;在腰椎穿刺前即刻测量血糖,以便计算脑脊液与血糖的比值。

建议2对疑似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的脑脊液检查,应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及细胞分类(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总蛋白,葡萄糖浓度(计算脑脊液与血糖的比值),以上结果应确保腰穿后4小时内可获得;此外还包括细菌涂片镜检(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相关病原体PCR检测;应储存剩余的脑脊液,以备进一步检测;解读脑脊液检测结果时,应考虑样本中的红细胞、早期使用抗生素因素。

建议3使用年龄匹配的标准阈值(考虑胎龄、矫正年龄、出生体重、早期抗生素使用或可疑的免疫缺陷等因素)并结合临等床表现和母亲病史解读患儿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如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除细菌性脑膜炎外,还需考虑其他病毒、分枝杆菌、真菌或非感染性原因。

建议4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不应常规限制液体摄入量低于机体常规维持所需液体量,如可耐受,可口服或通过肠内给予液体维持。

建议5将患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新生儿转诊至儿童免疫和传染病专家,以评估是否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对于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应检查背部和头皮是否有窦道,并询问头部创伤、手术或脑脊液漏、免疫接种、药物治疗(包括免疫抑制剂)病史;

建议6对患有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出院后,需识别并处理潜在的认知、神经、发育、听力、社会心理、教育和肾脏并发症;应将新生儿转诊至社区进行神经发育随访;对于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新生儿,出院3个月后应由临床医生、癫痫专科护士或神经科医生对药物审查;在新生儿恢复可以进行测试后的4周内(最好在出院前)进行听力评估

建议7对患细菌性脑膜炎的新生儿,应在出院后46周进行新生儿科或儿科的首次复查,包括:听力评估以及是否需要人工耳蜗,骨骼和关节受损,皮肤并发症,社会心理问题以及神经和发育问题等;出院后1年内再次复查。应警惕细菌性脑膜炎的晚发并发症,应意识到这些并发症可能在过渡阶段才会显现(开始上幼儿园或上学)。

建议8复发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脑脊液与体表之间的异常通道。

建议9对于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脑膜炎,与儿童免疫学和传染病专家应就预防复发所需要进行的检测、调查、接种疫苗和其他干预措施达成一致。应检查婴儿的背部和头皮,查看是否存在窦道。寻求放射科专科意见,是否存在脑脊液漏;了解免疫和用药史,包括免疫抑制剂(如补体抑制剂);对于患有复发性脑膜炎但致病菌不确定的患儿,应考虑其他原因并咨询感染科医师。



引文链接: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95


5

 临床实践指南:极早产儿红细胞

输注阈值




多种原因造成的贫血在早产儿重症监护期间十分常见,大多数红细胞输注的对象是胎龄30周以下的早产儿。然而,红细胞的输注的最佳实践,比如输注阈值,仍未达成一致。由来自欧洲和美国新生儿输血协作网的专家所成立的国际指导委员会,采用建议分级、评估、开发和评估(GRADE) 的方法评估证据的确定性并制定建议。该共识声明以六项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为基础,推荐对于胎龄<30周接受呼吸支持的新生儿,生后1、2 和3周及以上,建议的红细胞输注阈值分别为11、10和9g/dL;对于无呼吸支持或呼吸支持力度很低的新生儿,建议的阈值分别为10、8.5和7g/dL。


640.png


引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74929/



 小结




在2024年,新生儿科的医学专家们将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不懈追求,致力于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临床进展分享给广大新生儿科医生。这些指南和共识涵盖了新生儿及早产儿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关键领域,为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保护和治疗方案。让我们汲取这些指南共识的智慧,携手为新生儿的未来健康之路铺设更加坚实和安全的基础。


2023年度国内外新生儿领域发布指南清单



向上滑动了解文献

序号
指南名称
1

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4700

2

极早产新生儿红细胞输血阈值临床实践指南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74929/

3

NICE指南更新:新生儿感染:抗生素预防和治疗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95

42024 ASE指南建议:针对性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床旁超声检查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309835/
5

2023  AHA/AAP联合指南:新生儿复苏指南要点更新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970724/

6

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版)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9468

7

早产儿视网膜病预防管理专家共识(202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9284

8

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4)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5970.shtml

9

婴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治共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116947/

10

英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指南2022更新版解读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5952.shtml

11

新生儿重症监护网络的输血共识指南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84350/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抗生素使用推荐意见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6045.shtml

13

新生儿线粒体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9285

14

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集共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50331/

15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2023

https://rs.yiigle.com/cmaid/1486741

16

新生儿和新生儿后期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住院管理共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04489/

17

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751

18

新生儿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的专家建议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6010.shtml

19

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加拿大先天性膈疝协作组织2023更新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879884/

20

特殊情况的早产儿肠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2024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5990.shtml

21

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实践指南(2024年版)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5904.shtml

22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2024年)摘译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3685

23

口服维生素K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专家共识(2024版)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4324

24

高危新生儿眼病筛查分类管理专家共识(202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2113

25

改良的Delphi研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营养为重点的体格检查工具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58410/

26

改良的Delphi共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后的婴儿肾脏健康监测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69711/

27

改良的Delphi共识:确定新生儿转运研究重点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857987/

28

改良Delphi究:新生儿脑病的共识定义和诊断标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02453/

29

袋鼠妈妈护理方法的共识文件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44436/

30

2024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临床实践指南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97403/

31

2024 英国/爱尔兰共识文件:新生儿和儿科体外膜氧合患者的早期康复和活动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240012/

32

2024 西班牙Delphi共识:中/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488489/

33

2024 瑞士国家指南更新:存在早发型败血症风险新生儿的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417838/

34

2024 临床共识指南:先天性膈疝婴儿从出生至出院期间的营养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627594/

35

2024 国际专家Delphi共识: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监测与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547350/

36

2024 国际指南: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断和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454648/

372024  SEFH/SEIP共识指南:儿科和新生儿患者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治疗药物监测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278690/
38

2024  ILCOR指南: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科学国际共识及治疗建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540293/

39

2024  ESAIC/BJA联合指南:新生儿和婴儿气道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065762/

40

2024  ERAS协会:新生儿围手术期护理建议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083294/

41

2024  ECCI共识建议: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产前、新生儿和产后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590940/

42

2024 AHA科学申明:胎儿和新生儿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314551/

43

2024  AHA/AAP联合意见:住院新生儿和婴儿使用新生儿和儿科复苏指南的考虑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105696/

44

2023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指南要点更新解读

http://www.zgddek.com/CN/abstract/abstract25884.shtml

45

2023 瑞典建议: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管理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185773/


郑重声明: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