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个体化诊疗赋能健康长久,全方位支持重塑美好人生

时间:2025-09-25 14:45:16来源:医师报作者:欣闻 阅读: 596

9月23日“粉红丝带月”前夕,由北京爱谱癌症患者关爱基金会策划的“健康有她—2025乳腺癌患者身心重塑健康公益行动”在北京陶瓷艺术馆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乳腺疾病科副主任莫雪莉教授,与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参与陶艺疗愈工坊环节。通过真实抗癌经历的分享以及专家权威解析,活动致力于提升公众对乳腺癌的科学认知,传递全程关爱与科学防治的理念,助力完善患者社会支持体系。

从“粗放治疗”到“精准医疗”:乳腺癌迈入慢病化管理新阶段

乳腺癌位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年新发病例约为42万,年死亡病例约12万。伴随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已达到83.2%。随着早筛普及、医学进步,乳腺癌的整体预后正在持续改善。对于早期患者,治疗已经逐渐进入 “慢病化”管理,很多人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并维持良好生活质量;而对于晚期乳腺癌,在 ADC 等创新药物的助力下,正逐步走向“长期可控,甚至部分可治愈”。 

莫雪莉教授在活动中谈到:“随着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和临床治疗策略的持续优化,乳腺癌已逐渐转变为一种能够长期管理、与之共存的慢性疾病。当前的治疗重点不再局限于肿瘤的切除,更关注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维护其身心及社会功能的完整性,助力患者实现‘活得长,更要活得好’的目标。” 莫雪莉教授也提及,乳腺癌发病与遗传及生活方式因素密切相关。长期饮酒、吸烟、缺乏运动、高脂饮食、作息紊乱及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等不健康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公众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以科学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

“重塑”的多元维度:从临床治愈到社会融入与自我重建

“健康有她”公益行动已连续举办四年,本届以“重塑她新生”为主题,融合健康科普与陶艺疗愈体验,旨在增强公众对乳腺癌的认知,激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拥抱生活希望。“重塑”不仅指借助创新治疗方案恢复生理健康,也包括通过心理与社会支持体系重建患者的社会身份与自我认同,同时反映出乳腺癌诊疗朝向个体化、精准化发展的趋势。

微信图片_20250925143827_80_40(1).png微信图片_20250925143358_78_40(1).jpg

在医患交流环节,莫雪莉教授与康复患者坦坦(化名)围绕治疗信念、社会回归等话题展开对话。随后,双方以陶土为媒介,共同塑造出一件贴合身体曲线的艺术品,并施以彩釉,书写对“重塑新生”的愿景,象征对生命重建的坚定期待。其他参与者亦参观了陶瓷艺术展览,并亲手体验了陶艺制作过程。

微信图片_20250925143410_79_40(1).jpg

康复患者坦坦在现场分享了其十年的抗癌历程。她曾遭遇就业歧视与家庭关系压力,一度陷入心理低谷,最终在专业心理支持与社会关怀下重返正常生活,并先后生育两名子女。坦坦说:“希望各位病友了解,乳腺癌并不可怕。现代医学已有诸多方法帮助大家平稳过渡危险期,回归正常生活。愿我的经历能为大家带来信心与勇气。正如那句老话:你若精彩,蝴蝶自来。期待我们都能如蝴蝶一般,破茧重生。”

莫雪莉教授也强调,在生存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如何帮助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关键议题。团体支持、艺术治疗等社会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转移对疾病的过度关注,重建信心与社交能力。因此,当下乳腺癌诊疗正从治疗疾病走向重塑生命:我们不仅关注生存率,更通过多学科协作与社会支持,助力患者高质量、有尊严地走向康复。


责任编辑:裘佳
本文为医师报/医师网经作者同意转载文章,任何机构和个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