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者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医者日记/详情

手机延续了 我与患者的感情

时间:2017-08-24 17:04:31来源:未知作者:邓玖征 阅读: 93009

如今,手机不仅仅是“移动电话”,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临床工作中我的一些亲身经历的故事和手机有关。

主人公是一位50岁的女性肝癌患者,我见到她时,她正半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双眼微闭,微微皱着眉头。询问病情时,她显得非常疲惫,但吐字清楚,条理清晰,从现病史、既往史一路说下来,话不多,却都在点子上。最后她说:“我今天太累了,能不能留一个手机号码,等我精神好些,把我之前的病情短信发给你?”

虽然手机号属于我的个人隐私,但如果多一条沟通途径,或许成为一种“另类查房”,我欣然同意了。后来了解到,这位患者是一位老患者,参与了好几项临床试验,她曾经说,自己的病应该是治不好了,但在她身上做些研究,也许能帮助到将来的患者。后来,她治疗很顺利,不久就出院了。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收到她发过来的祝福短信。

接诊她之后两年多的一天晚上,第一次接到她打来的电话,“邓医生,我又住院了,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虽有预感,听到了还是有些为她难过,说了些安慰的话,鼓励她好好治病。她顿了一下,说道:“请你帮个忙,问问要捐献的话应该怎么办?”我一口答应,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鼓励她,“谢谢您。”她轻轻地说了一声之后便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我帮她找到北京市能够接受遗体捐赠的机构电话,并查明相关政策,编成短信发给她。收到一条感谢的信息后,她的名字再也没有在我的手机上闪亮过。

我的医疗工作见证了手机的进化,手机也延续了我与患者间的感情,手机那边是患者也是朋友,借助手机这个交流工具,寻医治病的人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查房的医生、化验单上的数字、影像和手术器械,还有我在手机这边的接听和回复。如此,手机成为了一个医疗助手,让医疗有了沟通的温度。

blob.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