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医培训遇到的尴尬
中美医疗面面观之
编者按:继前几期乔人立教授分享其海外行医故事,让读者对美国医疗有了初步认识后,专栏在接下来的几期里将开启“中美医疗面面观”专题,或故事,或评说,通过比较,挖掘中美医疗的精神内涵,汲取壮大中国医疗的力量。
多年以前,我曾到国内组织过边远山区的村医培训。期间,所闻所遇使人对当地的医疗情况感慨万千。
“白求恩”感召下的培训心愿
大概十多年前,我在洛杉矶听说了一位美国医生在中国行医的故事。这位心血管专业的医生深入云南农村筛查儿童先心病,已经坚持了7年。我顿时心生仰慕,觉得这是地地道道的一位活着的白求恩,立刻主动接触,参与协助。
在走乡串户的筛查工作中,我们顺便为村民体检,提供免费药物,意外发现当地高血压的发病率出奇的高。更没想到的是,现代高血压的诊断治疗虽然已经相当直接了当,药物使用容易又便宜,可那里的高血压诊治却几乎无人问津。实际上,当地每个村寨都配有村医,而且村医早已不再是“赤脚”,都有学历工资和政府颁发的村医执照。然而, 村医们自己告诉我,他们从不敢自行给患者开药,患者原来吃着什么就继续给什么,没吃药的就接着不吃。
我认为,缺乏防治是因为边远地区医生、患者都对高血压认识不足,因为中国传统观念是找医生看“病”。而高血压早期完全没有症状。据此,我在美国申请了专项基金,外加自己出钱补贴,决心将白求恩的事业扩大到成人,落到实处,举办村医培训。培训的目的简单明确,就是要让村医们明白,高血压是病,应该治,容易治,早治可以免发并发症。
我以为这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大好事,而且目标切合实际,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边远山区的医疗状态。在基金申请报告上,我心情激动地列出项目潜在的意义,除了治疗高血压,我们将可能:通过民间努力补充政府诸事无遗管理模式中不可避免的疏漏;充分利用村医,使其发挥美国初级全科医生的作用;逐渐推广预防性治疗的概念。说到激动处还不免引经据典,曰,“上工治未病”。
热情与冷遇
为了办成此事,我曾多方寻求国内的支持,却一直没能争取到任何实质性帮助。朋友、同事、患者中有不少人对白求恩式的热情深表赞许,但却只愿意以私人形式给我赠送现款,不愿正式捐助;没有一家企业、机构给予实质性赞助。在边远地区几年期间,没有一位国内同行与我同行,协助培训的反而只有新加坡和美国教会在云南做慈善的几位外国医护人员。
尤其难以置信的是,举办培训班原本全是为了改善当地医疗状态,而费用却必须全由我出,除了教学场地需要租用,还要负责学员的食宿,而且,当地部门竟然还要我补助全县约300名村医参加培训两天的缺勤工资。结果,原本准备举办多期的款项一次用尽,除了心疼扔钱,求着去教人的状态也让人忍不住怀疑是否根本没人真心想学。
可叹开幕式上,当地不同层级卫生局的领导们驾临,大谈政府为边远地区医疗事业拨款逐年成倍增长,要与世界医疗水平接轨。
问题何在?
培训按照日程教纲结束,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原子弹炸跳蚤般有几分失落。本应觉得干了件有用的实事,却实在吃不准。
为什么美国医生可以远赴云南农村却难得国内援手?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不远万里远赴加拿大参观白求恩故居却很少有人试做白求恩做过的事?为什么满口有钱要与国际接轨却对摆在眼前的国际轨道视而不见?如果连高血压都不敢治,医生执照有什么用?医疗质量何在?
更重要的是,事情反映了什么?村医们所缺乏的是医学知识还是上进之心?是具体个人的主观表现还是隐藏着什么客观的普遍与必然?村民们真需要医疗的时候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292025
山西:ICU里的十二个昼夜
-
new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既节约成本,又精准高效。
2025-02-05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2025-02-05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