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院内死亡率4.1% 出院药物用量不足

时间:2017-10-30 15:39:48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阅读: 64999

blob.png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张宇辉教授等发表了中国心衰注册登记研究的最新数据。(J Card Fail. 10月10日在线版)

数据显示,我国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59%为男性,36%为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患者平均体质指数为24 kg/m2,收缩压为128 mmHg。

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国心衰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和收缩压均较低。

心衰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50.9%)、冠心病(49.6%)和房颤(24.4%);不过仅11.6% 的心衰患者的肌酐水平高于正常上限,低于其他注册研究报告的近30%。

在入院时,失代偿心衰患者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使用率分别为30.1%、27.0%、25.6%和26.6%,还有1.5%的患者使用中药。

在幸存出院的心衰患者中,HFpEF患者的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MRA使用率分别为46.9%、55.5%、52.2%和48.7%;射血分数降低心衰(HFrEF)使用这些药物的比率较高,分别为72.2%、67.5%、70.0% 和74.1%。

不过这些药物的平均剂量仅为当前指南推荐的低剂量,提示临床医生应对我国心衰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门诊随访,使患者用药达到目标剂量。

研究还发现,我国心衰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 10 d,院内死亡率为4.1%。

HFrEF和HFpEF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分别为4%与2.4%。住院期间未评估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8.9%)较高,研究者认为,这反映了对患者情况的认识不足。

此外,LVEF≤40%的40岁以下患者的死亡风险最高,强调了对此类患者强化治疗的必要性(图1)。

分析发现,低收缩压、急性心梗、感染、右束支阻滞、总胆红素和血尿素氮升高是我国心衰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

该研究分析了2012-2015年全国132家医院的13 687例出院心衰患者的资料。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