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米卫东: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已经走过12年,CAA年会也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规模麻醉学学术年会,参会人数逐年增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麻醉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12年的沉淀和累积,麻醉学医师分会的发展和年会的打造已具备相当规模,这对于第五任会长米卫东教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麻醉学科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将麻醉医师推向前台,米卫东为此思考良多
2017-05-18 -
new 叶定伟研究 登《亚洲男科学》封面
5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于亚洲男科学学会官方杂志《亚洲男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究PSMA-SPECT/CT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疗价值。该文作为双月刊《亚洲男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德国慕尼黑大学前列腺癌专家TobiasMaurer特地撰写述评,对本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该研究表明,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PSMA-SPECT/CT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更多
2017-05-18 -
new 复杂性肠梗阻“三阶段方案”效果确切
复杂性肠梗阻是临床难点和重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吴咸中院士开创中西医结合外科,依据“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指导思想, 将传统医学的针刺、方药和现代介入、微创诊疗技术相结合,逐渐归纳出复杂性肠梗阻的三阶段诊疗方案,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第一阶段:非手术治疗阶段 基础治疗:我们提出了“术前肠康复”的理念。基于这一前提,纠正水、电解
2017-05-18 -
李安民: 廿三年救了郭家两代人
3月4日,河南林州农民郭玉明,带着术后治愈顽疾的儿子,依依不舍地告别海南省肿瘤医院,踏上北归的列车。离别海南前,郭玉明紧紧拉着海南省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的手,满含热泪地说,“您是我们一家两代人的救命恩人,我们全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 23年前,从河南到西安找李安民为弟弟看病 23年前,郭玉明的三弟罹患“颅颈交接区先天性畸形”
2017-03-23 -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四大策略
今天,2017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培训班启动,我想借此机会,提几点我的看法: 近几年全科医学事业特别是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应该说是前所未有;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对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百姓信任的全科医师队伍的要求和挑战,也确实是前所未有。 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师队伍能力难以满足
2017-03-23 -
携手肿瘤营养学“人间四月天”
石汉平涉猎广泛,他是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技艺精湛;同时他又很好的融合了人文气息;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关注并投身营养学领域,将肿瘤营养与支持的理念与实践引入中国。
2017-02-28 -
一年没人来取的报告单
管理上常说“换位思考”,其实,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只有当医生成为患者,而且必须不是在自己的医院里诊治时,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患者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怎样的诊疗流程。 所以,与其说是换位思考,还不如真心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 一张未取的报告单留下遗憾 曾有一位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来我院诊治,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溃疡”,经门诊治疗症状缓解。一
2017-01-26 -
患者推动医生成长
医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患者,如果说医生是推动医疗行业前行的力量,那么患者一定是推动医生成长的力量。 最初的无能为力 1998年,一位20岁的年轻女孩因呼吸困难辗转多家医院后,最后来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经气管镜检查是气管肿瘤导致的气道堵塞。发现时,气管几乎完全被堵死,只留下一条缝隙勉强呼吸,维持生命。 在那个时候,因为平台、团队、器械、
2017-01-26 -
王院士的遗憾
脑卒中是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防控形势非常严峻。陈竺院士指出,抓好脑卒中的防控就是牵住慢病防治的“牛鼻子”,占领了慢病防治的制高点。为了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减轻国家心脑血管病的医疗负担,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我们一直在努力。 脑卒中危害的不只是自己 脑卒中是国民致死的第一位原因,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作为国家
2017-01-26 -
子宫肌瘤微创手术 引发的灾难与思考
细节决定成败,创新研究更是如此。研究者不能有丝毫懈怠和侥幸之心,临床医学创新的严谨性体现在对生命的敬畏。 “创新”带来的问题 前些天,山东省一位38岁的年轻患者专程来到北京,她在当地一家医院接受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仅就手术而言,医疗行为循规蹈矩,无可厚非,肌瘤剔除和切口缝合得非常好,微创术后“痊愈”出院。问题在于,手术时采用了电动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