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72017
new CHANCE发表闰年: 中国研究者经历了什么?
特约记者潘跃龙 医师报记者许奉彦 实习记者孙瑜淼 王拥军教授 王伊龙教授 “ 5月16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王伊龙教授研究团队所领衔的CHANCE研究的亚组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该研究为临床上轻型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早期更加精准、合理地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和未来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 事实上,
-
new 【实录人生课】王辰谈青年成长:从医生到院士,需要经历怎样的青春!
王辰院士 5月10日,五四青年节后的第五天,医院新一届团代会后。在中日医院明道讲堂,王辰院长站在台上,以自身经历和他对做人、读书、做学问、做事的感悟,为在座的300余名年轻医生、护士、研究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尽管自嘲还有5年退休,院长身上所散发出的特有激情与昂扬气魄,绝对不输任何一个年轻人。一个半小时,全场屏息静听。言毕,掌声雷动。现辑录于
2017-05-25 -
new 北大医院人的北医梦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举办了“不忘初心跟党走 情系百姓护健康”主题宣讲比赛。来自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在京31家媒体代表、北大医院刘新民院长、潘义生书记等作为评委,聆听了选手们的精彩宣讲。本期,《医师报》从众多精彩演讲中择取一二,共同领略北大医院人的北医梦。 敬佑:生命之光 ▲ 北大医院老年病内科 林连君 一代麻醉大师李树人先生,
2017-05-18 -
米卫东:围术期医学是麻醉学科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CAA)已经走过12年,CAA年会也已成为全国第二大规模麻醉学学术年会,参会人数逐年增多、会议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我国麻醉学健康发展的趋势。 12年的沉淀和累积,麻醉学医师分会的发展和年会的打造已具备相当规模,这对于第五任会长米卫东教授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麻醉学科未来如何发展,如何将麻醉医师推向前台,米卫东为此思考良多
2017-05-18 -
叶定伟研究 登《亚洲男科学》封面
5月5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团队于亚洲男科学学会官方杂志《亚洲男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究PSMA-SPECT/CT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诊疗价值。该文作为双月刊《亚洲男科学》以封面文章发表,德国慕尼黑大学前列腺癌专家TobiasMaurer特地撰写述评,对本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该研究表明,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PSMA-SPECT/CT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更多
2017-05-18 -
复杂性肠梗阻“三阶段方案”效果确切
复杂性肠梗阻是临床难点和重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吴咸中院士开创中西医结合外科,依据“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指导思想, 将传统医学的针刺、方药和现代介入、微创诊疗技术相结合,逐渐归纳出复杂性肠梗阻的三阶段诊疗方案,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第一阶段:非手术治疗阶段 基础治疗:我们提出了“术前肠康复”的理念。基于这一前提,纠正水、电解
2017-05-18 -
李安民: 廿三年救了郭家两代人
3月4日,河南林州农民郭玉明,带着术后治愈顽疾的儿子,依依不舍地告别海南省肿瘤医院,踏上北归的列车。离别海南前,郭玉明紧紧拉着海南省肿瘤医院业务副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李安民的手,满含热泪地说,“您是我们一家两代人的救命恩人,我们全家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 23年前,从河南到西安找李安民为弟弟看病 23年前,郭玉明的三弟罹患“颅颈交接区先天性畸形”
2017-03-23 -
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四大策略
今天,2017年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培训班启动,我想借此机会,提几点我的看法: 近几年全科医学事业特别是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应该说是前所未有;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对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百姓信任的全科医师队伍的要求和挑战,也确实是前所未有。 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全科医师队伍能力难以满足
2017-03-23 -
携手肿瘤营养学“人间四月天”
石汉平涉猎广泛,他是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技艺精湛;同时他又很好的融合了人文气息;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关注并投身营养学领域,将肿瘤营养与支持的理念与实践引入中国。
2017-02-28 -
一年没人来取的报告单
管理上常说“换位思考”,其实,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只有当医生成为患者,而且必须不是在自己的医院里诊治时,才有可能真正体会到患者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怎样的诊疗流程。 所以,与其说是换位思考,还不如真心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 一张未取的报告单留下遗憾 曾有一位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来我院诊治,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溃疡”,经门诊治疗症状缓解。一
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