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院快讯
  • new声音也是一种力量

    醉心于技艺无可厚非,当代医生更应该跳出技术的狭隘世界,站在更为广阔的舞台,参与到推动医疗改革、社会变革中,从专注于疾病的“小医”成为撬动社会进步的“大医”。 每年两会,总能在媒体上看到来自医界代表委员的“声音”,他们的“声音”很大、也很美。“很大”是因为医疗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是民生大事,媒体关注的热点,媒体的聚焦让他们的声音被放大。“很美”是因为来自医界的代表委员们,他们的提案议案经过深刻的调研、精心的准备,直接反映出存在的问题、群众的呼声,他们的“声音”里包含着责任与担当。 “声音”也是一种力

    2017-10-19
  • new患者好了,大夫疯了?

    “快乐”、“感动”、“时间太短不愿意走”。不久前,由中国医师协会指导、《医师报》社主办的“医师心理解压沙龙/训练营”走进北京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寓教于乐、轻松愉悦的内容给医务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前,担负着救死扶伤使命的医务人员,承受着层层心理压力冲击,而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的精神科医生自己的精神问题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在过去一年召开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年会上,一篇名为《精神科医生的PTSD:隐藏的流行病》的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加拿大渥太华的John Bradford博士是一名司法领域的

    2017-10-19
  • new行业动态

    ★3月15日当天,山东红十字会医院诚邀社会爱心人士、市民记者作为社会监督员,目的就是要将诚信医疗、规范办院作为该医院行为准则,接受监督,做诚信医疗的践行者。 ★ 3月15日,北京市纪委通报了7起平谷区党员干部违纪问题,7名干部被处分。其中,平谷区医院三人违规被查。 ★3月14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允许公立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药品,建立医院与生产企业直接交易的互联网平台,并按照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等原则开展采购工作,签订采购合同,并严格执行。 ★ 近日,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全国

    2017-10-19
  • 3D打印助力全肩关节置换术

    本报讯(记者 线媛媛)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医院院长王金成教授带领医疗组,应用3D打印技术,为50岁男性患者,成功实施了全肩关节置换手术。 王金成团队,以患者健康一侧的肩关节为模板,根据患者生理结构实际,通过电脑模拟,利用3D技术设计出反向的患侧肩关节。再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反向肩关节,具有正常的肱骨近段形态,同时表面为网格结构,更有助于软组织长入,帮助维持肩关节稳定性,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17-10-19
  • 图片新闻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机构发起的“中山儿童肾移植公益项目”,于3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儿童画展暨慈善拍卖。60多名非专业的儿童“小画家”献上了66幅围绕“爱与希望”为主题的画作,参观者们可以在画展现场标注并购买喜欢的画作,献上爱心。 图/文 钟萱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接轨国际,联手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正式开通脊柱脊髓联合门诊,坚持践行整合式医疗。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左)、副院长王劲为脊柱脊髓联合诊疗门诊揭牌。 图/文 韩冬野 孙振兴

    2017-10-19
  • 毕齐当选北京神经内科学会首任会长

    本报讯(记者 宋攀) 3月10日,北京医学界又多了一个一级学会。随着北京市科学技术交流协会和北京市民政局相继宣读批复决定,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以下简称“神经内科学会”)在北京市海淀医院诞生。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毕齐教授被推选为首任会长。 “有人抱怨,成立的学会太多,但这何尝不是学术繁荣的表现呢?毕竟学术思想需要交流和碰撞。”毕齐介绍,神经内科学会旨在打造一个神经内科学界专家“自由恋爱”、规模小但专业性强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吸纳北京地区会员,同时向京津冀、全国其他省份辐射。 副会长由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于逢

    2017-10-19
  • “最美医生”都是谁?

    多位是《医师报》“老朋友”

    2017-10-19
  • 供给侧加力 需求侧减压

    本报讯(记者 杨萍) “解决儿科资源短缺的问题,总的思路,补短板。一方面供给侧要加力,扩大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需求侧要减压,加强预防、减少疾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卫生部门如何应对儿科医生短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的回答掷地有声。 李斌坦言,儿科服务的资源总量是不够的、不足的,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一个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意见,大家都形成了共识,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儿科资源短缺的问题。概括起来是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

    2017-10-19
  • 医生用纸条与残疾患者交流

    “你现在不要紧张,手术马上开始”、“要打麻药 ,你能不能趴着?” 近日,贵航集团三〇〇医院紧急送来一位被钢筋插中大腿的男性伤者,手术即将开始,医生却发现,患者语言和听力丧失,无法正常交流。 关键时刻,医生想到一个“笨方法”:在白纸上写着注意事项,递给患者看。必要时,还给他比画动作。医生忙得微微出汗,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患者时而微微一笑,时而比出“OK”手势。手术一共实施两个半小时,非常成功。 (据3月15网易新闻报道) 看来,医生要看得了病、画得了画,还得会比划,真是越来越全能了。

    2017-10-19
  • 移植猪角膜后患者复明

    3月9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成功完成一例生物工程角膜移植。 患者是江西的一名14岁少年,接受了猪角膜移植,经治疗一星期后,近乎盲人的他视力得到恢复。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专科袁进教授表示:“这意味着在全部500万角膜盲病患中,有1/3~1/2的病患可以通过这一技术来解决失明的问题。” 因国内眼角膜匮乏,201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生物工程角膜投入临床应用。 研发专家通过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筛选后,发现猪的角膜参数和人比较接近。 专家介绍,猪角膜具有与人角膜基质相似的组织结构,应用后角膜

    2017-10-19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