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防治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取得了重大进展。沙眼曾在我国流行,是导致盲和视觉损伤的主要原因。
经过2013-2016年完成全国致盲性沙眼流行情况的评估工作,表明致盲性沙眼不再是我国公共卫生的问题。我国白内障手术率(每年每百万人群中白内障手术例数)明显提高,从2000年的370例提高到2016年的2070例。我国基层和偏远地区的眼科医疗力量有所加强。眼科医师参与防治盲和视觉损伤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而且已有多批医疗队去非洲、太平洋岛国开展白内障盲防治工作。
但是,我国防治视觉损伤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人口众多和老龄化加剧,与年龄相关的眼病不断增加,导致盲和中重度视觉损伤的眼病防治任务非常繁重:白内障手术率仍然处于全球较低水平;屈光不正高发,还有大量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患者,特别是青少年屈光不正的问题日益突出;糖尿病患者大量出现,预示着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将会增加;通过公共卫生途径防治青光眼还没有普遍开展。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防治盲和视觉损伤的工作;进一步提高眼科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来满足防治视觉损伤和眼病的需要。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明确指出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们应以眼健康规划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开展工作,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眼科学发展水平,开展眼健康的工作。眼科医师有责任和义务为眼健康的普及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