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马军教授等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时期经历过1959-1961年自然灾害饥荒时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血脂异常。(BMC Public Health. 2017,17:488)
研究者认为,这种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在中国男孩更受重视,在饥荒时期得到更多的营养供应。另一方面,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死亡率更高,幸存下来的男性可能较女性更健康。
研究纳入2752例受试者,根据暴露于饥荒的年龄分为胎儿期暴露组、婴儿期暴露组、学龄前暴露组与未暴露组。
结果发现,各组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3.1%、22%、18.6%和15.7%。
校正目前家庭经济状况、性别后,与未暴露相比,胎儿期、婴儿期暴露于饥荒可分别使成年血脂异常风险增加58%和52%。
校正年龄后,生命早期暴露于饥荒可增加成年期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按照性别来看,与未暴露相比,女性在胎儿期、婴儿期及学龄前暴露于饥荒,血脂异常风险分别增加80%、75%和63%;但在男性中未见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