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雨 见习记者 张璐)最近医疗圈似乎特别流行反转剧。“丢肾门”刚刚平息,“纱布门”烽烟又起。
10月30日,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栏目播出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将纱布遗忘在产妇子宫内的报道,这条新闻立即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指责医院的过失。紧接着,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发布一则声明,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一次舆论又倒向了医院,开始指责患者及家属,有人甚至将该事件比喻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是一次“非暴力医闹”。
产妇徐某表示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生产后,连续数月腹痛难忍,到另一家三甲医院做检查,发现子宫内有异物。随后,徐某及其家属到妇幼保健院讨说法,要求查看检查结果被医生拒绝,各种刁难。
10月31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在其官方微信发文称,徐某及其家属自生产当日,就已经清楚地了解了子宫内有纱布这一事实,并签字确认,原因是为了止住子宫出血,抢救产妇生命。然而一周后,产妇大姑姐突然要求医院赔偿30万,并于当天中午溜进医生办公室,将病程记录上的亲笔签字涂抹掉。医院多次与产妇及其家属协商,希望将纱布取出,但均被拒绝。
《生活帮》栏目表示,就纱布滞留子宫一事,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和患者徐女士家属各执一词。但其报道中并未涉及医生就事件的解释。正如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所言,鉴于医学的专业性、严谨性和复杂性,请尊重医学,尊重事实,任何报道和有关评论请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专家表示,既往一些媒体涉及医学问题的各种不实报道,法律似乎没有更多的条款去规范。这也是许多媒体在涉医报道时,不去咨询医学专业人士,而是根据自己朴素的原理恣意的想象,有恃无恐的妄下结论的根本原因。
家属对医疗问题有异议,可以进行司法鉴定,这是法治社会所倡导的。然而在事件中,患者及家属坚决不肯鉴定,反复的闹,不赔钱就在医院住着,多次拒绝取出纱布,而且涂改病程记录签字,编造并扭曲事实。有网友表示,这已经是赤裸裸的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