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16-11-03 总第475期
当前位置:首页/数字报•在线读报/2016-11-03 总第475期
返回上层

医生该有几本“看家书”

发布时间:2016-11-03来源:《医师报》作者:张金哲  阅读: 619  

字体尺寸:放大缩小默认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能定方圆”。行医面对生命,更需规矩,不允许半点差池。而且要精益求精,不断改进。但是决不允许异想天开,拿患者实验。成熟公认的方法,还要练习娴熟,灵活运用,得心应手。医生讲医德高尚,医术精良。

医德修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品德修养、行为修养和技术修养。医生的工作是治病,医疗技术是专业的根本。技术修养也有三项:一要读书,二要实践(练功),三要科研(改进)。

读书是根本的根本。要读两种书:一为看家经典书,要通读、常读打下基础;二为流行新杂志,每期必看,至少熟悉一下目录跟上时代。

练功包括基本功与新方法。

科研就要写文章,参加学术会议。千头万绪,最根本的是阅读经典著作。从学医开始,就每天读书。到工作之后,选定专业,就保留一本专业经典,作为工作指南,一切以此书为基础。

不同工种有不同规律,各专业都有自己的经典。所谓经典都是多年来很多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发展,不断改进,形成所谓的“教科书”或大型参考书。如:《黄家驷外科学》《诸福棠儿科学》等。作为外科医生或儿科医生,除在课堂学习的内容之外,必须通读一遍,以后工作中还要经常翻阅。看过一个病,就翻阅一次。对熟悉的病要核对现实差别;对不熟悉的病要寻求指导与借鉴。可以在看病以后追忆翻阅,也可看病时临时翻阅。当着患者翻阅,也显得认真负责。同时指给患者照书解释,更加强患者的信任。罕见病翻一次学一个,容易记住;常见病越翻越熟,翻一次有一次新体会。常能在此基础上悟出改进而不致出错。这种书可以放在诊病桌上,古称“肘后书”。这种经典著作不能很多,但也不止一本。例如外科医生看《黄家驷外科学》,但每次手术前都应该再翻一翻解剖学或手术学。儿科医生依靠《诸福棠儿科学》,也常需翻阅《药物学》。

总之,工作中必须有一两本常翻的“看家书”,并且养成必须翻阅的习惯。所谓经典必须多数人公认正确、有用(效)、可用(行),而且要比较全面,随着时代更新。所谓《诸福棠儿科学》,实际上是全国著名专家共同著作而且不断改版,早已不是诸福棠的原作了。

经典著作是以后读书的理解和判断依据,是临床实践的依据,也是科研的基础。但绝不是不准逾越雷池,限制发展更新,而是指导发展方向,介绍成功经验与规律,减少无谓的重复与失败的教训。

爱因斯坦强调:“世界进步有赖于不守规律的人”。毛主席说:“战士消灭敌人要先挖掩体”。我就这两个名言写了四句诗,以此作为医务工作者对待经典著作的态度:


哲人善顺天,

不顺苦多烦,

志令天顺我,

世界乃向前。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