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可免除病人开膛破肚

时间:2018-01-05 14:45:00来源:未知作者:衣晓峰 曹雪峰 阅读: 116099

    一提起胸外科手术,人们都会联想到“开膛破肚”和长长的刀口;即便是采用胸腔镜技术,也要在胸壁上打上“3个孔”才能够完成。为了弥补传统开胸术及胸腔镜手术的缺憾之处,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13病区的专家自2015年开始,探索应用“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技术”切除前纵隔肿瘤。实践结果表明,这种微创技术打破了传统术式,仅通过“一孔”胸腔镜手术即可完成前纵膈肿物的切除,手术切口仅为4-5厘米,术后3天病人就能康复出院。

194223264487558803.jpg

    据“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式研创者、大庆油田总医院祝沪军主任医师介绍,前纵膈肿瘤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绝大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而以往外科常见的术式有三种:一是传统的前胸正中切口手术,通过纵行锯开胸骨切除前纵膈肿瘤,可彻底清除前纵隔肿物及脂肪组织,但其缺点是损伤胸骨及胸廓的稳定性,对病人身体损伤较大,术后相关并发症较多,还可能需要住院手术取出固定胸骨的钢丝;二是胸部前外侧肋间切口术,经胸腔手术切除前纵膈肿瘤,其不足是肋间肌、肋间神经及肋骨易受损伤,创伤较大,且破坏胸膜腔的完整性,累及对侧纵膈胸膜肿物及脂肪组织的彻底清除受限,术后易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并发症;三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经侧胸壁“打孔”的胸腔镜(VATS)手术,可切除前纵膈肿瘤及部分脂肪组织,创伤明显减小,但仍有胸部肌肉和肋间神经损伤、切除病变范围受限等问题。

256630625983143697.jpg

    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13病区祝沪军医疗团队借鉴以往开展的胸骨中下段“T”锯开微创切口心脏手术的经验,研究、设计了切除剑突、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切除前纵膈肿瘤的创新术式,并在国内率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患有较重慢性肺气肿的75岁张大妈,胸部CT检查发现前纵膈有较大的胸腺肿瘤(4×5厘米大小),老人及家属求治的心情非常急迫,但身体状况难以承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打击。经过科室反复的研究、讨论后,制定了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方案。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的密切协作下,由祝沪军、郭德庆团队历时仅1个多小时,就将病人胸腺肿瘤及前纵隔脂肪组织完整地切除了,术中失血仅15毫升,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其间未使用任何止痛药、止血药,术后第5天顺利出院了。老人和家人高兴地说:就这么一个小刀口就切掉了胸里的大瘤子,真是太神奇了。

451397915047186304.jpg


    祝沪军主任医师解释说,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与传统手术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切口从过去的开胸、劈骨或三个小切口,简化到一个5厘米的小切口,切口位置从胸骨或肋间变为剑突下,通过切除剑突,用自行设计、研制的胸骨抬举器抬高胸骨中下段,经胸骨后方解剖、分离,形成胸骨后与心包前的手术操作腔隙,置入胸腔镜摄像观察镜头,在前纵隔腔隙内用电钩或超声刀由下向上解剖、分离,完成前纵隔肿物及周围胸腺脂肪组织的切除。这一术式不破坏损伤胸骨、胸廓及肋间肌,既可保护胸壁的完整性及稳定性、维护胸腔的密闭性,又能较好地显露前纵膈,完整切除纵膈肿瘤。至今,大庆油田总医院胸心外科13病区已应用这一微创技术完成42例前纵膈肿瘤切除术,获得了满意效果。

451130689323023030.jpg

    据了解,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技术是大庆油田总医院的原创手术技术,这一创新技术改变了前纵膈肿瘤手术既往经典术式及经侧胸壁“打孔”的胸腔镜手术的路径,具有很多的优点,即: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极少使用高值耗材,病变切除彻底,创伤轻微,术后痛苦减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低,切口低小、美观,适用于大多数的前纵隔肿瘤患者,使以往的开胸、劈胸骨、大切口、多切口的纵膈肿瘤手术仅在极个别情况下采用。与此同时,该院胸心外科还将这一微创技术扩展到肺大泡、气胸、肺部小结节、心包疾病的胸腔镜手术治疗中。


责任编辑:衣晓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