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扩张症有新分型
冠脉扩张症是一种少见但容易识别的解剖形态学异常,随着冠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逐渐被认识和研究。冠脉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超过邻近正常节段的1.5~2.0倍以上被定义为冠脉扩张。局限性扩张即冠脉瘤弥漫性扩张指扩张范围超过冠脉长度的50%。
主要病因 冠脉扩张症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50%),其他病因包括川崎病、多发大动脉炎和感染性疾病介入相关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扩张症通常累及多支血管,其中以右冠脉最为常见(40%~61%),其次 是 左 前 降 支(15%~32%)、左 回 旋 支(15%~23%)和左主干(0.1%~3.5%)。
形成机制 冠脉扩张症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可能与动脉中层破坏、动脉壁变薄及动脉壁剪切力增加有关。文献报道,超过80%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扩张症患者合并近端有临床意义的冠脉狭窄,认为冠脉扩张是梗阻性冠脉粥样硬化整个连续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对于不伴有临床意义狭窄的冠脉扩张,其形成可能与粥样斑块正性重构、炎症反应和危险因素有关。
也有研究表明,冠脉扩张程度越严重,动脉壁所承受的剪切力越大,会进一步促进冠脉扩张。冠脉扩张多发于男性,男女比例为3:1;患者因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血流异常,引起心肌缺血、血栓形成、远端微栓塞、自发性夹层形成和冠脉痉挛等心脏事件。
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心绞痛是最常见的主诉,少数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患者的临床表现难以与冠脉狭窄相鉴别,不合并有临床意义冠脉狭窄的单纯冠脉扩张症患者也可出现心肌缺血,表现为劳力型心绞痛或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等致死性并发症。
疾病分型 1976年Markis等根据病变范围,将冠脉扩张症分为4种类型:Ⅰ型指双支或三支冠脉弥漫性扩张;Ⅱ型指一支冠脉弥漫性扩张,另一支冠脉局限性扩张;Ⅲ型指单支冠脉弥漫性扩张;Ⅳ型指单支冠脉局限性或节段性扩张。分型旨在正确描述冠脉扩张症,并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意义。
治疗手段 由于冠脉扩张症的病因复杂,目前尚无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对其治疗手段进行比较评估,因此冠脉扩张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介入治疗、手术治疗仍在反复的探讨争议。
目前就冠脉扩张症的介入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覆膜支架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单纯球囊扩张术等。
其中,覆膜支架置入术作为冠脉扩张症的主要介入治疗手段,存在输送困难、分支闭塞、再狭窄率和血栓形成发生率较高及价格昂贵等不足。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一定程度上可克服覆膜支架术分支丢失率高和输送困难等不足,但是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较高,难以普及。对临近扩张冠脉的狭窄病变进行单纯球囊扩张术,不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并发症。
新分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乔树宾教授团队,对2012年12月至2018年8月在阜外医院就诊明确诊断为单支冠脉局限性动脉瘤合并毗邻部位严重狭窄(狭窄程度≥70%)的患者,依据冠脉扩张直径和扩张部位毗连节段冠脉狭窄长度冠脉扩张病变动脉瘤的大小、部位、进行介入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型。新分型将动脉粥样硬化性冠脉扩张症分为5型,共13个亚型(图1)。
冠脉扩张程度越重,瘤体内形成血栓的风险越高,血流速度越慢,远端心肌缺血风险越高。新的冠脉扩张症分型及介入治疗理念,可以规范冠脉扩张症的介入治疗,此分型及其指导的治疗方案对冠脉扩张症的介入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