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 深度学习 精确防控高血压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高血压大会召开
为促进中医药防治高血压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实质协作,推动海内外相关领域学术资源的整合进程,10月25~27日,在中国石家庄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国际中西医结合高血压大会”。
大会设置10个学术版块、超过50场精彩学术报告,是我国高血压及相关疾病领域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方向的年度影响力盛会。会上发布了我国第一部“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获得广泛关注,并将2020年确定为“指南推广年”。
中医精确降压治疗的物质基础: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胡元会,褚瑜光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精准治疗高血压的基本点,精准辨证才能够精准治疗。而证候的物质基础研究无疑是克服临床辨证主观偏倚的最佳选择。其中蛋白质作为人体生理机能的执行者,必然是证候基础研究的起始点。因此我们采用蛋白组学技术对高血压临床最为常见的肝胆湿热证、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证、肾气亏虚证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使用了纳米磁珠对各证候患者血清蛋白进行高通量整体吸附,并运用飞行质谱技术进行分离定量。肝胆湿热证共筛选出182个差异蛋白峰,痰湿壅盛证168个差异蛋白峰,阴虚阳亢证124个差异蛋白峰。而这些差异蛋白峰虽未定性但作为该证候的蛋白标志物即可运用于证候的诊断。因此我们使用神经网络对蛋白标志物进行优选及建模学习。质荷比为2487、9334、2238、6624、5903的蛋白峰可为肝胆湿热证的诊断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对证候诊断的敏感性达86.667%,特异性=96.552%。质荷比为3161、7922、7555、8030、3936的蛋白峰可为痰湿壅盛证的诊断标志物,敏感性达96.55%,特异性=83.33%。
各差异蛋白质名称及结构功能的鉴定是证候基础研究的核心环节。因此进一步我们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了再次分离,同样运用决策软件根据差异蛋白点的灰度值在众多差异蛋白峰中优选出关联度最高的标志蛋白。肝胆湿热证5个标志蛋白,痰瘀壅盛证6个标志蛋白,阴虚阳亢证4个标志蛋白,肾气亏虚证4个标志蛋白。
最后为鉴定蛋白名称及功能我们对蛋白进行酶解后行质谱分析,比照数据库鉴定蛋白名称。肝胆湿热证标志蛋白经鉴定为载脂蛋白A1、α1-抗胰蛋白酶、血浆铜蓝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痰湿壅盛证为Igκ链C区、血清铁传递蛋白、触珠蛋白、补体c3、载脂蛋白A-IV、激肽原-1;阴虚阳亢证为免疫球蛋白γ-1链C区、Igκ链C区、β-2糖蛋白1、α1-抗糜蛋白酶;肾气亏虚证为血浆白蛋白、激肽原1、载脂蛋白A-IV、血浆铜蓝蛋白。
肝胆湿热证中铁贮存增加及载脂蛋白A1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α1-抗胰蛋白酶、铜蓝蛋白则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密切;痰湿壅盛证中IgK链C区与肿瘤发病关系密切,而触珠蛋白、补体C3、激肽原-1则可以直接引起血管收缩和舒张引起血压变化;阴虚阳亢证中免疫球蛋白γ-1链C区、Igκ链C区、α1-抗糜蛋白酶与体内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肾气亏虚证中激肽原1是激肽的前体物质,为由肾脏产生的抗高血压物质。
而伴随组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运用新的组学技术对高血压证候学的蛋白质基础进行更深入阐释。
由临床实践到机制探讨的对话:中西结合防治高血压心脏损害有优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心内科 符德玉 桂明泰
高血压心脏损害早期:仅有轻度舒张功能改变,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辨证分型研究有助于精确心脏保护。
高血压心脏损害中期:约75%的2~3级高血压可见明显的心脏结构变化,辨证多见兼夹血瘀、痰浊,推荐加用活血祛痰之品,如丹参、川芎、地龙、全蝎、蜈蚣、山楂、玉米须等,应用自拟“活血潜阳祛痰方”已逾20年,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课题资助下,充分验证了其改善高血压心脏损害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疗效;其对室间隔厚度<14mm的高血压患者治疗6个月,可有一定程度的逆转心脏损害作用。目前正拟从炎性小体方向开展进一步深入的机制探索,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立项。
高血压心脏损害晚期:常出现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和利钠肽升高,伴有气喘等表现,多数患者向阴阳两虚方向演变,但痰浊血瘀的兼夹证仍在。治疗应在活血潜阳祛痰同时加用补虚药物,注重调节阴阳平衡,常用人参、附子、仙灵脾、熟地等,益气升陷活血方药如升陷汤可作为基础方药加减,既往临床实践与临床试验已显示了肯定的改善心功能效果。
血管内皮祖细胞是高血压防治的新靶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 夏文豪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呈井喷式增长,应深入研究衰老相关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
血管内皮是一层单层扁平上皮细胞,位于血管腔内表面,遍布于全身大血管至各脏器微血管,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和内分泌器官之一,在维持循环稳定、调节血管张力、抗凝与防止血栓形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内皮结构和功能损伤是心血管疾病的起始环节和恶化因素,修复内皮损伤、维持血管稳态是早期防治的关键策略。内皮祖细胞(EPCs)是一种来源于骨髓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可通过归巢到损伤血管内壁并定向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实现血管再内皮化修复,是血管损伤最重要的内源性修复机制之一。研究显示,在衰老、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下,循环中EPCs数量、归巢和分化增殖能力明显下降,其导致的内源性血管修复能力下降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环节。
近20年来针对血管损伤的微观机制、早期临床评估及个体化精准防治策略等难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率先提出临床早期血管损伤发生的新机制,开发临床早期血管损伤评估新技术,建立了临床实用的修复早期血管损伤的新方法,开创了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早期防治的新模式。系列研究结果表明,EPCs 表面的CXCR4/CXCR7信号和线粒体氧化应激SIRT3/SOD2通路下调,与衰老和高血压血管损伤修复能力下降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通过基因转染、运动、生理范围内的切应力和黄连素干预,可上调CXCR4/CXCR7 和SIRT3/SOD2通路,提高衰老和高血压EPCs血管损伤修复能力,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Hypertension、ATVB、Aging Cell等知名心血管疾病杂志,先后获得2017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
降压达标看山东——山东省高血压达标行动推荐治疗方案(2019版)解读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 陆峰
2016年山东省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山东省成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2.0%,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2.0%、48.1%和22.8%,提示高血压防控形势仍然严峻。为此,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下的全省高血压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为加快落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山东省高血压达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2(鲁卫疾控字【2019】6号)”通知,受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处委托,由山东省高血压达标行动专家委员会具体执行了“山东省高血压基层标准化治疗方案”的编写任务,旨在为全省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安全、便捷、恰当、高效、优质的降压治疗方案,提高全省基层患病民众的血压达标率,从而对织牢基层卫生网底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1.相关依据
本指南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为指导原则范本,以2017年《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和2019年《高血压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为基本写作蓝本;并注重参考了2015年~ 2019年8月发表的国内外高血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共识。
2.指导原则
⑴规范测压:主动适应《水俣公约》要求,应对逐步取消汞式血压计的环保需要,尽快熟练掌握隧道式电子血压计检测诊室血压的规范方法,并积极引导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
⑵强化降压:所有高血压患者一旦诊断,建议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起始降压治疗阈值应下调至诊室血压<140/90mmHg;⑶血压目标值采用“双目标、两步走”策略,即应逐步降低至一般患者必须降至诊室血压<140/90mmHg,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诊室血压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⑶优化降压:药物治疗的推荐以具有明确循证医学依据的药物为基础,低危、1级高血压推荐起始单药治疗的优选顺序为长效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剂,2级及以上高血压推荐起始两药联合治疗并优选ARB+利尿剂的单片固定复方制剂。
⑷简化降压:强调可操作性,同时兼顾管理效果的可追踪性和可考核性,为基层医师提供可掌握的简单实用降压治疗方案,特点为“图表为主、固定方案、线上框选、后台监管”。
3.实用挂图
难治性高血压中医药干预指导原则:山东模式
为提高重大疑难疾病临床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推动中西医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于2018年1月正式启动了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周期为3年。其中,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杨传华教授、陆峰教授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协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知名三甲综合医院参与的难治性高血压项目成功入围。现将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RH)中医药干预指导原则的要点概述如下:
1.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的现行定义:⑴未控制达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足量且合理联合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1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CBP)和诊室外血压仍≥140/90mmHg;⑵已控制达标:需要≥4种降压药物治疗方能使血压达标(CBP≥140/90mmHg);⑶顽固性高血压(refractory hypertension):经过≥5种不同类型的药物充分治疗后血压仍不能得到满意控制(CBP≥140/90mmHg),包括1种长效噻嗪型利尿剂(如吲达帕胺)及1种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
2.难治性高血压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实施方案
3.难治性高血压规范降压治疗临床路径
4.难治性高血压研究型门诊准入流程
5.难治性高血压研究型病例管理流程
注:一线中医降压治疗方案=2019高血压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的非药物治疗方案联合辨证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二线名老中医治疗草案=本院名老中医会诊验方;三线中西医结合治疗预案=协作组专家会诊综合治疗方案
6.难治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预期目标
核心指标1:将应用3种作用机制互补的降压药物(其中1种为利尿剂)治疗后血压仍不达标者的达标率提高30%或降压药物数量至少减少1种
核心指标2:将需要≥4种降压药物治疗方能使血压达标者的降压药物数量至少减少1种或减至≤3种
核心指标3:将顽固性高血压的降压药物数量至少减少1种(必须包括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或减至≤3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