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医随感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行医随感/详情

当医生成为癌症患者

时间:2020-04-14 10:12:12来源:未知作者: 刘端祺 阅读: 164144

和常人一样,医生没有百毒不侵之身,每年总有一些“在基因博彩中抽到了一支下下签”、“运气不好”的同行成了癌患者,哪怕你是一个和癌症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肿瘤科医生。

医生成了癌症患者怎么办?出生在法国的神经精神科医生和心智研究专家大卫·赛尔旺-施莱伯博士,利用患癌后幸存18年的全部精力,撰写了《每个人的战争》一书,给出了堪称楷模的优秀答案。

大卫在做动物影像学实验时“近水楼台”,玩笑般地给自己做了一个头部核磁检查。没想到这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核磁照片显示他的头部长了恶性肿瘤。从“裹着光鲜外衣的医生和科学家”,一下子成为癌症患者,他和所有初次听到自己患癌消息的患者一样,感到自己坠入了万丈深渊,手足无措,毕竟他只有31岁。

在生死未卜之时,大卫不愧是心智研究方面的专家,他迅速调整心态,改变了那种 “即使在朗朗晴空之下,眼前也总是一片灰暗”的心理,做出了一个为自己、也为了广大癌症患者的重大决定:以自身的治疗实践为研究对象,把专业方向迅速调整到与“抵御癌症的有效生活方式”相关的研究,在新的领域继续为自己所钟爱的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他敏锐地追踪当时曙光初露的靶向治疗,对当下几乎占据癌症治疗半壁江山的靶向治疗做出了现在看起来仍然正确的预见和评价。他不厌其烦地用详实的绘图、表格和数字向读者介绍各种食材和烹饪方法的营养价值和防癌、抗癌效能并身体力行。作为一位神经精神专业行家,他尤其强调内心的感受、情绪的调整以及锻炼身体对提高生存愿望和抑制癌症发展的重要意义。

和所有罹患癌症的人一样,大卫博士非常热爱生命、热爱家人、热爱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有着强烈的求生愿望。他打破医学专家、男子汉的自尊外壳,展示了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真实的癌症患者、医学专家和科普作家的所思所想,给本书赋予了更多的科普功能。

本书已经在近50个国家、以35种语言出版,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很多癌症患者床榻案头的必备书。在与癌症的抗争中,使自己生命的意义升华到了全新的境界——直到最后一刻,生命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我手中。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