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专家呼吁:请对阑尾“刀下留情”

时间:2020-05-02 14:42:29来源:未知作者:衣晓峰 孔令建 宋明洋 阅读: 125878

如果说人体中有“不被尊重”的器官,首当其冲的肯定是阑尾。扁桃体尚能让大众接受其“第一防线”的作用,而阑尾在百姓眼里包括很多医生心中,那就是“百无一用”。一个不争的现实是,目前国内外仍然流行着完全摘除身体某些器官的手术,包括阑尾、胆囊、扁桃体和子宫等,医生会对患者保证说,没有这些部位,他们一样活得好好的。特别是对小不点儿的阑尾,甚至有人倡导预防性切除。如此的普遍认知,让一部分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失去这些器官后真的完全没有不良反应或是只有一点点后果?那些支持“摘除术”看似牢固的理由,真就那么正确吗?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消化病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微创和ERAT学组组长,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病院院长刘冰熔教授:一位对事业无比热爱、对真理不懈追求、敢于怀疑经典、勇于打破常规的消化科医生,以他的科学思考和严谨探索,在国际首创的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一切了之”的传统做法。迄今,国内已有27个省市开展了这项ERAT技术,手术例数超过3200例,保阑尾成功率为93.6%。

2.jpg

另种认知——阑尾是保存细菌的“安全屋”

人类的所有器官均是千百年进化的结果,任何器官的存在均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有些器官被认为无用那是因为人们的认知还很肤浅。正像我们很久以前根本不知道淋巴系统很重要性一样,大众目前对人体这一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了解得远远不够,阑尾就是这样的一个器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逐渐认识到,阑尾并不是没什么用的演化残迹,不是多余的器官,不应该受到冷落并被‘一切了之’。”刘冰熔教授如是说。

据介绍,美国中西大学解剖学实验室主任、演化生物学家史密斯2017年主导的一项研究评估了533种哺乳动物,发现多个互不相关的物种都有阑尾。“这暗示,生物有充分的理由保留阑尾。”史密斯注意到,阑尾要么包含淋巴组织,要么和淋巴组织密切相关,而淋巴组织对免疫系统有支持效果。

同样,美国杜克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人类的阑尾中还生存着一些有益肠道的细菌。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提出阑尾是保存这些细菌的“安全屋”,当肠道的微生物组因疾病遭到重创时,躲藏在阑尾中的有益菌就是肠道微生物的生力军。到了2011年,一项研究为上面的观点提供了充足证据:相比正常人,没有阑尾的人在感染艰难梭菌后复发的几率要高出4倍。艰难梭菌是肠道菌中的危险细菌,当有益菌缺失时,艰难梭菌就会开枝散叶,四处出击。

1.jpg

扁桃体和腺样体的价值也逐步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2018年6月的一项研究中,有团队曾调查了120万名丹麦儿童,评估切除或保留这两种器官的长期影响。这些儿童中,9岁前至少切除其中一种的人占5%。10-30年的随访调查显示,相比其他儿童,切除了这两种器官的人,出现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要高2-3倍,过敏和哮喘的发病率也更高。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孩子本来就是为了减少耳部感染、鼻窦炎、喉炎、喉咙痛等部分常见感染才切除扁桃体的,现在却更容易“中招”了。

现如今,美国的扁桃体切除率已有所下降,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的鼎盛时期后。外科医生也更少建议切除子宫。这或许说明,在生育之后,子宫并非完全失去了价值。而在应对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时,还有很多不那么激进的方法。专家的结论是,不管是阑尾还是扁桃体,没有身体哪一个部位是无足轻重的。

另辟蹊径——ERAT技术带来的历史性突破

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并不容易,而且更大的困难在于探索出一个可以治疗阑尾炎,又能保留阑尾的有效方法。要把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长期的思考和切实的努力。要冲破固有观念的“坚冰”,需要极大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面对巨大的困难,刘教授说,我的名字就是“冰熔”,熔化各种技术坚冰就是我的使命和职责!

3.jpg

10年多之前的2009年,作为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刘冰熔教授在潜心探索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次开创了“内镜下逆行阑尾治疗术(ERAT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ERAT技术在有效治愈急性阑尾炎并去除导致阑尾炎的发病原因的同时,还成功保留了阑尾,且体表无疤痕。由此,彻底改写了一百多年来根治急性阑尾炎唯有手术切除的历史。在2011-2012的两年中,刘冰熔教授连续受邀在世界性学术舞台——美国消化病周、欧洲外科年会、欧洲消化病周等国际大会做专题报告,其学术文章于2012年被国际权威期刊《胃肠内镜》、《外科内窥镜》等杂志发表。至此,由中国人开启的“破冰之旅”,把保留阑尾、无创治疗阑尾炎的理念变成了现实。

据介绍,阑尾炎一词是由国际学者菲茨于1886年正式命名的,作为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也是“急腹症”最多见的病因之一,阑尾炎约占因腹痛住院病例总数的25%,以20-30岁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这其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结是阑尾管腔被粪石或淋巴滤泡增生阻塞。因为阑尾解剖结构特点是管腔长度较长,而内径较小,所以阻塞管腔后会形成闭环梗阻,使管腔内黏液和梗阻内容物无法自行排出。管腔压力升高,则静脉回流障碍,引发静脉充血,黏膜缺氧,继而溃疡,腔内细菌入侵至黏膜,致使黏膜进一步炎症破坏;如果压力持续升高,则会造成动脉梗死,导致阑尾全层坏死和穿孔,并酿成可怕的腹膜炎。

临床中,阑尾炎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非常相似,解除管腔梗阻是治疗的关键。过去,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多数需要外科急诊手术,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出结石,打通梗阻,其后放置T管引流。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发展,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医疗方法从外科手术为主转变过渡到以内镜下治疗为主,通过ERCP技术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取出胆管结石,消除梗阻并行内镜下胆道引流,从而治愈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死亡率由原来的40%以上降低到现在的4%以下。

5.jpg

受此技术的启发,刘冰熔教授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经结肠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术),即在结肠镜和X线配合下,对急性阑尾炎的阑尾腔进行插管、减压、造影、冲洗、取石、支架引流等操作。换言之,即在X线监视下,向阑尾腔内注入造影剂以使阑尾腔显影,确认阑尾腔内有无梗阻及梗阻的原因和位置,或发现管腔狭窄处,经过活检孔道注水冲洗、抽吸清除腔内积脓,以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阑尾粪石,之后放置阑尾腔内支架解除其狭窄并行阑尾腔引流,清除感染源。待阑尾炎消退、阑尾开口水肿消除后,取出阑尾支架,由此更好地预防阑尾炎死灰复燃。

令人瞩目——十载风雨历程,由中国走向世界

2009年底,一位中年女性因为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入住到哈医大二院消化科病房,刘冰熔主任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她进行了阑尾插管及冲洗,病人此后再也没犯阑尾炎。不久后,一位8岁的小女孩因急性阑尾炎住进该院儿外科,由于处于急性期,外科医生认为不宜马上手术,但小孩不停地哭闹,于是请刘冰熔教授会诊,他当即决定为患儿行结肠镜下微创治疗。造影显示,其阑尾临近开口处狭窄,阑尾腔内可见圆形粪石,于是在其阑尾腔内留置胰管,利用塑料支架给予引流,术后小患者剧烈腹痛立即消失。没有了病痛的孩子迅速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到处跑着去玩。这一神奇的疗效,让儿外科的医护人员也深感惊奇。在哈医大二院工作期间,刘冰熔团队累计为70多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施行了ERAT术,绝大多数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4.jpg

在向国际同道广为推介ERAT技术的同时,刘冰熔团队还大力开展了国内的技术传授和学术交流,连续举办了多场次ERAT专门会议,使更多的同行了解并掌握了ERAT技术。在ERAT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一大批消化病专家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将ERAT技术不断改良、完善、发扬光大。山西临汾市人民医院的李建义团队,展开了大量的ERAT治疗工作,在当地很有名气,并对ERAT技术做出了创新和改进,降低了手术成本,从而更加适用于基层医院。天津市北辰区医院的赵魁主任团队,创造性地将腹部超声技术用于ERAT手术的检测,取得了全新疗效。赵主任发明的锥形透明帽,使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阑尾插管技术得到了巨大提升,确保了成功率。

到现在,国内已有27个省市施行了ERAT术,手术例数超过3200例。截至去年9月底,刘冰熔教授及其课题组收集了全国18家医院共1576名接受ERAT术的病人信息,统计结果发现:ERAT术的成功率为93.6%(1475/1576),有效率为95.9%(1415/1475)。在随访期间(从1周到10年不等),复发率仅为6.2%(91/1475)。

11.jpg

不仅如此,十几年来,刘冰熔带领团队先后举办了5届全国性的ERAT培训班和交流会;同时累计5次参加美国消化病周,十来次参加欧洲消化病周等多项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并应邀进行多场ERAT专题报告及手术演示,使ERAT技术受到国际同行的肯定和青睐。

6.jpg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冰熔教授表示,ERAT技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全新内镜治疗技术,从诞生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十载风雨历程。这项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阑尾炎诊疗的传统观念,是阑尾炎医疗技术的革命和突破。

7.jpg

“科学之上是人道”,一切理念与行动均脱胎于医者的职业责任,治病救人为根本,而让病人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是当今更具价值的“医者仁心”。刘冰熔教授以自己的锐意进取、上下求索、厚积薄发而展现出了大医精神,他带领团队以扎扎实实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毅力,正在和全国的消化病同道一起,将ERAT技术不断推进和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ERAT术必将成为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方案,彻底改变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策略,并由中国走向全世界。

12.jpg



微信图片_20191027150801.jpg

责任编辑:衣晓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