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专家妙手回春:脑干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被成功“拆弹”
一位患有脑干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的中年女士,病灶位于生命中枢,手术风险非常大。近日辗转入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急诊绿色通道病房后,科主任张相彤教授带来团队攻坚克难,决定为女患者拆除“炸弹”。在充分的论证和术前准备下,近日张教授团队在显微镜下,小心翼翼地经过枕下后正中入路,跨过小脑,最终为病人完整地切掉了鸽子蛋大小的海绵状血管瘤。术后1周,这位女患者就痊愈出院了。
前不久,哈医大附属一院南岗院区神经外科来了一位中年女士,3个月前被外地医院诊断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2个月前行伽马刀放射治疗,但担心术区水肿,加重病情,致使放疗剂量有限,未能使病灶得到清除。放疗过后,患者右侧肢体出现了重度麻木,行走困难,由于病灶位置在生命中枢,且瘤体巨大,在这样的部位动刀剥离,极容易引爆“地雷”,因此四处求医未果。住进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后,经核磁共振再次检查,发现女病人桥脑一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严重地压迫到周围正常组织,已破溃出血,且随时可能“血漫金山”,而即使出血量仅在10毫升左右,死亡率也会接近百分之百,患者心跳和呼吸随时都可能被按下“停止键”,救治过来的几率就很小了。
面对患方及家属渴求的目光,张相彤主任决定全力一搏,在谢春城医生团队的配合下,由张教授主刀切除病灶。术中,专家发现女患者在放疗后,其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结构已经遭到破坏,每前进一步都荆棘密布,如履薄冰;考虑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问题,张教授在手术入路设计上采用了小骨窗、小切口,尽可能避免伤及正常脑组织。在如此小的切口中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张主任精力高度集中,借助显微器械一点点分离,直至巨大的血管瘤团块被完全剥除,在场的医护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据悉,哈医大一院神经外科急诊绿色通道目前已经为数十例脑干肿瘤病人开展了手术,术后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
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相彤主任介绍,作为一种先天性脑血管疾病,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并非老百姓所说的脑肿瘤,而是一种缺乏明确的供血动脉的血管畸形,主要由缺少基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血管组成,血管造影检查时常无异常血管团的发现,实质为隐匿性血管畸形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20-50岁多见,常有家族史。海绵状血管瘤占脑血管畸形的5-20%,脑干部位的海绵状血管瘤,大部分“盘踞”在脑桥处,一旦出血,后果不堪设想。
张相彤教授提醒说,日常生活中,如有癫痫发作、神经功能障碍或不明原因头痛者,需及早看医生,以查清症结之所在,彻底排除险情。(衣晓峰 徐旭)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医养融合绘蓝图 提能强基筑高地--达州市卫健委调研组赴宣汉县调研
2025-04-28 -
new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荣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
2025-04-27 -
new甘肃省中心医院完成全国首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联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切除术
2025-04-26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完成省内首例3D鹰眼显微镜系统+Zero-P+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2025-04-26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