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骨头究竟是咋酥的? 为啥容易“折”在骨质疏松上?
根据一项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我国2.6亿60岁及以上老人中,骨质疏松发生率为60%,并发骨折者高达12%。其中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男性的6至10倍;同时,50岁以上女性每3个人中,就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而60岁以上脊椎骨折的发生率,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到2050年,估计全世界髋部骨折发生率男性将增长310%,女性将升至240%。
现如今,我国骨质疏松症已不再是“老年病”,中青年群体也十分容易“中招”;同时,中老年女性正上升为高发病人群,绝经后进入了骨质疏松的“快车道”;不止是缺钙那么简单,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已成为主要致病因素……在世界防治骨质疏松日到来前夕,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第二医院疼痛科兼骨外二科主任雷南伟教授呼吁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预防骨质疏松必须未雨绸缪,要从青少年抓起,以防患未然。
绝经后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症
“当骨密度值在负1到负2.5之间,被称为骨量减少;当小于负2.5时,就是骨质疏松症了,有潜在的骨折危险。当骨量减少时,容易形成骨痛,甚至发展成骨质疏松症。”雷南伟教授介绍说,他们骨外二科在一次对1500多人参加的骨质疏松免费筛查活动中,发现骨量缺失的人群占比高达47%,女性为32%,男性15%;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约为12%,其中女性为9%,男性为3%;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远高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之间,这说明中老年女性已跃升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今年75岁的陈大妈,双膝关节疼已有七八年,因为一直患有滑膜炎,她自己始终没当回事儿。十一期间,大妈在商场购物时,突然感觉双腿无力,整个人瘫倒在地,左侧大腿和腰椎剧烈疼痛。在医院拍X光片检查,医生发现老人左股骨近端骨折,骨头之间的偏角呈70度,同时还伴有腰3压缩性骨折。经过紧急手术复位,大妈现已逐步康复。事后经骨密度测定,确诊老人为中高度骨质疏松。
雷南伟解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骨量会自然流失。50岁至60岁时,大多数女性会迎来绝经期。在此期间,女性的卵巢功能将明显减退,雌激素水平亦随之急剧“滑坡”。而骨骼失去了雌激素保护,骨量损耗就会加快,使得大部分妇女在进入绝经期后,容易遭受骨质疏松的威胁。雷教授表示,女性通常没有男性爱运动,而不爱活动会降低骨头的韧性和强度,加速骨质疏松。因此绝经后的女性应每周坚持适量的运动,来增大骨强度。
更多的中青年人也开始“中招”
除了中老年女性应引起警觉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中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一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例将集中于亚洲。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骨质疏松的患病人群,已经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目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病例中,30-50岁的中青年越来越多了。
根据雷南伟团队的调查结果,也初步印证了世卫组织的担忧。在他们筛查的1500多人中,20-39岁的年轻人,骨量缺失者占了三成。由此可见,骨质疏松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逐渐趋于年轻化,必须唤起年轻群体的关注与重视。
今年35岁的小李,近日觉得嗓子不舒服,大声咳嗽了两下后,却突觉胸腹部非常疼,赶紧到骨科门诊就诊,雷主任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李某的2根肋骨发生了明显骨裂,因为没有外伤史,便给他做了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为中度骨质疏松。分析原因,小李作为公司职员,每天运动的轨迹就是家庭、单位“两点一线”,几乎很少见到户外的阳光,而且懒于活动。同时,他还很喜欢喝碳酸饮料和吃小零食,致使营养跟不上,年纪轻轻便患上了骨质疏松。
雷南伟主任表示,不论是哪个年龄层的人,如果其骨骼内钙质不足,骨量和骨密度偏低,都有可能酿成骨质疏松。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年轻人工作繁忙,压力山大,越来越习惯于“披星戴月”的学习、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与阳光照射,尤其不利钙质的吸收与储备。而不正确的姿势和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如跪坐),易使骨骼负重过大或者不支,对钙质的吸收自然有害无益。
规避骨质疏松风险有章可循
雷教授指出,根据人体的生长规律,20-35岁的年龄段骨量应该是接近或达到骨峰的,似乎根本不必忧虑骨质疏松问题的发生。然而一些错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比如经常喝浓茶、喝咖啡,大量饮用可乐、雪碧等碳酸类饮料,害怕晒太阳而患紫外线过敏,过度节食减肥,担心得结石症而只吃低钙饮食;再加上家族遗传、绝经期、营养不良、体重偏瘦及过度吸烟饮酒等诸多不良因素,都会干扰骨骼的新陈代谢,无形中把年轻群体过早地拖入了骨质疏松患者的行列。
需要强调的是,骨质疏松易于潜藏骨折的再发风险,这是因为骨折后限制活动而造成骨量急速丢失,患者骨密度进一步下降,继而加重了骨骼的骨质疏松程度。雷南伟介绍说,20%的再发骨折出现在术后的1年内,55%的再发骨折为术后3年中,绝经后女性脆性骨折首次发生后,再发骨折的概率增至3倍以上,椎体骨折后,其他椎体再发骨折风险增大5倍。假如卧床时间过长,还易产生褥疮、肺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尽管如此,现在的人们对于骨质疏松症的认识仍不够重视,常把其当做“小病”,却不知道小病也能酿成大患。雷南伟主任提醒说,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根基,特别是老年人,更要防范钙的流失。同时,科学而均衡的膳食可为骨骼“供养”,平时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K、钾、镁及B族维生素,以促进钙的充分吸收。当然,补钙并非越多越好,每日摄入量应以800-1000毫克为宜。
日常中,合理的运动及健康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进一步加固骨质基础。雷教授建议每天抽出点时间,晒上1小时太阳或者散散步、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这些均有助于维生素D的生成,补充身体对钙质的需求,强化骨质;而且有益于提高肌力及平衡,协调四肢能力,避免跌倒而致骨折。与此同时,还要远离酗酒和烟瘾带来的危害。
最后,雷南伟提醒,当出现浑身酸痛、抽筋、肌肉疼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骨质疏松,及时到医院做骨密度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举办第八期行政管理培训班
2025-07-16 -
07-152025
陕西|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大型中医义诊活动
-
new兰大一院完成2025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招生考核工作
2025-07-15 -
new甘肃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团队走进秀川社区开展宣教义诊活动
2025-07-15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