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中国1/3中老年人有颈动脉斑块

不同年龄段患病率相差10倍,不同地区相差4倍

时间:2017-05-18 15:48:00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阅读: 168492

blob.png

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等研究发现,约1/3的中国成年人有颈动脉斑块。同欧洲人群相比,中国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率随年龄增加更快。(Eur J Prev Cardiol. 2017,24:647)

研究显示,总体上,中国人的平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是0.70 mm,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厚,每10年增厚0.08 mm。

31%的中国人有颈动脉斑块。斑块患病率随cIMT的增加而升高。

就不同年龄段而言,颈动脉斑块的未校正患病率相差近10倍,40~49岁、50~59岁、60~69岁及70~89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6%、21%、41%和63%。斑块数量和最大斑块厚度也均随年龄增长而呈线性增加。

此外,不同地区的斑块患病率可相差4倍。其中湖南(14%)、浙江(19%)地区的患病率最低,而海口和哈尔滨地区的患病率最高,分别为51%和57%。分析显示,斑块患病率并无特定的南北梯度,但城市居民较农村居民的患病率高。

在检查的4个颈动脉节段中,斑块最常出现在颈动脉球部(61%)和颈总动脉(35%),较少出现在颈内动脉(3%)和颈外动脉(1%)。

校正混杂因素后,cIMT的平均值随血压升高而升高;斑块患病率也表现出同样趋势,收缩压≥160 mmHg的是收缩压<120 mmHg的两倍(44%与22%)。

此外,吸烟者的斑块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36%与28%),对中欧人群数据的比较发现,中国和欧洲年轻人群的平均cIMT相似,但在中国人群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更快(图1)。研究者认为,这意味着中国人群中存在未接受治疗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比例更高。

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纳入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的24822名中国成年人和来自英国生物数据库(UKB)2579名欧洲人。

微信图片_20170713102620.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