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当心:电磁辐射可致男性生育障碍
手机、电脑、Wi-Fi等等电子产品,早已经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早年网上曾经流传这样一个诙谐的老段子:“以前不离不弃的是夫妻,现在不离不弃的是手机。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儿都没有!”在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时代,一个段子稍纵即逝,但这个诙谐风趣的老段子至今仍在生动形象地描述我们社会的现状:夫妻睡前躺下背靠背,各自手里捧着手机;同学聚会相对无视,各自低头看手机;同时,开车的、骑车的、走路的,人人眼睛都在盯着手机屏幕,事故频发而没有警醒……这种对电子产品的无限依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个重要的问题——电磁辐射过度暴露。
电磁辐射无处不在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男科学术带头人、博士后合作导师毕焕洲教授指出,作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之一,电磁辐射是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一种物理现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接触电磁波的强度和时间与日俱增。毕教授解释,广播、电视、通讯、电力事业、交通运输、IT行业的迅猛发展,手机、计算机、电视机、Wi-Fi等的广泛普及,电磁辐射已上升为现代社会新的隐形杀手,并已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人们并未重视电磁辐射的存在及潜在危害。
毕焕洲教授长期从事环境与男性健康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他在30多年的临诊中观察到,人体睾丸对电磁辐射较为敏感,持续而过量的电磁辐射能损伤睾丸,长此以往,可造成男性性功能与生殖功能障碍。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的职业暴露和生活暴露,可严重削弱男性生殖功能。移动电话的微波辐射可对使用者精子的DNA带来过氧化损伤,并加速精子凋亡。微波不仅能降低精子的活率,使生殖能力明显“滑坡”,而且还有可能诱发癌症。长期的电子辐射还易使男性雄性激素水平降低,既干扰男性性功能,又会酿成与雄激素相关重要器官的疾病,甚至会减损男性寿命。
精子质量每况愈下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男性不育症诊断标准中的精液正常参考值,近20年来一降再降。毕教授介绍,2001年第4版到2011年第5版,精液量由大于2毫升降至大于1.5毫升,精子浓度由大于2000万/毫升降至大于1500万/毫升;精子活率由大于60%降至大于40%;精子存活率由大于75%降低到大于58%。精液参考值的下降,标志着调查样本生殖能力普遍下降,也说明了全世界男性生殖能力在下降,而这一降幅仅仅用了10年时间。与此同时,国外专家对2000年-2017年的1618份精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精子浓度和数量每年下降2.62%和3.12%,2000年至2017年总体降到37%和42%。总活力每年下滑0.44个百分点,形态正常的精子每年则降至0.069个百分点。
毕焕洲分析指出,当前我国生育率低迷,人口呈负增长,绝不仅仅只是年轻人缺少当父母的意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更多的年轻人不能生孩子。当然,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纵然有很多、很复杂,但其生殖功能急剧下降一定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两个因素必须要重视,一是男性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二是环境污染。前者导致男性的心理与体力严重透支,甚至没有心思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后者污染有两个方面,一是化学污染,如环境雌激素、雾霾等,二是物理污染,如电磁辐射、噪音等,而电磁辐射污染尤为重要,其所致的干扰绝不容忽视。
中医中药疗效肯定
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毕焕洲课题组在一系列的动物实验中,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等多项技术,发现微波辐射可使小鼠精子浓度和活性双双走低,精子畸形率增高。病理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后小鼠睾丸萎缩,睾丸各类生精细胞排列不整齐,层次不清楚,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变性、坏死、脱落,精子数目明显减少。加大辐射量后,小鼠睾丸精原细胞肿胀,偶见溶解、消失,多数生精细胞管腔内无精子细胞的踪影。上述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实了这种损伤的存在,并深入揭示了微波辐射所致生殖功能障碍的机理。
而从中医研究角度,毕焕洲团队发现,微波辐射职业暴露史男性不育症患者往往表现为心气亏虚、脾胃气虚、肾精亏虚的症候,并且长时间身处微波辐射环境中,最终则演变为肾精亏虚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传统名方金匮肾气丸、海龙黄精散有助于温补肾阳,对微波辐射引发的男性生殖障碍均有很好的疗效。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这类中西医药物或中药方剂。而如果症状较重,必须及时到医院诊疗。
日常防范有章可循
那么,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于电磁辐射应该给予怎样的积极防治呢?毕焕洲教授提示说,以下几点需要多加注意——
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混在一起使用,特别是电视、电脑、电冰箱不宜统统放在卧室里,以免自身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险中。
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或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每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想要孩子的男性,每天用电脑时间尽量不要超过4小时。
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考虑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配戴防辐射眼镜。显示屏产生的辐射可能引起皮肤干燥,加速皮肤老化甚至诱发皮癌,因此在使用后应及时洗脸。
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使辐射积累。
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开启后要离开一米远;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特别是男士们,绝不要将平板电脑或电玩产品放在腿上或肚子上玩。
在办公室或家里养几盆仙人掌、仙人球等“多肉”植物,这些植物具有增加空气含氧量、辅助抗辐射的作用。
要多吃些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要多吃些具有补肾之效的食物,如海参、鹿茸、羊肉、桂圆等。还可以多食用黑芝麻、紫苋菜、黑胡椒、辣椒、咖喱、生姜等,以增强免疫功能。每天多喝些绿茶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干扰,且能保护细胞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
毕焕洲教授简历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临床医学(泌尿外科)专业博士后,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男科学术带头人,深圳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深龙英才”A类人才,优秀专家,优秀中医,南粤好医生。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男科药物研究委员会首届副主委、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并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北京中医药》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环境与男性健康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兰大二院隆重庆祝2025年国际护士节,共促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09 -
new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举办“心灯永驻·温暖续航”护士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2025-05-08 -
new退休不褪色 薪火永相传——记绵竹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二病区返聘专家张天锐
2025-05-07 -
new党旗引领聚民心 健康春风暖万家-- 犍为县人民医院;千名医护下基层 绘就民生健康新画卷
2025-05-07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