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英教授:突破传统靶向药物瓶颈,ADC药物为胃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 说说肿瘤那些事儿
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传统靶向药物在胃癌治疗中有局限性,存在获益人群有限、易产生耐药等问题。而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d, ADC)的出现,突破了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瓶颈,给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医师报》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肖秀英教授为读者介绍ADC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传统靶向药物治疗胃癌存在局限
胃癌靶向药物分子异质性大、有效靶点少,目前药物靶点有HER-2、Claudin18.2、FGFR、EGFR、VEGFR、MET、TROP2等[1]。尽管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 明确胃癌分子分型,但胃癌靶向治疗进展有限,HER-2作为胃癌治疗中重要生物标志物和靶点之一,ToGA研究已明确HER-2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可从曲妥珠单抗中获益[2],但这样的人群仅占15%左右,从有效率来看,也并非所有HER-2阳性患者均获益,耐药问题也无法避免。
图1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胃/胃食管结合部癌症靶向治疗选择[1]
ADC药物的结构包括抗体(靶点)、连接臂、毒素分子,利用单克隆抗体的高度特异性和选择性,从而能够识别和结合目标肿瘤细胞,将毒素分子定向释放,从而实现对目标肿瘤的选择杀伤作用[3]。
2013年批准上市了靶标为HER-2的ADC药物 Kadcyla(T-DM1),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与乳腺癌相比,胃癌HER-2表达率表现出更高的时空异质性,我国胃癌HER-2阳性率仅为12-15%,低于国外水平;我国HER-2过表达(IHC2+/3+)比例可达28.3%[4-5],虽然ToGA研究确立了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标准方案的地位,但获益人群有限,而针对HER-2过表达的药物可使更多患者获益,且ADC具有旁路杀伤作用,释放的药物会影响周围的细胞,包括缺乏HER-2表达的细胞,有助于克服肿瘤异质性的问题,也是克服曲妥珠单抗耐药的途径。
图2 ADC药物的结构和特征[3]
ADC药物具有精准高效等治疗优势
ADC药物结合了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强效杀伤作用的优势,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杀灭,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6]。与传统靶向药物对比,ADC具有经典效应及旁路杀伤效应,有助于克服肿瘤异质性以及耐药问题。截至目前,针对TROP2、HER-2、HER-3、CLDN18.2、Mucin 1等多种受体的ADC药物正在进行胃癌患者的临床试验。
1、HER-2靶向治疗研究现状:在乳腺癌、胃癌等实体瘤,存在HER-2基因扩增和过表达,大量HER-2靶向药物被开发,抗HER-2靶向ADC药物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其中DS-8201/T-DXd由FDA批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胃癌患者,DESTINY-Gastric01、DESTINY-Gstric02研究初步证实了DS-8201在中国患者人群中的生存获益[7-8],目前DESTINY-Gastric06试验仍在进行。
2023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DS-8201单药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成人乳腺癌患者,相信随着更多研究数据的出炉,DS-8201也有望为中国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提供强有力的治疗选择。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21年正式批准RC48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成为中国唯一获批的用于胃癌治疗的ADC药物[9],一项Ⅲ期临床研究(C007, NCT04714190)正在进行中。ARX788于2021年获得FDA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HER-2阳性胃/胃食道结合部癌,目前国内正在进行胃癌相关的Ⅱ/Ⅲ期研究。众多抗HER-2 ADC药物仍在研究中。
图3 RC48-C008研究:125名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中国患者PFS和OS的KM曲线[9][截至2020 年11 月20 日,107名患者(85.6%) 报告疾病进展或死亡。中位PFS 为4.1 个月,中位OS 为7.9 个月,1年生存率为33.3%]
2、Claudin 18.2靶向治疗现状:CLDN18.2通常藏在胃黏膜中,ADC药物中的单克隆抗体部分基本接触不到这一位点。而肿瘤细胞表面的CLDN18.2表位暴露,成为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理想靶点。靶向Claudin18.2药物在肿瘤细胞表面与CLDN18.2特异结合,从而诱导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目前靶向Claudin 18.2单克隆抗体药物是热门研究方向,之前公布的SPOTLIGHT和GLOW研究,证实Claudin 18.2单克隆抗体Zolbetuximab联合化疗相较于单纯化疗可以显著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
我国开发的全球首个靶向Claudin 18.2的ADC药物CMG901目前正在晚期实体瘤(胃癌及胰腺癌)患者中开展I期临床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可控,拟进一步开展全球多中心的Ⅱ/Ⅲ期临床研究。SYSA1801已被FDA授予胃癌及胃食管交界处癌的孤儿药称号,目前该药的研究尚处于Ⅰ期的临床研究中。其他ADC药物如SOT102、IBI343、CPO102等亦多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
3、TROP2靶向治疗现状: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是一种跨膜钙信号转导蛋白,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TROP2在正常上皮细胞低水平表达,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现过表达,可作为理想的治疗靶点。抗TROP2 ADC药物在美国和中国均已获批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在胃癌领域如BL-M02D1、DS-1062、STI-3258等药物多处于Ⅰ/Ⅱ期临床研究。
4、MUC1靶向治疗现状:黏蛋白1 (MUC1)是黏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I型跨膜蛋白,在胃肠道等多种器官的上皮细胞顶端区域显著表达。一些ADC已被开发用于特异性靶向MUC1治疗胃癌,比如3D1-MMAE、HzMUC1等,体外已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5、其他靶点ADC药物:如EGFR,FGFR,GCC,HER-3等,目前进展缓慢。
ADC药物在晚期胃癌联合治疗策略探索
ADC联合免疫治疗可协同增效,选择低毒、耐受性好的ADC可联合发挥更佳治疗效果。有基础研究提示,维迪西妥单抗联合抗PD-1可增强肿瘤抑制和抗肿瘤免疫,并产生持久的免疫保护。抗HER-2 ADC药物联合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中,其中有DESTINY-Gastric03研究:DS-8201联合免疫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研究;C013研究:RC48-ADC联合免疫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等。初步结果提示,ADC与ICI联合用药并未增加安全性风险,耐受性可,尚需进一步确定联合方案的最佳剂量,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10]。
总而言之,ADC的应用为胃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变革性的变化。截至目前,已有多种ADC产品获得了美国FDA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未来有望成为胃癌等肿瘤患者的潜在治疗方案。但亦存在不良反应、耐药性等问题。尚需重新优化设计策略、探索双抗ADC开发等,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并鉴定新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治疗的精准化与个体化。
专家简介
肖秀英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肿瘤科 行政副主任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肾脏病学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健康生活促进会肿瘤科普与综合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肿瘤化疗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胃癌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课题等多项,作为PI或Sub-PI负责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多项,作为副主编著书2部,主编 CACA 肾脏保护指南 1部、参编1部,发表论文40余篇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Nakamura Y, Kawazoe A, Lordick F, et al. Biomarker-targeted therapies for advanced-stage gastric and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s: an emerging paradigm. Nat Rev Clin Oncol. 2021;18(8):473-487.
2、Bang YJ, Van Cutsem E, Feyereislova A, et al.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10;376(9742):687-697.
3、Fu Z, Li S, Han S, et a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the "biological missile"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2;7(1):93.
4、Palle J, Rochand A, Pernot S, et al.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Drugs. 2020;80(4):401-415.
5、黄丹,李增山,樊祥山,等.中国人40842例胃腺癌HER-2多中心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8,47(11):822-826.
6、Tarantino P, Carmagnani Pestana R,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Smart chemotherapy delivery across tumor histologies. CA Cancer J Clin. 2022;72(2):165-182.
7、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DS-8201)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GEJ) adenocarcinoma: Final overall survival (OS)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multicenter, open-label, phase 2 study (DESTINY-Gastric01).2022 ASCO GI.
8、Van Cutsem E, di Bartolomeo M, Smyth E,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in patients in the USA and Europe with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n or after a trastuzumab-containing regimen (DESTINY-Gastric02): primary and updated analyses from a single-arm, phase 2 study. Lancet Oncol. 2023;24(7):744-756.
9、Peng Z, Liu T, Wei 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ovel anti-HER-2 therapeutic antibody RC48 in patients with HER-2-overexpress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a single-arm phase II study. Cancer Commun (Lond). 2021;41(11):1173-1182.
10、Fuentes-Antrás J, Genta S, Vijenthira A, et al.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search of partners of choice. Trends Cancer. 2023;9(4):339-354.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控烟到健康,第二十五届全国控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召开
维护控烟成果,保护人民健康。
2024-11-12 -
01-222024
“医”问到底 | 张聚良教授:乳腺癌手术近年有哪些进步?保乳和乳房重建都是发展趋势吗?
-
01-222024
突破&进展丨张瑜教授:靶向及免疫治疗势如破竹,为早期和局部晚期NSCLC患者带来生机
-
01-222024
说说肿瘤那些事 | 贵州首家年轻乳腺癌专科门诊开诊,哪些患者适合来?刘蜀教授详细解答
-
协和经验 | 韩冰教授:血小板减少症要早治,激素+免疫抑制剂“效优价廉”
2023-10-27 -
“医”路向前 | 同仁医院张谊教授:传承优良传统,护佑肿瘤患儿初心不改
2023-10-26 -
“医”问到底 | 张聚良教授:乳腺癌手术近年有哪些进步?保乳和乳房重建都是发展趋势吗?
2024-01-22 -
景红梅教授:溯源基因,精确制导,突破套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困局|说说肿瘤那些事儿
2023-10-11 -
进展&亮点 | 厉周教授:免疫联合化疗让晚期胃癌患者重获手术治愈机会
2023-09-13 -
进展&亮点 | 孙君昭教授:“头”号杀手脑转移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彰显独特优势
2023-10-13 -
进展&亮点 | 优于国外模型,“西京模型”为这类淋巴瘤患者预后提供全新预测工具
202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