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肿瘤科
当前位置:首页/ 专科/肿瘤科/详情

说说肿瘤那些事儿 | “吃出来的癌症”怎么防? 曹国春教授带你了解食管癌早诊早治

时间:2023-12-21 14:44:08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111659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食管癌高风险人群接受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早期食管癌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大多数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存在远处转移。因此,以控制播散为目的的系统性药物治疗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新药的出现和发展,药物治疗在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前景广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药物进行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2]。此次,《医师报》特别邀请江苏省肿瘤医院曹国春主任为我们讲述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的相关内容。

中国食管癌5年生存率较低,早诊早治是食管癌防治的重要策略

目前,中国早期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达到了70%~80%以上,甚至超过90%,但是局部晚期/进展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6%左右,伴随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4.8%。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整体而言中国食管癌5年生存率约为30%,生存率较低的原因是早诊早治没有落实到位。对此,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推广食管癌早诊早治计划,以期提高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食管癌诊疗水平。

中国食管癌不同于西方国家,应探索中国食管癌的诊疗方案

既往食管癌的肿瘤治疗是以西方国家的治疗方案为主导,指南及治疗规范的修订均参考西方国家的治疗方式,且食管癌基础研究也落后于西方国家。然而,中国90%以上食管癌患者是鳞癌,西方国家70%以上患者是腺癌,这提示中国的食管癌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对于中国食管癌患者的治疗,需要中国专家及医药企业共同努力探索、研究,从而提高中国食管癌诊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

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食管癌早期征兆不明显。若进食后感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需要尽早进行检查。此外,部分患者颈部突发肿瘤生长也考虑可能是消化道肿瘤,但此时可能分期较晚。早期食管癌症状隐匿,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已发展至中期或中晚期,因此,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这也是食管癌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方法。

对于高发区(包括太行山脉、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区以及广东汕头等)、年龄超过40岁、有食管癌或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酗酒、大量吸烟、喜欢吃烧烤及腌制食物、营养不均衡、进食方式不当等)的患者,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筛查,筛查检测包括胃镜、钡餐透视等,以提高早期发现食管癌的能力,提高5年生存率,减轻疾病治疗负担。

食管癌诊疗进展迅速,免疫治疗助力食管癌患者延长生存期

近五年来,食管癌治疗方案迅速发展。在过去,食管癌,尤其是晚期食管癌,只能进行化疗,化疗方案为紫杉醇+铂类,氟脲嘧啶+铂类,但无论如何用药,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年左右,PFS仅为6个月左右。同时,60%以上患者会出现三到四级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由于耐受较差而放弃治疗,这也导致患者5年生存期仅为4.8%左右。

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和发展,食管癌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转移性食管癌,20%患者应用PD-1单药治疗疗效较好,近5%的食管癌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目前,食管癌的一线治疗也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60%~70%患者应用PD-1+化疗联合治疗疗效显著,OS延长至1年以上且ORR已达到60%~70%。随着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约40%患者术前接受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化疗)后再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病灶完全消失。尽管目前研究数据尚不充分,但仍可期待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有望提高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

此外,免疫治疗也可应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术后治疗。Checkmate-577研究是一项全球性、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入组新辅助放化疗没有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食管或胃食管交界性癌患者,在术后随机给予纳武利尤单抗或安慰剂进行1年的辅助治疗。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分别为22.4个月及11.0个月[3]。因此,免疫治疗应用于食管癌术前、围手术期、术后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结局。


图1 Checkmate-577研究纳武利尤单抗组与安慰剂组DFS比较

组建食管癌MDT团队,提高科学诊疗水平

首先,要进行早期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不酗酒、少抽烟、定期体检等。其次,一旦发现食管癌,要积极前往正规的大型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此外,积极推进食管癌MDT模式,组建多学科团队(包括胸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介入科等),提高科学诊疗水平,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总之,落实食管癌早诊早治,规范诊疗方案对提高中国食管癌的5年生存率至关重要。

推行食管癌诊疗质量控制,规范食管癌诊疗行为

在国家层面上,国家癌症中心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定期进行指导交流,积极推广MDT模式,巡讲诊疗指南,传播规范化诊疗知识,组织地市级专家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以专家组形式给予指导。国家卫健委成立了癌症质量控制办公室,宣传规范化诊疗,举办多学科交流和病例讨论,纠正诊疗误区。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形式,让基层医院加入病例讨论和多学科讨论,促进全国范围内食管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标准化,提升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

成立多学科团队,并推广食管癌早期筛查

医院成立了食管癌多学科团队,每周四下午的食管癌多学科门诊给予疑难病例诊疗指导,并定期随访。同时,医院成立了食管癌单病种质控中心,食管胸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营养科、影像科、病理科均参与其中,今后还将邀请心理科医生加入,丰富食管癌多学科诊疗团队。此外,为了响应食管癌早诊早治,医院承接了国家癌症中心食管癌早期筛查项目,下沉至各个社区,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给予支持。

曹国春主任总结

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进展较快,5年生存率低。基于此,规范食管癌筛查、早诊早治技术和实施方案至关重要。针对高危人群开展早期筛查,有助于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食管癌发生;各级医疗机构贯彻食管癌早诊早治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长期生存及生活质量;通过规范化诊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提升局部进展期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

专家简介


曹国春 教授

博士,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病区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部肿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组委员

国家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鼻咽癌质控专家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头颈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食管癌学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研究专委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联盟食管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肿瘤质量控制中心食管癌质控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

江苏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查看):

[1]赫捷,陈万青,李兆申,等.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2,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2,44(6):491-5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食管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2,21(10):1247-1268.

[3] Kelly RJ, Ajani JA, Kuzdzal J, et al. Adjuvant nivolumab in resected

esophageal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N Engl J Med.

2021;384:1191- 1203.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