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人物/详情

信任 让我再坚持一下

时间:2017-01-26 17:22:00来源:未知作者:韩鹏 阅读: 133981

面对疾病,在医生不确定、犹豫不决的时候,不要再给医生医疗之外的压力,此时医生需要的是患者及家属的鼓励与充分信任,给医生再坚持一下的动力,就可以成功。


blob.png



2016年10月的一天,我正在值班,急诊科打来电话说急会诊。我深知急会诊的紧迫性,按照医疗核心制度的要求,10 min内必须赶到救治现场,我不敢耽搁,立刻放下手边工作,不到5 min便赶到了急诊科。

急诊抢救室躺着一位中年女性患者,病情危重,当告知家属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治疗时,家属口头上表示同意我们的判断,但从其表情上,我隐隐约约读到一些不屑的感觉。“顾不了那么多了,救人第一,以后慢慢解释。”

半个月的努力未见成效

患者入住了重症监护室,接下来的几日治疗非常艰辛。该患者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达到32×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达到95%,体温高热达到40℃。检查、会诊、多种抗菌素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半个月过去了,患者病情并未好转。

此时,作为主管医生的我忍不住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疾病呢?到底是什么样的病原体引起如此顽固的感染呢?我们能不能把她的病治好呢?如果治疗效果不好会不会产生医患冲突呢?要不要让患者转往上级医院呢……这一系列问题让我迷茫和不安。最要命的是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没有经济能力这样耗下去。怎么办呢?我心急如焚。

一次深入的沟通扭转局面

经充分考虑,我和许志强主任一起与患者家属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我们把目前患者的情况、医疗上遇到的困难、医生方面的困惑和担忧、患者的风险等悉数告知了患者家属,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治好患者,只能尽力治疗。我们提出两种选择:转往上级医院;留在我们医院继续诊治。

经过反复沟通,患者家属终于说出了他们的想法:第一,患者平时体健,突然患重病心理上很难接受,也很难理解;第二,自认为住到了本地区三甲综合医院是应该能治好病的;第三,家庭困难,如果转往上级医院可能花费更高,需要借钱看病,生活会更加困难。

最终,患者家属选择相信我们能够找到办法,决定不往上级医院转诊。这一次,患者家属脸上没有了入院时的不屑,有的是对我们的信任。

患者的信任

是再坚持一下的动力

其实,患者如果转往上级医院,我们的压力一下子就减轻了,纵观目前的医患关系,我们何尝不愿意患者转走。但是,患者转诊后带来的是沉重的医疗负担,而且治疗结局也很难预料。通过这次交谈,在患者家属充分信任的鞭策下,我们继续努力,经多次会诊,反复研讨病情,终于在住院20日后患者病情开始好转,看到胜利的曙光,在住院近1个月时患者痊愈出院。

医患本属战友的关系,患者和医生共同的敌人是疾病。然而,人类对医学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没有哪个医生不希望治好患者。但是现在却经常看到医患之间剑拔弩张,成为敌我关系,这是时代的悲哀,对医患双方来说无任何赢家。医患彼此信任,才能共同受益。


微信图片_20170713102620.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