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尊严
加拿大的温哥华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及加拿大政府倡导的多元文化和社会的宽容性,多次让这个城市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在加拿大住院医师培训和执业期间我接触到了社会各个年龄段,包括当地居民、亚裔、非裔、原住民等各个族裔和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士,也积累了大量临床医学和急救医学有关的案例,希望有机会与中国的同仁一起分享。
初见Sharmin
Sharmin 是我在温哥华执业第一天接诊的患者,一个瘦小的印度裔老人,性格内向敏感又患严重糖尿病,并发终末晚期的肾功能衰竭,需要每周3次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Sharmin并不富裕,仅依靠退休工资生活,幸亏加拿大的全民公费医疗制度可以让Sharmin 免除医疗费用上的担忧。
Sharmi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家庭照顾。她独身一人,没有子女在身边,也不愿提起家人。每次与Sharmin交谈,从她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她的内心多么希望与医生多谈一会儿,但不得不说 Bye-Bye 时她又是那么释然,像小学生终于完成了一个任务,然后期待着下一次的见面。
Sharmin:希望到天堂和爸妈在一起
一年的圣诞节我收到了Sharmin的圣诞贺卡, 那天我问她,“鉴于你糖尿病和终末晚期肾功能衰竭状态,你是否愿意考虑肾移植?”即使在目前加拿大全民公费医疗体系下,肾移植对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奢侈品。我期待着Sharmin说OK,但出乎我的意料,Sharmin说:“我不需要,血透和糖尿病专科复诊已经让我受够了,我希望在天堂里和爸妈在一起。”Sharmin身材瘦弱却语气平静,从她的眼神里我读懂了她对生的无所留恋和对未来最终归宿的坚定,我完全尊重她的想法。我表示希望以后能有人陪她就诊,或安排义工帮助她。Sharmin 说,“我姐姐可以和我一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听到Sharmin说起她的家人。接下来的三年半,Sharmin 由她姐姐陪同继续就诊于血透中心、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之间,然而她的肾功能衰竭也在不断推进加重。
Sharmin回“家”了
在前年,我收到了医院的住院通知,几天之后接获Sharmin过世的传真。去年的某一天,收到Sharmin姐姐的来信,读过之后,我对Sharmin的过世稍稍有了些安慰。Sharmin姐姐在信里这样说,Sharmin希望告诉你,在治疗期间她一直感到非常愉快,亲爱的医生,她现在终于回“家”了。
2016年6月,加拿大最高法院最终裁决联邦政府可以立法制定,并在各省医疗机构推行医师辅助下的安乐死。在这之前的安乐死,加拿大医生需要负刑事责任。法案通过后的半年内,加拿大有近744位患者选择并进行了医师辅助下的安乐死。可见社会对安乐死的需求。我对这个非常有争议的伦理争论最终被加拿大社会接受也感到欣慰。
Sharmin 算是幸运的人,然而那些不幸患有不可治愈的终末期疾病,且饱受病痛折磨以及精神、经济双压力的患者。如何免除他们人生最后阶段的痛苦,同时让他们应有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应该是一个社会进步到高级文明阶段的产物,也是现代医学人道主义和利他原则的体现。用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诗结语:“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new陕西宝鸡市陇县:眷恋这片热土——温水镇坪头村乡村医生郝松柏
2025-04-17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