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重点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重点关注/详情

中药外用酊剂循证研究全面启动,助力中西医协同防治肌骨慢痛服务体系建设

时间:2025-03-26 11:30:20来源:医师报作者:医师报 阅读: 322534

2025年3月23日,由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研究牵头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承办的“骨痛灵酊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临床研究启动会”在河北石家庄顺利召开。


微信图片_20250326120556_副本.jpg


本研究是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承担的“中西医协同打造重大/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项目子课题“中西医协同防治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中的示范性研究任务之一。项目坚持“中西医并重、优势互补、多元化健康服务主体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将“中西医协同”贯穿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的诊疗全过程。通过中西医联合标准体系建设、中西医协同研究能力建设、中西医融合培训与应用转化体系建设三大方向,探索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西医联合防治慢性疼痛“中国方案”。因此,通过现代循证医学手段验证骨痛灵酊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将为这一“中国方案”提供坚实的证据支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张福,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专委会主任委员:陈卫衡、翁习生、林娜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侯志勇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宋纯理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陈伟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高景华教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宗科教授、李磊主任、童培健教授、何伟教授、孙建宁教授、康鹏德教授、赵咏芳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

微信图片_20250326122833.jpg

聚合优势资源,推动中药临床价值评价落地

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是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健康难题。据全国流调数据显示,约有2亿人正饱受此类疾病困扰,其中中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65%。针对患者数量多、病程长、治疗依从性差等特点,急需以中西医协同路径,建立覆盖“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此次研究正是这一目标的具体落地:以中药外用酊剂为切入点,在全国17家医疗机构展开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对照设计研究,将骨痛灵酊与西医一线用药氟比洛芬凝胶贴膏进行“头对头”对照,系统评价骨痛灵酊这一中药外用特色酊剂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背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重点探索其在镇痛起效速度、镇痛强度、功能改善、贴敷舒适性和疼痛反弹率等维度的临床优势。这不仅有助于建立中药外用制剂的疗效评价体系,也将为其他同类产品的研究提供参照范式。

研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陈卫衡教授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侯志勇教授共同牵头,马利杰教授在会议上详细介绍了研究设计与实施路径。专家认为,骨痛灵酊作为承载中医骨伤搽擦药“温经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核心理念的中药酊剂,具有外用安全、起效快捷、适合基层推广等优势,在本次规范化研究中,其疗效特征将得到更系统的量化验证。

多方协同联动,打造慢性疼痛中西医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研究不仅是科研任务的推进,更是中西医协同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契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侯志勇教授在发言中表示,项目的推进不仅将助力医院筋骨疼痛中西医协同专病门诊建设,也为区域慢性疼痛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新抓手。医院将在研究开展的同时,持续推动基层培训、筛查义诊、患者教育等系列配套活动。

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委会主委陈卫衡教授同样指出,项目团队应以此次启动为契机,加快推进患者招募、数据采集,并结合相关公益行动、基层培训、患者教育等多层路径,助力形成“防—治—康”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打造真正可复制、可推广的中西医协同“筋骨健康管理中国方案”。

申办方领导、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慢性疼痛是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问题,尤其需要中西医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此次研究既是骨痛灵酊产品临床价值的科学验证,更是好医生集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深度实践。未来,企业将继续秉持“做好人,制好药”的理念,依托强大的研发平台和专家网络,服务更多患者!

据悉,会议同期,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慢病防控工程“健康筋骨·领跑中国”公益行下基层进社区活动石家庄站顺利开展。


图片1.jpg




责任编辑:薛芳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