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为盾 共铸中西医糖尿病防控新防线
医师报讯 我国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患病人数已突破1.4亿大关,且呈现年轻化、并发症高发的双重挑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生存质量,更对国家医疗体系造成巨大负担。
近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河南省2025年络病学术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汇聚多位内分泌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围绕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胰岛素治疗优化路径、中西医结合创新价值、并发症防控体系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糖尿病防治提供了多维度的学术视角与临床实践指导。
临床困境:年轻化病程与复杂并发症的诊疗挑战
30岁男性患者张某,罹患糖尿病7年,长期依赖胰岛素治疗,因胸痛入院。检查显示空腹血糖高达12.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6%,冠脉左前降支狭窄达55%-65%,并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这一典型案例折射出当前糖尿病防治面临的三大难题:发病年轻化、并发症多元化、管理碎片化。
“胰岛素治疗犹如双刃之剑。”登封市中医院薛洪敏教授指出,虽然胰岛素作为降糖效力最强的药物且无肝肾毒性,但其临床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低血糖风险、体重增加效应、长期使用导致的胰岛素抵抗,以及基层患者重复使用针头引发的感染风险乃至针头滞留等安全隐患。
“年轻患者病程虽短却血管病变严重,核心矛盾在于未控制的胰岛素抵抗。”薛洪敏强调,对此类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津力达颗粒的治疗方案,可减少约20%的胰岛素用量,显著改善口渴、乏力等临床症状,同时实现降脂减重的代谢获益,为年轻患者个体化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沁阳市人民医院秦小静教授深入剖析了年轻型与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差异特征。她指出,年轻患者普遍呈现中心性肥胖表型,以显著胰岛素抵抗为病理核心。“临床常见‘减肥认知障碍’现象,患者BMI>30却坚称‘进食量少’。”秦小静建议采用案例教育强化健康认知,并创新性提出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津力达颗粒的双重干预策略,从药理和行为两个维度提升治疗依从性。
并发症防控:从微血管到代谢系统的立体防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作为高致盲性并发症,其防治策略成为会议焦点。武警河南总队医院周霖教授指出:“糖网的本质是微血管单元损伤,与慢性高血糖、氧化应激风暴、微循环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凤阳县人民医院史家安教授提出糖网防控“黄金三原则”:严格管控血糖、血压、血脂的代谢三联征是基础防线;规律眼底筛查是关键环节;全程生活方式干预是根本保障。
河南省人民医院苏永教授强调糖网筛查应贯彻“双早”策略:初诊即查建立基线,病程超3年强化监测。"多数患者出现视力症状时已错过最佳干预窗口。"他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方案(津力达颗粒联合通络明目胶囊)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有效延缓糖网进展。
体系构建:三级预防与九维管理的协同创新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董士中教授从公共卫生视角指出,我国糖尿病防治面临“三低一高”困局:知晓率低(46.5%)、治疗率低(42.7%)、达标率低(49.2%)与并发症发生率高(32.3%)。他提出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聚焦高危人群生活方式干预;二级预防重在早期并发症筛查;三级预防着力降低致残致死率。“建议政府推行体重管理计划,医疗机构加强年轻群体健康宣教。”董士中强调。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卢战辉教授创新性提出患者自我管理“九维模型”:包括指标监测、营养管理、运动处方、用药规范、风险规避、足部护理、健康教育、应急处理、心理调适。“自我管理需要医患共同决策”,卢战辉指出,如老年患者实行宽松控糖目标(HbA1c<8%),肥胖患者侧重代谢手术评估,肾病优选SGLT2抑制剂。
中西合璧:构建代谢调控的整合医学范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成为专家共识,津力达颗粒作为代表性中成药引发热议。苏永教授指出,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机为“气阴两虚、瘀阻脉络”,单纯西药难以全面解决胰岛素抵抗和并发症问题。
洛宁县人民医院田红涛教授系统阐释中成药四大价值:多靶点调控:津力达颗粒同步改善糖脂代谢和炎症反应;代谢综合征管理:兼具降糖、减重、降压协同效应;疾病修饰作用:延缓糖尿病前期转归;安全优势:不良反应率仅0.82%。临床研究显示,津力达联合二甲双胍可使HbA1c额外降低0.8%-1.2%,并缓解胃肠道反应。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单慧勇教授从组方学角度解密津力达颗粒:17味中药构建“补清通”三维体系——人参、黄精益气养阴为君,黄连、苦参清热燥湿为臣,丹参、荔枝核活血通络为佐使。现代研究证实其含人参总皂苷(含量≥5.2mg/g)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黄连小檗碱(≥3.1mg/g)具有β细胞保护作用。
田红涛教授将津力达颗粒临床优势归纳为“四位一体”:降糖增效:联合治疗HbA1c额外降低0.8%-1.2%;症状改善:显著缓解口渴、乏力等证候;器官保护: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小球硬化;代谢调节:降低TG 0.3~0.5 mmol/L,减重1.5~3 kg。“临床数据显示,联用津力达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30%-40%。”田红涛补充道。
单慧勇教授总结道,该方剂体现“标本兼治”的中医智慧,西药控糖治标,中药调理治本,这种整合医学模式更契合糖尿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本质特征。
结语:多方协同构筑健康长城
糖尿病防控是需要中西医协同、医患同心、体系支撑的系统工程。从胰岛素治疗的精准优化,到中成药的多靶点调节;从年轻患者的抵抗改善,到老年群体的安全控糖;从糖网的早期筛查,到全程自我管理,会议达成明确共识:糖尿病可防可控,关键在于落实"四早"策略——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达标。
正如专家们强调,每个微小进步都能累积成重大突破,让我们以科学为盾,以创新为矛,为1.4亿糖尿病患者构筑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以科学为盾 共铸中西医糖尿病防控新防线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破解冠心病难题 中西医协同治疗获重大进展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谱写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中西医协奏曲
2025-07-16 -
new通络药物临床突破:中西医结合构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新体系
基层专家围绕中医络病理论与通络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实践路径开展深入探讨。
2025-07-14
-
国际妇女节专题丨郭晓蕙:保护甲状腺 切忌“听风就是雨”
2024-03-05 -
第九届医学家年会(2024)
2024-01-04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⑨ | 吴华:迎难而上 在摩擦力中前行
2023-03-29 -
【热点】17岁女孩吸食笑气中毒,坐轮椅回国治疗……神内医生说:这个流行于酒吧等场所的东西害人不浅!
2017-07-07 -
闫慧敏教授:加强小儿胃肠道疾病防治 重视中医药应用!
2023-04-14 -
敢于打破学科发展的“天花板”,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溶取栓中心”成立
2022-08-05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陈良万教授“人工心脏”团队:白塔红墙下的世纪坚守——时光不改,医者初心
2022-09-05 -
现实版“飞越疯人院”
2017-07-28 -
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 | 宣武医院药学部张兰教授团队:中西药携手,筑牢安全用药底线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