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哈尔滨市嗓音病防治研究所“声部鉴定中心”揭牌——嗓音医学专家声部鉴定技术助力歌者实现“好声音”

时间:2017-08-22 10:32:36来源:未知作者:衣晓峰 阅读: 94522

 

今后,作为国内外的著名“音乐之城”,哈尔滨市乃至省内外的广大声乐领域从业人士及“发烧友”们,均能够获得嗓音医学工作者的专业指导和倾情服务——日前,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和哈尔滨市嗓音病防治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东北地区首个“声部鉴定中心”。此中心旨在通过专业的声部鉴定,科学分析发声者的各种声学特征和发音系统特点,帮助职业用声者和业余声乐爱好者了解自己发声器官的特点,尤其是声带健康的状况,从而指导科学用声,并及时发现由于不正确的发声习惯所引起的声带损伤,予以纠正和医治,使歌唱者放心展示美妙的歌喉,轻松愉悦地唱出最美的歌声来。

哈尔滨市嗓音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市第四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张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专业的歌唱需要分出不同的声部,声部判断是个严格又严肃的问题。一般声乐教师多数是凭籍学生的体貌特征及个人听觉经验,对学生的声部做出判断。而嗓音医学专家鉴别、确定歌唱者的声部与声音类型,则是以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特征作为基础的鉴定依据,并兼顾口咽腔、喉腔、发声时器官运动的特点等综合因素,给出最佳“答案”。

从临床角度看,因不良发声行为导致嗓音疾病和言语障碍的病例,近年来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根据我国一项普查结果显示,人群中咽喉部疾病发病率男性约37%,女性约43%。其中每年演员、教师等职业用嗓者高达74.6%;吸烟人群90%左右患有咽喉部疾病。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嗓音疾病总患病率为46.6%。流感季节发病人数则更高,且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急性喉炎,咽喉炎患者重度声音嘶哑或者失音,无法进行语言交流痛苦异常,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其发病率占到全部耳鼻喉疾病的2%以上。

早在1991年,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就率先成立了黑龙江省内首家嗓音言语病病门诊;1998年上级主管部门授牌“哈尔滨市嗓音病防治研究所”;2002年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合作建立了“哈市成人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言语障碍术嗓音医学研究中心”;2008年原哈市卫生局将第四医院“嗓音病治疗技术”认定和命名为“哈尔滨市医学特色专项技术”,并授予牌匾。数十年以来,四院耳鼻咽喉及嗓音医疗团队广泛开展了纤维喉镜、电子喉镜、离子透入、音频治疗、环甲按摩、环杓按摩、环杓关节拨动术等专科诊治技术,还在省内还率先引进了语谱图、电声门图、电子动态(频闪)喉镜、发声矫治等检查、诊疗方法,并在上世纪90年代最早推出了歌唱者声部鉴定、教师等职业用声者腹式呼吸支持培训等诊疗项目,形成了专科特色和优势。

与此同时,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科研和实践,哈市嗓音病防治研究所累计在国家级专业期刊发表《电子动态喉镜在早期诊断嗓音病的价值》等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教师嗓音保健》、《嗓音病的诊治与预防保健》等多部医学专著;开展的“微波凝固治疗声带白斑”、“电子动态喉镜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的应用”、“嗓音评估多参数模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等新技术荣获多项省、市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奖;“运动创伤性嗓音病与声学参数和声门阻抗相关性及嗓音矫治疗法的临床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喉癌、癌前期病变中cox-2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多项成果荣获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政府科技进步奖。省卫生计生委立项课题“成人不良发声行为性嗓音疾病言语障碍分析及矫治策略”也正在深入研究中。

在这些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张丽萍团队还在年初设立了“哈尔滨市嗓音病研究所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并在今年4月领衔成立了“哈尔滨市医学会嗓音病专业委员会”。而刚刚创建的东北地区首家“声部鉴定中心”,则为临床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内涵,该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有:1、为刚刚学习声乐的学生开展发声器官的检查、嗓音评估、判定声部、建议歌唱类型;2、为职业及业余声乐工作者给予发声器官的检查、嗓音评估、判定声部、建议歌唱类型;3、辅助声乐工作者进行呼吸发声训练;4、为歌唱演员及教师等职业用声者提供用声保健。

张丽萍指出,在国家繁荣昌盛的大背景下,老百姓安居乐业、快乐生活;歌唱祖国、歌唱幸福生活,用歌声抒发情感的需求日益增多。通过打造专业化的嗓音和言语医疗培训基地,构建声部鉴定中心,目的就在于开展与职业用声者的互动及健康保健,缩小全省与国内外先进医疗水平的差距,提高本地区嗓音疾病整体诊疗水平,为广大嗓音病人及职业用声者保驾护航,奉献爱心。

 

知识链接:

1、何谓嗓音疾病?

当嗓音的音量、音调、音质、发音持续时间以及发音的轻松程度共鸣等问题出现异常,无法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时,即称为嗓音病。发音滥用、用声不当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发声器官感染出现炎症反应、全身因素如反流性喉炎、内分泌功能异常均可导致此病。嗓音病常见症状有声音嘶哑、发音费力、音量减小、音域发声改变、咽部干燥、异物感等。

2、人的发声器包括哪些结构?

人的发声器官好比一件乐器,主要有三部分构成: 动力部分、振动部分和共鸣部分。其中呼吸器官(包括肺、横隔膜和腹肌)属动力部分,喉部声带属振动部分,口腔、咽腔、和胸腔鼻腔和头腔属共鸣部分。此外,还有咬音部分包括唇、舌、颊和齿等的配合产生言语。

3、常见嗓音病有哪些类型?

(1)喉炎性疾病:常见的有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炎及一些特异性感染如喉结核、喉梅毒、艾滋等。

(2)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常见的有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任克氏水肿、声带接触性肉芽肿、喉淀粉样变等。

(3)喉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如喉返神经麻痹,喉上神经麻痹,痉挛性发声障碍、重症肌肉无力等,帕金森氏病。

(4)声带机械性运动障碍:常见的是环杓关节脱位,风湿性环杓关节炎,环甲关节损伤等。

(5)喉部肿瘤:喉乳头状瘤、喉血管瘤为常见良性肿瘤;声带白班、声带角化症为常见的癌前病变;喉声带癌、下咽癌为常见的喉部恶性肿瘤。值得一提是声带白斑、角化症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癌变。

(6)功能性发音障碍:精神性发声障碍,如癔症性失声,肌紧张性发音困难,假声发音,功能减弱性发音障碍。

(7)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喉裂,先天性喉软化。

(8)其他:如声带沟,老年喉等。

4、引起嗓音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1)发音滥用、用声不当及不良的生活习惯:

发音滥用和用声不当是引发嗓音疾病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患者经常在嘈杂的环境中高声说话;喜欢尖叫或者长时间无休息地用声;发音的频率不合适;经常不恰当的清嗓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包含抽烟、酗酒、熬夜、大量饮用咖啡及浓茶以及水化不足等。

(2)局部 感染与炎症:

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鼻喉炎、鼻窦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均可下行感染声带影响发声,同时出现疾病本身的相应症状。临床中,嗓音科喉科医生还应警惕一些特殊感染,如喉结核、梅毒、艾滋也能导致嗓音不正常;还有各种真菌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念珠菌病等引起的真菌性喉炎亦可影响发声;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是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复发性呼吸道喉乳头状瘤,可见于成人及婴幼儿中。

(3)全身因素:

很多全身因素疾病也能导致嗓音问题,常见有以下情况:

A.反流性喉炎:据国外统计,反流性喉炎在嗓音疾病的患者中发病率高达50%。此病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胃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或者持续松弛,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达喉部引起炎症。可以是一种静态的反流,即患者本身并没有感知反酸。

B.内分泌功能异常:嗓音被认为是人的第二性征。嗓音对机体内分泌水平的变化异常敏感。性激素的变化引起嗓音改变在临床上很常见,如性激素水平对于男性变声期及女性月经期声音变化影响都很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能影响声带固有层液体成分的变化,引起声带体积及形状的变化,导致嗓音变化。此外甲状旁腺、肾上腺及垂体等其他激素水平的异常也可以导致发声障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可以因为激素水平的改变导致嗓音萎缩而出现嗓音改变。

C.神经源性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各种震颤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均可影响发声功能。另外各种其他疾病导致的支配声带的神经麻痹而导致的声带运动功能受损害。

D.精神性发声障碍最常见于年轻女性患者,于情绪激动或精神创伤之后突然失音,声带外形正常。表现为言语性发声时,声带不内收,处于外展位或声带飘动不定,声门裂忽大忽小,非言语性发音正常,如咳嗽、笑和打哈欠等动作时,发音是正常的。

E.风湿性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也能影响到环杓关节导致嗓音障碍。

(4)外伤: 常见有环杓关节脱位及喉部骨折等。

5、嗓音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1) 声音嘶哑:轻者发音粗糙,音质欠圆润。重者发音沙哑,甚至完全失声。(2)发音费力,易疲劳。(3)音调与年龄和性别不相符合,如音调低沉,或者音调过高。(4)音量减小。(5)发音中断,无力、伴气息音。(6)音域发生改变。(7) 咽部干燥,异物感。(8喉痛,发音时加重,吞咽疼痛。(9)咳嗽、咳痰、频繁清嗓。(10)呼吸困难,喘鸣等。(11)咽喉部感觉丧失。

6、什么样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好声音?

好的声音是让人听着感觉舒服,按歌唱艺术对好声音的评价应该是音准必须达到,而且是非常圆润、通畅、嘹亮的,使人听着感觉舒服和美好,声音不是嘶哑的或者很尖涩的,音域必须宽广,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高音要轻、低音要实,假声要好,真假声能自如转换。从医学角度诊查,声带是光滑的,没有充血、水肿,没有任何病变,就是好嗓子。但是,先天有好的发声器官不一定就有好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受过训练与没受过训练,有乐感没乐感,用心不用心,都关系着声音出来的最终效果。

7、好声音又是如何练成的?

科学的发声方法可助力发出好声音。要想获得好声音,首先在发声的时候喉头需沉下去,通过喉镜检查,能清楚看到喉头是舒展的,声带是打开的,舌头是放平的,舌根不较劲。反之喉腔打不开,声带也就拉不长,就不可能出来好的高音。事实上,声音的训练方法因人而异,业余歌者最好能够接受专业的训练,即使天生拥有好嗓子的人,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声音。另外,完成歌曲的演唱要持有真挚的情感、自然的表演,演员真正成为歌曲内容的主人公。演唱时用心歌唱才能唱出真正好声音。

8、为什么说正确的呼吸是演唱出好声音的基础?

正确的、有深度的呼吸是获得好声音的基础条件。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呼吸就不懂得歌唱。许多人把发声的动力固定在嗓子这里,事实上,唱歌的气息是从胸腹发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丹田之气”,是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扩张和收缩提供的。首先,不费任何气力的吸气是最有效的吸气。此时,声道必须摆正、放松,尽量打开,以减少对吸入空气的阻力。空气进入打开的口腔,放松的舌肌、放开的咽部进入肺,加上腹部肌肉放松的配合,感觉最舒服也是最有效的吸气。当这些控制因素、配合好以后,为了提高发声强度,延长发声时间,用可以使胸廓变窄的肌肉参与呼气,歌手就能轻轻松松、不声不响地完成呼吸,并且有效控制进入肺里的气息量了。

9、什么样的呼吸方法是演唱出好声音的先决条件?

目前,声乐界普遍采用的是一种胸腹式联合的呼吸方法。要求歌唱者在呼吸时不仅仅只使用呼吸器官的某一部分吸气,而是运用全部腔体增加呼吸量和呼吸的控制能力。在唱歌的时候,如果能够达到平躺时放松的呼吸感觉,就可以在相关肌肉群协同运动下,达到理想的状态。相反,如果过于兴奋、紧张,放不开,或者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演唱,就会明显感觉气短。而要产生出色的共鸣效果,同样是要声道放松打开,下颌自然向下,舌头不要紧张,颈部肌肉不要过度收缩,不要试图利用压迫胸部而把更多的气体从肺部挤出去,否则共鸣的空间也会被压缩,使声音听起来刺耳。

 

 

 

 

 

责任编辑:衣晓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