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院内POCT质控管理 突破临床诊疗发展瓶颈
近日,在“POCT 质控管理交流沙龙”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何斌、广东省人民医院设备材料科科长邹明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张卫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兼大内科主任王伟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主任刘敏等专家就目前床旁检测(POCT)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医院在POCT管理方面的经验心得,旨在进一步推动POCT规范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高效的临床诊疗服务。
何斌指出:“临床对POCT的需求非常迫切。相对检验科的送检,‘即时’的POCT对急需快速诊断的危重病急救患者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通过加强院内POCT质控水平、完善管理系统流程,不仅能缓解医患矛盾,还能帮助克服医院管理及发展的瓶颈。”
POCT高速发展 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
张卫星表示:“急诊和重症监护室(ICU)是最需要POCT的科室: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检测、对最严重的症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给予最可能有效的处理。在灾难现场、急救车、直升飞机上都需要配置心肌标志物、血糖仪、电解质、血气等POCT设备,以保证急危重患者在到达医院前即可明确诊断,甚至指导早期治疗。”
“近几年来,POCT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高速发展的过程。而有些起步较晚的医院尽管申请到POCT设备,但却面临检测结果检验科不认、操作人员没有检验资质等问题,容易造成医患矛盾。”张卫星指出,“目前很多医院都面临POCT发展瓶颈,质控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仪器、耗材管理、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化报告及电子病历、报告发放资质、操作者的规范性及培训、以及与检验科报告的一致性等方面。”
将POCT纳入医院整体质量管理体系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所有POCT项目均应开展室内质控,并参加室间质评。定期对POCT结果进行对比,并明确对比的允许偏倚;对超出允许范围的应及时进行校准和纠正,并要求有工作记录。
王伟介绍:“2015年我院正式发布POCT管理制度文件,由院长牵头,在院内成立POCT管理委员会,抓住‘人员、仪器、质量、流程’四大管理核心目标。”POCT管理委员会倡导跨科室团队合作、资源共用,促进院内资源合理配置,规范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加强考核;规范POCT仪器申请使用流程,配备高品质的检验设备,进行科学的耗材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控异常处理机制;制定全院一致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监管;规范检测报告:检测结果导入信息系统,直接出具电子病历。
血糖POCT网络化管理:院内血糖监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面对日益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血糖检测频率高而手工录入效率低、工作量大、过程繁琐、质控管理难等问题,邹明华表示:“借用卫生经济学对POCT及常规检验科模式进行分析比较,POCT可以加快急危重症鉴别诊断的速度,帮助医生及时制订最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住院天数/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是极具成本效应的检测模式。因为医疗行业对POCT的巨大需求,POCT检测的仪器及品牌也在近年间不断涌现。”
邹明华还介绍,为实现积极主动的POCT管理,各科室之间应切实加强沟通,积极宣传POCT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完善对室内质控与人员培训的监督,选择优质的检测设备以最大化发挥POCT的价值,大大助力提升医院的整体临床诊疗水平。
对此,刘敏分享了其开展血糖管理的实践经验:将室内、室间质控和人员培训作为最重要的两个环节,着力加强“人员培训、管理权限、作业流程、报告文书”规范化管理,将POCT纳入医院质控管理体系,统一制定操作手册和管理手册,每季度进行质控大检查,每半年进行操作人员培训,每台机器都要求有质控记录、测试时间及仪器校准、耗材批号等。未通过比对的科室会要求进行整改,涉及的设备也会禁止使用。
与传统的非联网血糖仪不同,罗氏诊断ACCU-CHEK Inform II血糖仪(联网血糖仪),通过罗氏诊断cobas® IT 1000实现POCT网络化管理。ACCU-CHEK Inform II血糖仪仅需0.6 μl血液,5 s即可得到检测结果,并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结合cobas® IT 1000,可以轻松从便携终端获取数据,实现全院血糖管理水平实时监督,高低血糖风险提示,发现潜在问题,确保专家及时介入治疗。同时,还可提供全面的月质控图与动态质控图,帮助检验科管理全院POCT设备质控情况;对于过期的耗材和质控失效的机器,网络后台会设有自动提醒和拦截功能,实现对所有设备进行校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4-292025
高危膀胱癌患者联合治疗方案有新突破
-
04-262025
晚期黑色素瘤一线免疫疗法有新方案
-
04-252025
晚期肾癌一线靶免联合治疗有新方案,推动临床治疗格局变革
-
new“健康体重 医者先行”主题推进活动在京举行
体重管理工作体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25-04-23
-
独辟蹊径!易俊林团队发现缩小鼻咽癌患者放疗靶区新方法
2024-03-10 -
《2023中国高脂血症诊疗现状与疾病管理调研报告》在第六届进博会发布
2023-11-07 -
传承百年创新征程,攻坚糖尿病未竟之业
2023-04-12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泛肿瘤TRK抑制剂罗圣全®在中国获批,开启个体化医疗新篇章
2022-07-29
-
聚焦世界脑健康日五大核心目标,携手同行共促脑健康,2023中国脑健康大会成功举办
2023-07-27 -
18厘米超长阑尾被保住!《胃肠内镜》刊登我国专家保阑尾ERAT治愈最长阑尾急腹症病例
2022-12-11 -
全球首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国发布
2023-06-12 -
县域医疗机构消化专科精准能力提升项目湖南试点启动会在长沙召开
2023-05-30 -
【5·11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天,大声喊出“我要瘦”!
2016-05-17 -
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医学领域儿科、麻醉、神经病学优先增选推荐!
2023-07-27 -
长期肥胖增加食管癌和贲门癌风险
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