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成长
2012年,百肾计划;
2013年,千肾计划;
2014年,腔镜万里行;
2015年,泌尿腔镜中国行……
从2012年开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张骞每年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和目标,今年,他希望自己不仅在国内,还能在亚洲层面做一些技术分享和推广。这个想法来自今年1月,他在孟加拉国的一次手术演示。
孟加拉国是世界经济欠发达国家之一,医疗水平目前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在孟加拉国泌尿外科医师协会年会暨第九届国际泌尿外科腔镜论坛上,张骞在首都达卡国立肾病和泌尿外科医院完成了2台三孔法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演示。
一开始院方只安排了1台,但当张骞看到患者忧郁又期盼被选中的眼神,他一咬牙,说:“两个都做。”他告诉记者,患者真的很可怜,如果失去这次机会,在本国医生可能做不了的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很可能会被耽误。
同行的美国Ahmed教授拉住张骞,说:“Dr. Zhang, don’t kill yourself. (不要害了自己。)”
Ahmed教授是2014年度纽约杂志公布的“最佳医生”之一,曾受邀在孟加拉国做过几次手术,他认为当地条件有限,前列腺癌手术复杂,能成功完成一台手术已经很不易了。
张骞想,既然来了,就尽力而为。
在克服了第一台手术患者肿瘤分期极晚、多次器械故障及两国人员配合生涩等问题后,第二台前列腺癌根治术在1小时内顺利而高质量地完成,得到了近百名参会医生的一致起立鼓掌致敬。
“能够与国际同行交流,是对外科医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张骞把每一次手术演示当成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从手术技巧、外语水平到沟通交流的能力。
他给下级医生讲述自己成长的故事时,常提到的是:成熟的外科大夫必然经历模仿、熟练、超越、创新的过程。这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是相同的。要先学会模仿前辈和高手的细节和动作,模仿到位之后要不断练习,积累到一定时间和数量,再去创新。如果一开始就想跟高手过招,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许已经是在走一条错误的道路。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所谓的创新不是创新。
在张骞看来,外科医生的成长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个人成长阶段,要通过学习来掌握技术,为患者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第二阶段,传道授业阶段,让学生得到正规培训,与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手术的技巧和理念;第三阶段,从手中有刀,到手中无刀。外科医生放下刀,思量手术是否能给患者带来整体受益,权衡做还是不做,更加理性和综合的方式来看待“病”和“人”。第三阶段中,外科医生更多寻求的是手术背后的自然规律,这源于医生对生命和疾病的敬畏之心。
张骞把这种追求叫作“镜道”——从手术中领悟技术、领悟做人、领悟大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292025
山西:ICU里的十二个昼夜
-
new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既节约成本,又精准高效。
2025-02-05 -
new主动脉旁拆“雷”-食管上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2024-05-21 -
02-012024
回望历史,中医在中华民族强盛伟业中永立潮头
中医中药,中西结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协作,共同进步。
-
朱玉龙:一根冷冻消融针一次手术能够消融几处肺癌病灶?
2025-02-05 -
用生命守护生命
2019-06-24 -
玻璃瓶里的春天
2019-06-24 -
手术室门里的故事
2019-06-10 -
梦是脚下的路,也是明天的太阳
2018-11-26
-
援非日记|仁心仁术造福苏丹人民 实际行动唱响中国故事——安康市人民医院李传根
2023-04-23 -
抱着患者做手术
2016-08-25 -
宋尔卫院士:父亲是生命中最好的导师,塑造了我的人生
2022-05-13 -
什么是疑难病例?
2018-11-12 -
万家团圆时,医院里的别样新年
2023-01-31 -
彭淑牖教授荣获2021年度“十大医学泰斗”
2022-07-08 -
朱玉龙:抗疫一线 始终有我
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