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院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医院快讯/详情

医生回扣丑闻的警示意义

时间:2017-11-20 13:03:32来源:未知作者:本版责编:宋攀 实习编辑:王婷 阅读: 116604

“药品耗材通过正规招投标程序进入医院后,拥有处方权的医生有很大寻租空间,他们能收受的药品回扣达销售额的40%。”这样的结论来自于《潇湘晨报》记者对2013年年底至今的 100份法院裁判文书的分析,这些文书均是关于医务人员收受药品耗材回扣。

消息还提到,100份受贿的调查样本中,医生能获得的最低回扣为10%,平均回扣标准达25%。88%案件受贿人是科室或部门负责人。

有关专家介绍,科室负责人往往也是学科带头人。他们不但可以自己直接使用回扣医药品,并且对相关药品、耗材是否在病区、科室使用也有决定权,同时,他们在业务指导过程中,轻易就可以关照下属医师多使用行贿方的医药产品。

记者的分析还发现,骨科是受贿比例最高的科室。100份裁判样本中,骨科医生占了1/4。25份明确提到销售回扣的裁判样本中,有17份来自骨科。

对于受贿的用途和地点,记者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医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业务培训、科研课题协作、购买图书及相关资料、论文版面,甚至科室活动、给研究生生活费、支付工作餐、护士节礼品、看病号等,都从医疗用品销售回扣中支付。有的行贿人,甚至“体贴”到帮医生处理医疗纠纷。贿赂经常是现金。医生值班室、空病房、手术更衣室都是接受贿款的地方,也有的和医生约好在外面见面,就像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朋友交往。(据5月25日《潇湘晨报》报道)

blob.png

一段时间以来,多个行业轮流上演腐败丑闻,医疗行业是刚刚开始还是接近结束,我们不必评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于这样一些报道,我们可能会觉得因几个人损害了一个行业的形象,但我们仍要将其当做警钟,不断自醒。就像最近有院长携夫人参观监狱时碰到熟人一样,无非就是警示大家,不要让手里的权利成为下一个被曝光丑闻的主角。

        ——本报编辑部


如何预防这种现象?我们或许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为了保护患者,防范联邦医保被欺诈和滥用,美国制定了联邦反回扣法,该法律规定,对于任何人收取或支付价值利益,以不正当获取医保的医疗服务费用,将以刑事犯罪起诉,最高判五年徒刑,刑事罚款$25000,行政罚款 $50000,并永远剔除出任何联邦医保计划。这种处罚实际意味着医生职业生涯的终结,令医生们不敢铤而走险。                            

——廖新波


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事物没有达到市场应该给予的价格,就总会有某些手段把这个价格从其他方面反映出来。医学是个相当专门的领域,受了这么多年教育、那么辛苦地工作,结果只能得到这么一点儿钱,这是个投入产出比很不对等的事情。我们的医生要是把工资单拿出来,估计国外很多国家的同行要笑掉大牙了。要拉平现行价格与实际价值的方式,在中国就是各种回扣、红包。

——网络评论员 五岳散人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