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设全科可实现合理转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在中国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建议,“以后大医院的评价不再以门诊数量为指标。将来大医院如果没有全科医学科,就甭想评三甲。”
陈竺副委员长的建议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三甲医院和全科医生的工作分工要明确。三甲医院应该具有对基层患者的分诊能力,患者到三甲医院还没有看到专科医生之前,应该有一个分诊或减诊的机构,这个任务便需要全科医生来完成;第二,三甲医院有义务对全科医师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培训;第三,“建议”对全科医师的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第四,阐明了医生整体的工作理念问题,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应该是一种有序的转诊关系;第五,凸显了全科医学在整个医学领域重要的位置,应该打破社会甚至有些部门对于全科医师、全科医学固有的概念。全科医师绝不是“能力差”的代名词,全科对于医学的发展以及保证正常的就诊秩序,具有独特的地位。
有人担心三甲医院必须要有全科医学科,更会将基层的患者吸引至大医院,加剧基层无患者的窘境。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目前,全国二线城市以上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并不算低,患者大多为一些慢病、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人群和疾病种类相对比较固定,仅仅是初次诊断在社区的患者比较少。患者选择三甲医院就诊时,如果该医院设立了全科医学科,那么将会对患者形成一定的过滤作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慢病的后续治疗也能够下转到基层,无形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合理的转诊,而非看过专科医生后,才将其转回基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