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全球心血管病地图公布

我国心血管病前四位危险因素为不健康饮食、高血压、吸烟和空气污染

时间:2017-12-22 13:28:51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董杰 阅读: 218584

blob.png

近日,世界心脏联盟(WHF)在《全球心脏》发布最新版全球心血管病(CVD)地图。报告显示,CVD负担最高的是东欧和中亚,并持续影响南亚、北非和中东地区的大量人群,这些地区年轻人、工作年龄成人的患病率较高;而在高收入国家,如英国、新西兰、爱尔兰、以色列和挪威,CVD所致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损失正在下降(图1)。(Global Heart. 2014,9:3)

这项分析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Andrew Moran主持。研究发现,CVD所致DALY损失中缺血性心脏病占5.2%,卒中占4.1%,其他还包括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主动脉瘤、周围血管疾病和心内膜炎。全球房颤所致死亡率在1990-2010年翻番,表明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房颤负担将持续增长。

1990年有超过520万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010年则有超过700万人,增长35%。卒中所致死亡人口从1990年的460万增长到2010年的580万,增长26%。由于人口增长和寿命延长,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所致的绝对死亡人数增加,但幸存人数同样增加,两种疾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毫无意外,全球CVD负担相关的经典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高血压和吸烟是全世界所有地区的主要危险因素。” Moran表示,在澳大利亚、西欧和北美,吸烟排名相对降低。相比之下,在东亚和东南亚,烟草仍是仅次于饮食和血压的第三大危险因素。在东欧酒精是CV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东亚室外空气污染是重要的CVD负担,排名第四;肥胖几乎是全球性问题。

在33个高收入国家,1990-2010年挪威、爱尔兰、英国、以色列、卢森堡和新西兰的CVD所致DALY损失降低40%;仅文莱和日本增加(2%和6%),尽管文莱DALY(每10万人)原始数值最低。


blob.pngSrinath Reddy:降压、控烟、加强协作以降低心血管病负担

WHF主席Srinath Reddy在述评中指出,WHF目标是到2025年使全球CVD负担降低25%,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到2025年将慢性病所致过早死亡降低25%”的目标相吻合。作为全球计划的一部分,各国均致力于将高血压患病率降低25%,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低30%, 50%以上患者可得到药物治疗咨询建议,以降低心脏病和卒中风险。

Reddy同时指出,在其任期内,WHF将主要致力于三方面工作:(1)预防、监测和控制高血压;(2)减少烟草消耗(主动和被动吸烟);(3)通过强化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和依从性来加强CVD二级预防。这三项工作将对CVD相关死亡率和发病率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实现WHF及世界卫生组织目标。


blob.png武阳丰:我国疾病负担更大、防治能力更弱  亟需国家行动

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所长武阳丰教授指出,与全球CVD防治形势相比,我国“疾病负担更大、防治能力更弱”。

房颤防治需提上议事日程  该研究报告指出,无论是卒中还是缺血性心脏病,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率均下降。但由于老龄化和总人口的增长,绝对死亡人数和幸免死亡者在全球范围仍大幅增长。另外,与1990年相比,即使校正年龄,房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翻番。这表明,CVD防治工作任重道远,且出现了新的重要问题,即除卒中和冠心病防治工作外,房颤防治也需提上议事日程。

由于我国年龄校正后卒中和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上升,加上老龄化步伐较发达国家更快,因此这两类疾病在我国造成的健康负担更为严重,未来形势也更加严峻。

空气污染为我国CVD第四大危险因素  该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导致CVD的三大危险因素依次是不健康饮食、高血压和吸烟,我国同样如此。然而,目前除高血压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范畴外,其他两大危险因素的全国性行动仍停留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动员阶段,缺乏真正有效的国家行动。

此外,报告特别指出,对于东亚国家来说,第四大危险因素是大气悬浮微粒污染。由于该报告将日本和韩国归入“高收入国家”,这里所指的东亚国家仅剩中国和朝鲜。由于国土和人口相差悬殊,其实所指就是我国。可见,当前空气污染对我国CVD流行的作用多么巨大。

我国应增加防治资源  东亚的防治资源(人均医护人员数目)极为缺乏,仅略好于撒哈拉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国家。而且医生和护士数大致相当,结构不合理。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非洲国家都在设法通过增加非专业人员帮助开展健康教育、疾病筛查、疾病监测及提高依从性等项目。这些为我国今后加强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和参考。


666613127165444301.jp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