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政府职能 全力做好住培专培
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扎实做好政府职能承接工作,围绕深化医改的中心任务,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医师定期考核、医学继续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住培制度全面推进,向全科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中医医师培训、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深入拓展,并开始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专培试点自2015年底正式启动后,目前专科试点基地遴选、师资培养、培训制度与招收学员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模式正逐渐走向成熟。此外,协会还立足专家优势,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承担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许多司局的重大政策研究课题,有力地支持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 住培质量
探索中国特色毕业后医学教育之路
2013年12月,国务院七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文件的印发,标志着住培制度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在全国正式展开。据齐学进副会长介绍,为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协会承担的住培日常管理和技术建设等八项任务,协会专门成立毕业后医学教育部,并把这项任务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协会之力加以推进。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的指导下,三年迈出三大步。2014年全面启动住培工作,实现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开的跨越;2015年,住培制度与体系建设基本落地,住培工作有序运行;2016年,住培制度进一步向全科医师培训、专科医师培训试点、中医医师培训、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延伸拓展,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之路。
建立健全住培制度 完善评估体系
协会先后成立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和29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家委员会,在参与国家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顶层设计的同时,还承担着从研究咨询、标准制订到考核评估等大量任务。
协会先后制定了住培、专培、中医培训、全科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标准和招收考核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形成与国际接轨的“5+3+X”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体系。在落实住培制度的过程中,协会严格执行住培制度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先后对存在问题的15家培训基地、57家专业基地亮出黄牌,撤销22个专业基地。
严格住培考核 狠抓基地质量
据毕业后医学教育部邢立颖副主任介绍,住培质量是住培工作的重心。协会为此找准影响住培质量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改进。一是建立师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建立师资准入机制与持证上岗,形成更有力度的激励机制、动态管理与淘汰机制。协会还就指导住培示范基地的工作方面开展培训25期,培训师资1.5万人。二是修改和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案》,有力地促进了住培制度的落地和培训质量提升。
基地建设还体现在对住培模式卓有成效的探索方面,其中,受到行业普遍重视和认可的除了协和模式外,还有北大一院的以形成性评价为基础的胜任力模式,温医二院的“分层推进、螺旋上升、顶岗负责”模式,浙大一附院放射科的“三层九级”培训模式,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科一体化培训模式等。
此外,协会主办的住院医师培训高峰论坛,已成为行业品牌论坛,参会人数逐年增加,2017年达6000人。
多措并举 助推全科医生培训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精神,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于2016年2月在北京成立。随后,协会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起草全科医生培训制度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完成全科医学临床基地建设的评估和师资培训工作,大力加强协同基地建设与管理。
据毕业后医学教育部副 主任、全科处处长吴苏伟介绍,协会多措并举,研究制订“转岗培训实施方案和大纲”,大力推开以转岗培训为主体的全科培训。组织全科专业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和师资培训班,共培训骨干4000余人。着力推进助理执业医师和转岗培训工作,为加快建立家庭医师制度做出了诸多努力。
中医医师培训步伐加快
据毕业后医学教育部中医处郑金福处长介绍,为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医评估指标体系,逐步探索走出具有中医特色的住培路子,201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委托协会承担中医住培和技术建设等有关工作。协会在毕业后医学教育部设立了中医处,成立了中医住培专家委员会。举办中医住培骨干师资培训班;组成专家评估组,完成了对国家培训基地评估工作;完成了第二批共100家中医培训基地的增补任务,建设了中医住培管理平台,完成了3万余名中医住培学员的培训管理工作。
关键词 专培试点
稳步推进专培试点工作
据齐学进副会长介绍,协会协助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制订了《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年由国家八部委联合正式发文。协会还牵头起草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和相关配套文件,稳步推进专培试点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2017年,一是建立专培组织机构,成立专培制度试点专家委员会和试点专科专家委员会。初步理顺各级组织关系,明确各级组织管理机构职责。
二是修订《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实施方案(试行)》,制定《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总则(试行)》和3个试点专科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细则(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细则(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师资队伍管理办法(试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基地责任书》等。
三是遴选试点专科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于2017年12月公布首批试点专科基地名单200家,其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78家,心血管病学专科69家,神经外科53家。
三是开展专科目录设置研究。在专培制度试点专家委员会李小鹰教授的牵头下,召开多次分专业研讨会,组织专家在浙江、天津和河北进行调研。本着立足我国疾病诊疗需求和可行性,借鉴国际经验,遵循临床专科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规律,形成我国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目录(征求意见稿)。
四是开展专培师资培训。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在招收工作之前开展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形式分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短期进修,培训时间30学时,经过考核合格由中国医师协会统一颁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证书》。3个试点专科已培训师资人数达2000人。
五是申请财政经费。2017年国家财政给每个试点专科基地启动经费100万元,每个培训对象补助经费3万元。经费已经下拨至各省(市、区)。
六是启动专培招收工作。2017年12月18日召开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招收工作会议,正式启动3个试点专科招收工作。印发《关于开展2017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招收工作的通知》,包括招收计划名额、招收工作方案和对无培训基地地区的帮带计划,招收工作方案中明确了招收原则、招收对象、招收程序及时间安排。
七是筹备第二批试点专科。对符合专科目录设置要求、自愿申请、工作积极认真、专科建设较成熟、内部无争议的8个住培专业19个专科组织召开了沟通会。相关专科按要求提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专科申报书》、培训基地认定细则和培训内容与细则。
八是建设专培信息平台。已完成培训基地申报、培训招收、师资管理系统开发,试运行良好。培训过程管理系统由3个试点专科委员会开发完成。
2018年,我们将按照国家卫计委和中国医师协会的工作要求,在三个试点专科的基础中稳中求进,不断总结经验,严格质量控制,继续做好专培工作。
专培制度在试点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医师定考
推进医师定考改革创新
据谢启麟副秘书长介绍,医师定期考核工作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协会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上任以来,协助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定考新模式。
定考体系基本建立
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医师协会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国医师协会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规范实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办医管函〔2013〕389号文件的通知》等配套文件。
建成了较为健全的组织体系。中国医师协会于2013年3月成立医师定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全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按照医师定期考核文件要求,成立了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对医师定期考核机构进行工作指导和管理。各省(区、市)大都成立了自己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办公室,承担定期考核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定考创新举措
当前,协会正协助医政医管局进行《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医师征信制度研究》《专科医师制度构架初步研究》等课题研究。确立了定期考核与医师执业注册、继续医学教育、专科医师制度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逐步将定考和医生的电子注册制度、医生执业信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完成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登记管理系统”的升级改版,初步建成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的学习库和考评库,免费提供给地方和广大医师使用。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定期考核委员会,定考工作稳步、有序向前推进。
二级机构
康复医师分会
急救、复苏专业委员会
检验医师分会
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
全科医师分会
口腔医师分会
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
养生专业委员会
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
神经外科医师分会
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
医师健康管理与医师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
泌尿外科医师分会
消化医师分会
内镜医师分会
精神科医师分会
呼吸医师分会
麻醉学医师分会
眼科医师分会
儿科医师分会
输血科医师分会
皮肤科医师分会
肛肠专业委员会
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放射科医师分会
胸外科医师分会
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
超声医师分会
妇产科医师分会
烧伤科医师分会
感染科医师分会
血液科医师分会
骨科医师分会
病理科医师分会
耳鼻咽喉科医师分会
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外科医师分会
肾脏内科医师分会
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急诊医师分会
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
肿瘤医师分会
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
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
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核医学医师分会
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
疼痛医师专业委员会
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男科医师分会
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
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介入医师分会
临床工程师分会
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
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
儿童重症医师分会
创伤外科医师分会
胰腺病专业委员会
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
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
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
乡村医生分会
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
医学科学普及分会
手外科医师分会
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
脑胶质瘤专业委员会
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
小儿外科医师分会
变态反应医师分会
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胸痛专业委员会
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
显微外科医师分会
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
肝癌专业委员会
地方医师协会
安徽省医师协会
宁夏省医师协会
上海市医师协会
成都市医师协会
深圳市医师协会
江西省医师协会
北京医师协会
无锡市医师协会
乌鲁木齐医师协会
浙江省医师协会
长春市医师协会
云南省医师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师协会
西安市医师协会
武汉市医师协会
天津市医师协会
四川省医师协会
沈阳市医师协会
陕西省医师协会
山西省医师协会
山东省医师协会
厦门市医师协会
青海省医师协会
青岛市医师协会
宁波市医师协会
内蒙古自治区医师协会
南京医师协会
辽宁省医师协会
江苏省医师协会
济南市医师协会
吉林省医师协会
湖南省医师协会
湖北省医师协会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
河南省医师协会
河北省医师协会
杭州市医师协会
海南省医师协会
哈尔滨市医师协会
广州市医师协会
广西医师协会
广东省医师协会
甘肃省医师协会
大连市医师协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创新“数字中医+科学减重”模式,开辟健康管理新路径
2025-07-15 -
07-142025
深化中西医协同 络病理论破解慢病防治“时代命题”
-
07-132025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
07-132025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
深化中西医协同 络病理论破解慢病防治“时代命题”
2025-07-14 -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2025-07-13 -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2025-07-13 -
质量控制 | 赣医大一附院成功举办2025年江西省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题工作会
2025-07-07 -
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2025-07-07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