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医师报讯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等)是困扰众多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多样,尤其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这一疾病的鉴别诊断目前缺乏有效方法,其治疗和预后判断标准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在此背景下,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近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2025年络病学术会议联动成都、上海、长沙、武汉、福州五城,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举行。会议期间,来自湖南、湖北两省的泌尿外科专家、学者围绕前列腺疾病的病因病机、诊疗现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创新策略展开深入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优势互补 中西医协同开辟前列腺疾病治疗新模式
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疾病发病与激素失衡、炎症反应等多因素相关,而中医将其归为“精浊”“淋证”范畴,提出“虚-湿-瘀”三证动态辨证体系,强调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气滞血瘀为变的病因病机。
“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中西医协同模式优势显著,可实现‘1+1>2’的疗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曾顺医生指出,前列腺疾病的药物治疗中,西医常采用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或通过手术的方式,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处理一些严重问题;而中医则从整体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通过中药调理阴阳、扶正祛邪,改善体质,从而减少疾病的复发。将中西医两种治疗方式相结合,西医控制症状,中医巩固疗效,二者优势互补,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
络病理论为前列腺疾病诊疗提供了创新视角,它揭示了疾病从“肾气亏虚”逐步发展到“络息成积”的病理过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蔡蔚教授表示,基于络病理论研发的复方中药夏荔芪胶囊,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调节激素、抗炎抗氧化等)实现“通补化”结合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证实,采用夏荔芪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可提高疗效,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减少残余尿量,形成“快治慢养”的治疗新模式。
“中西医结合整合了现代医学的精准诊断和中医的整体调节优势,通过“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为前列腺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蔡蔚教授表示,当前,在前列腺疾病诊疗领域,已有多项指南、共识纳入了中西医结合方案。未来需加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开发精准辨证工具,建立个体化治疗体系,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王凯医生指出,在精准医疗大背景下,可从三方面深挖中医药潜力:一是诊断时结合基因检测等技术精准识别适合的患者群体;二是依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联合治疗方案;三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挖掘疗效规律、预测治疗反应、优化治疗策略,从而使中医药在前列腺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快治慢养” 夏荔芪胶囊治疗BPH/LUTS获权威推荐
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常见的原因,其导致的尿频、尿急、尿无力、夜尿增多、排尿时间长等症状,统为下尿路症状(LUTS)。
武汉市武昌医院姚俊医生指出,目前BPH缺乏根治方法,常规药物治疗存在一些副作用,如α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头晕乏力;5α还原酶抑制剂可能引起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量减少等。而手术治疗虽为微创,但老年患者风险较高,且可能影响性功能,还存在出血等并发症,同时个体化方案也存在不足。
“按照中医理论,BPH属“癃闭”,多因脾肾亏虚、痰瘀互结致膀胱气化不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雷伟医生表示,夏荔芪胶囊具有“快治慢养、标本兼治”的作用优势。具体而言,该药以黄芪、女贞子补脾益肾治本,调节正气,改善脾肾不足体质;以夏枯草、荔枝核、琥珀等清热散结、祛瘀通利治标,快速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实现“快治”;还可多途径作用于前列腺增生病理环节,既能抑制前列腺细胞增生、减轻组织充血水肿、降低尿道阻力,快速改善排尿症状,又能调节免疫功能、抗炎抗氧化,减少复发因素,实现“慢养”。
姚俊医生表示,夏荔芪胶囊作为络病理论指导研发的创新中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BPH伴炎症患者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与西药联用比单一使用α受体阻滞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效果好。其独特之处在于从全身调理出发,不仅缓解BPH症状,还可治疗炎症、疼痛等伴随症状,2~ 4周即开始起效,长期服用3个疗程左右整体调理效果更佳。
“作为BPH患者的主要症状,LUTS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元,远非简单的‘前列腺增大压迫尿道’所能概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林奕涛主任表示,现代医学研究已揭示,BPH/LUTS是前列腺静态因素(腺体增大)、动态因素(平滑肌张力增加)、膀胱功能改变以及神经调节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深入理解这些机制对制定精准治疗策略至关重要,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基础。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何江医生表示,临床上,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了良好方案。相比于西医用药治疗或手术快速改善梗阻症状;中医依据辨证施治,采用补肾益气、清热利湿等方法,使用中成药缓解前列腺充血水肿、调节膀胱功能,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整体调理、减少复发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是治疗BPH/LUTS的有效策略。
雷伟医生也提到,夏荔芪胶囊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兼顾“标”“本”,是被列入《泌尿生殖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等多项权威指南、共识,并入选西学中《中医泌尿男科学》教材,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优选药物的重要原因。
“夏荔芪胶囊治疗前列腺疾病按照络病理论治疗原则,“通、补、化”相结合”,同时具有抗炎、促进前列腺细胞凋亡、抑制腺体增生、保护膀胱收缩力等作用,该药是络病理论向临床实践转化的优质产品。”湖北省中医院高文喜主任说。
异病同治 夏荔芪胶囊联合西药为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提供新思路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成年男性发病率达5%~8%且日趋年轻化。患者常伴尿频尿急、会阴部疼痛及性功能障碍,病程迁延易引发身心双重困扰。传统中医虽从湿热、血瘀等角度施治,但疗效仍有提升空间。近年来,络病理论为CP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核心观点,有助于揭示CP深层病理机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苏新军主任指出,西医将CP分为四级,在治疗上常用α受体阻滞剂、抗生素等单一疗法,存在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大、患者经济负担重、依从性差等局限,并且因CP患者个体差异较大,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中医则强调整体辨证调理,能更好改善患者症状,比单一疗法效果更优,更符合整体治疗需求。
“中医药治疗CP,通络是关键。”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陈裕生主任表示,从络病理论分析,CP早期多因湿热下注、饮食失节或气血瘀滞致病,病邪胶结致前列腺络脉受阻。随着病程进展,病邪深入,形成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的复杂病理,引发腺体失养、膀胱气化失司,出现典型的疼痛与排尿异常症状。治疗上应阶梯式运用理气、活血、搜风等治法。初期以柴胡、香附理气通络;进展期加入水蛭等虫类药破血逐瘀。针对虚实夹杂证型,应将扶正与通络相结合,如脾肾亏虚者配伍黄芪、仙灵脾等,实现“通补协同”。此外,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与物理疗法,可发挥综合治疗优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曲巍主任指出,虽然夏荔芪胶囊的适应症为BPH,但对某些证型的CP患者也有较好疗效。因BPH与CP关系密切,二者互为诱导、互为因果,并且夏荔芪胶囊不仅能利水消肿、改善排尿症状,还可缩小前列腺体积,其作用机制包括降低前列腺指数,改善组织病理学损伤,调节改善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等,长期规范服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病情发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多项研究表明,夏荔芪胶囊联合西药规范治疗,可以延缓CP(尤其是合并BPH)患者的疾病进展,临床效果良好。未来需通过循证研究进一步挖掘其科学内涵,推动传统医学在前列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陈裕生主任补充道。
结语
在人类对抗疾病的漫长历程中,医学的智慧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闪耀升华。在面对前列腺疾病这一困扰男性健康的常见顽疾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唯有持续深化中西医协同,推动精准医疗与传统智慧深度融合,方能不断完善诊疗体系、提升防治效能,为守护男性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132025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
07-132025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
07-122025
中西医结合 络病理论为慢病防治提供多元视角
-
07-122025
聚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中医络病理论引领中西医协同新实践
-
解锁睡眠健康密码:中西医结合诊疗为失眠抑郁等难题破局
2025-07-13 -
络病理论引领创新 中西医协同助力前列腺疾病治疗新突破
2025-07-13 -
质量控制 | 赣医大一附院成功举办2025年江西省超声诊断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专题工作会
2025-07-07 -
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2025-07-07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