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时代 针对特定靶点治疗是未来趋势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主任医师张会来教授专访
张会来 教授
医师报:张教授,作为淋巴瘤领域的专家,可否谈谈我国淋巴瘤现况?
张教授:淋巴瘤是一类特殊的肿瘤,它既不同于血液系统的肿瘤,也不同于实体肿瘤。它是主要发生在淋巴造血系统的肿瘤,可以发生在我们身体的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
目前,我国淋巴瘤发病率约为6.68/10万人。在之前,我国淋巴瘤的关注度不高,一般排在各类癌症发病10名以外,每年的递增速度为3%-5%。近两年,淋巴瘤已近越级到前十名以内,居各位癌症发病的第8位,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很多中外名人罹患淋巴瘤之后,淋巴瘤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媒体的关注。
淋巴瘤目前还尚未发现更明确的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与特定类型的淋巴瘤发病相关,如鼻腔的NK/T细胞淋巴瘤与鼻腔的EB病毒有关。还有某些淋巴瘤与长期的慢性炎症和电离辐射、失眠、免疫力低等综合因素相关,个别亚型可能与相关细菌和病毒有关。
医师报:目前来讲,淋巴瘤在中国最主流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
张教授: 我国淋巴瘤最主流的治疗方式是遵循“全程管理模式”。首先,诊断要精确,因为淋巴瘤与别的癌种不同,目前分型有80种,每种类型都要求按照独立的疾病来诊断,所以第一步的精确诊断为后续的治疗奠定基础。
其次,一旦启动治疗,一定要保证足疗程、足剂量初始给药,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来讲,如果一线治疗达不到缓解状况,那么这类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就很渺茫了,所以如果想要好的的预后,必须一线治疗达到完全缓解。
最后,密切随访不容小觑,目前我院淋巴瘤患者的随访机制也越来越规范,如DLBCL患者来讲,采用标准R-CHOP方案6-8周期治疗后,治愈率可高达50—70%,5年生存率为58%。之后随访要求,两年之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5年之后每一年复查一次,保证患者预后。如果发现复发,应再次进行活检,明确新的病理分型和预后,后续进行相应的巩固治疗,移植治疗或Car-t治疗等。将所有治疗纳入到患者整体治疗中,这是我们现在淋巴瘤治疗的趋势。从以上标准化治疗模式来看,我国淋巴瘤整体治疗非常乐观。
医师报:张教授,可否谈谈贵科室近年发展历程及相关优势!
张教授: 天津市肿瘤医院与MD安德森医院结成姊妹医院后,基本发展模式向MD安德森学习,按照瘤体分类。我们淋巴肿瘤内科于2006年建科成立,目前有21名医师,人才梯队建设齐备。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在全美排名前列,我科在2009年初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中心共同成立了中美淋巴瘤诊治中心,同时也开展了远程会诊,在淋巴瘤病理学诊断方面与美国是同步的,临床整体的治疗和美国是接轨的。所以说我们科室的优势资源非常丰富。同时我科开展了很多国际交流合作,如与瑞典、美国多个医学中心紧密合作。新药研究排在兄弟科室的前列。
关于淋巴瘤的科室合作,搭建了华北淋巴瘤协作平台,定期线上讨论病例,帮助解决诊治淋巴瘤的难题,也积极带动了周边地区淋巴瘤诊治方面的共同进步,。
医师报:关于淋巴瘤药物(美罗华)入全国医保后给老百姓带来哪些优势?
张教授:利妥昔单抗(美罗华)在中国上市超过16年,惠及了近20万患者。个人觉得,把靶向药物纳入到国家医保覆盖范围内,绝对是一件惠及民生的事情。美罗华在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美罗华联合CVP方案,相比于传统的CVP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滤泡型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比例,4年总生存率达83%,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显著延长19个月,从而改变了滤泡型淋巴瘤的疾病进程。
唯一要提出的是,美罗华纳入医保之后,其报销的适应症还不能囊括所有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只是局限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的治疗,其他类型B细胞淋巴瘤仍然没有纳入其中。所以这一部分患者依然很期待国家医保范围的适应症进一步扩大,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惠及所有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
医师报:可否谈谈精准医疗时代,靶向治疗药物的临床前景!
张教授:近两年,CFDA大力支持我国民族企业,特别是生物抗体类药物的研发支持力度很大,新的药物逐渐和欧美国家接轨。目前,几乎国外大部分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药物,在我国也都在进行临床试验。
我相信在未来的2-3年时间,这些与国外接轨的新型药物势必会给中国患者带来新希望,能够挽救那些复发后高危难治的患者生命。
医师报: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您有怎样的建议?
张教授:淋巴瘤临床表现主要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炎性淋巴结肿大通常伴有疼痛感。对于一些较大的淋巴结,超声或CT显示长径超1.5cm,短径超1 cm,相对接近圆形的淋巴结,质地较坚韧的情况下则需要警惕。一些体表无法触及的淋巴结,如胸腔和纵膈里的淋巴结,在肿块较大时患者往往表现为胸闷和颜面部浮肿,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很有必要。
淋巴瘤的诊断必须以病理结果为基础,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对淋巴结肿大非常恐惧的患者,反复做各种检查。建议此种情况,患者做活检或穿刺,如果确定是炎性,就不必过分多虑。另外,生活和工作中要时刻保持劳逸结合、少熬夜、加强身体的锻炼,提高免疫力、远离电离辐射、少染发,慢性炎症及早治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童模踏古韵T台 草药织未来华裳— —2025时代精英全球超级模特大赛首现中医药主题时装秀
2025-05-11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