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 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时间:2023-03-03 16:00:05来源:医师报作者:邹大进

本文作者: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 邹大进

为了倡导全球各国关注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预防控制,世界肥胖联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WOF2015年倡导设立“世界肥胖日”,并于2020年宣布每年的34日确定为“世界肥胖日”。意思是每个人一生一世要预防肥胖! 2023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为“ OBESITY IS YOUR RESPONSIBILITY,肥胖防控,是你我们的责任!”,强调肥胖防控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肥胖问题非常严重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事,除了发胖!

根据国务院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我国近一半的成年人和五分之一的儿童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世界上超重或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到2030年,中国超重、肥胖导致的医疗费用将占总医疗费用的21.5%,预防控制肥胖已迫在眉睫!

减肥不成功的原因

干扰减肥的因素——能量补偿机制。身体会努力维持能量的平衡。

一方面,身体在做了特别消耗热量的事情后,就会想休息。比如,我今天去跑步了,回家后就想躺在沙发上刷手机,不想做饭,也不想做家务。但是,如果测定一天的能耗,就会发现,虽然跑步那会儿消耗大,但不跑步的其他时间消耗会比以前要小!

如果你吃得不够,营养不足,更会觉得浑身疲乏无力,那么代谢率还会下降。结果就是——努力运动消耗掉的能量被完美地抵消了!这就是身体的“能量补偿机制”在发挥作用。这个是减肥后反弹的关键因素。

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首因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4亿,位列世界第一,每八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其中70%患者都是超重/肥胖所诱发。而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加以重视将最终走向心衰、肾衰。据研究,心肾并发症已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80%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糖尿病人群慢性肾病死亡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3.1倍。 

应对策略:个体化精准防治

过往的糖尿病应对策略是以“五驾马车”为根基的标准化规范治疗,长久以来“五驾马车”一路打怪升级,如今,“个体化精准防治”,跃升为擒拿糖尿病的又一道“杀手锏”。该亮“锏”时要亮“锏”,今天我们一起来全面解读“糖尿病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现状和前景,在此与广大糖友分享。

近年来,几乎所有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指南都提出“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血糖管理策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显示,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年龄不同、胖瘦不同、胰岛功能不同、病程阶段不同,慢性并发症不同,医生在制定治疗策略时要根据就诊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方面,治疗目标不一样。决定治疗目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当治疗方案包含容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时,糖化血红蛋白可确定在7.5%,不必一律控制在7%以下;当治疗方案不含容易引起低血糖风险的药物时,一般如二甲双胍或者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糖化血红蛋白应管理得更严格些,控制在6.5%以下。

另一方面,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程度取决于年龄。八十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身体机能退化,通常合并多器官慢性疾病,对低血糖特别敏感,糖化血红蛋白7.5%就属于“合格”。但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糖化血红蛋白不能“放水”,要控制在6.5%以下。

此外,“糖妈妈”在妊娠期的治疗不同于普通患者。在孕期要改用注射胰岛素,其他药物均不适用于孕期。

一、源头治理:检测专又精

和城镇治水同理,血糖控制也需要从高血糖的源头治理。根据我们的最新研究:细分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原因,按照空腹C肽水平进行2型糖尿病的亚型分类。空腹C肽低于1.0 ng/ml,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型,需要及时补充胰岛素治疗,25%的患者缺乏胰岛素;空腹C肽超过2.5 ng/ml,为胰岛素抵抗型,25%源于胰岛素抵抗需要减肥和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空腹C肽在1.1~2.4 ng/ml之间,为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型,占50%患者是由于肠促胰素分泌不足引起的,需要补充肠促胰素类药物才能有效改善血糖。为了明确“源头”,确定切合患者实际的适宜方案,患者应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包括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血脂、肝肾功能、尿蛋白等,同时评估体重指数(BMI)。

相对于传统降糖药物,肠促胰素相关药物属于“后起之秀”,分为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两大类。当空腹C肽水平处于每毫升1.1~2.5纳克/毫升之间的时候,提示体内缺乏肠促胰素,口服DPP-4抑制剂来提高肠促胰素水平,控糖效果稳定,不会产生低血糖,血糖才能达标且持久。

二、“五驾”齐驱:从现在做起

药物仅仅是糖尿病“五驾马车”的重要组成之一,生活方式的干预、血糖监测、糖尿病知识的宣教,以及定期随访复查也同等重要;还有新“五驾”马车(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达标及戒烟)齐驱才能遏制糖尿病进展。在此提出一个心血管健康的管控号码,简单易行,可遵照执行。请记住这个号码:13080-7-18-24-0

血压:低于130/80mmHg

血糖:A1C一般低于7%

血脂:LDL-C低于1.8mmol/L

体重指数:低于24kg/m2

吸烟:为零(立即戒烟)。

以上是:一胖伴三高,共管齐达标;减重是关键,戒烟不可少!

我们时常反思糖尿病控制率总是低迷而踯躅不前的原因,过分依赖药物,忽略对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恐怕难辞其咎。需要改变的是这十二个字:肥胖、熬夜、重压、胡吃、海喝、不动。

虽然2型糖尿病仍是以老年人群为主的疾病,但是临床上已经显露出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两头翘”的现象,而且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越小,并发症危害越大。23岁的电竞运动员Uzi因患有2型糖尿病而退役,再次向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敲响警钟。

任何年龄都不具备2型糖尿病“豁免权”,年轻绝非硬扛的资本。从现在做起,年轻人要重视预防保健,学会减压,定时就餐,合理饮食,不吃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适当运动,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因为健康“1”倒下,后面全是“0”!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