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医患共同体 |“医者有光”故事分享②
他们不仅是时空界限的跨越者,更是医患共同体的缔造者。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医者有光——2025中国医师节特别活动”在京举办,4408位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执业超过5年的医生被授予“五年大佬医生”荣誉,致敬他们不舍昼夜的坚守与付出。
《医师报》专访“五年大佬医生”背后的故事,他们用行动诠释:互联网医疗不仅是简单的问诊桥梁,更是托举生命希望的无形纽带。从高危孕程的全程守护,到复杂精神疾病的云端会诊,再到跨越国界的生死救援,当医生得以跨越时空持续守护患者,医疗服务的本质——那份对健康与希望的承诺,便被赋予了全新的可能。
胡翔:波折孕程里的线上守护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胡翔医生的手机里珍藏着今年6月收到的一张照片——一个7.1斤重的健康男婴的初生模样。这寻常的喜悦背后,是一段险象环生的特殊孕程。
胡翔 医生
2024年底,37岁的小梅(化名)带着“意外之喜”和重重忧虑找到胡翔:高龄、确诊输卵管堵塞准备试管时意外怀孕,孕前有频繁出差、用药、饮酒、接触X光史,还有一颗4 cm的子宫肌瘤。线下门诊初诊,胡翔感受到小梅在对孩子到来的期待之中衍生的紧张焦虑,第一步是稳住情绪,他以“全或无”理论缓解了她对胎儿安全的焦虑,但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
考虑到小梅工作繁忙,胡翔建议后续沟通转至京东互联网医院平台,一段波折的守护之旅在云端启程:孕早期,妊娠剧吐导致尿蛋白异常,胡翔线上调整用药方案;肌瘤一个月内暴增至8 cm伴发炎症,他电话指导其紧急就医,线上快速响应成为关键支撑。
更大的风暴在孕中期袭来——肌瘤变性引发腹痛出血。胡翔一边鼓励小梅积极面对挑战,一边迅速线上联动院内刘小华主任和瞿翠翠医生共商对策,渡过了一次危机。在此后的5个月里,小梅又经历2次住院保胎、多次急诊治疗。正是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胡翔得以第一时间掌握动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避免了不必要的奔波,也确保了诊疗的连续性,这是互联网医疗最大的价值。”最终,小梅平安分娩。
一段原本充满忐忑的孕路,因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被踏成了安心的圆。
杨晓东:24小时集结“云端专家团队”
从医三十余年,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杨晓东深知复杂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困境——辗转多家医院兜兜转转,往往错失干预良机。直到线上专家团队普及,真正打破了学科与地域的壁垒。
杨晓东 医生
前不久,有一位被“重度抑郁伴惊恐发作”折磨近5年的40多岁患者,带着厚厚的病历找到杨晓东,此前家属已带他跑了6家医院,治疗方法大多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单单他的抗抑郁药物策略,已调整过3次,但患者病情仍反复发作。这一次,患者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杨晓东,杨晓东利用线上平台,在24小时内迅速集结了一支“云端专家团队”:其中包含心理治疗师、药师、康复治疗师和精神科专家同时上线。
视频会诊中,心理治疗师敏锐捕捉到一个关键点:患者每次情绪崩溃前都有“躯体化预警”,而既往治疗中则过度聚焦于药物剂量的调整。这一次,通过专家团队与患者的专业沟通,发现其症状与3年前孩子留学引发的“空巢创伤”深度绑定。治疗方向豁然开朗——从单纯加药转向“药物+认知行为治疗+家庭系统干预+物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明显改善。
诊疗策略的转变让康复之路充满希望,而后续线上随访的便捷性,让多维治疗方案真正落地生根。患者家住县城,以往每月两次奔波省城复诊耗时耗力。如今,通过手机即可完成远程心理督导和实时用药调整。3个月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了72%。
“线上专家团队会诊,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更打破了思维定式。”杨晓东感慨,“当不同专业的专家能在一个屏幕前共同倾听患者的生命故事,治疗才真正触达了本质。”
吴昊:跨越国界织就“生命之索”
在一个寻常午间,怀化市第四人民医院吴昊医生接诊了一位极不寻常的患者。京东互联网医院的问诊界面上,一位韩国女生发来求助。但语言壁垒横亘其间——她中文生疏,英文不通,只能依赖翻译软件艰难传递信息。更令人揪心的是她上传的照片:手臂上赫然刻着自残的新旧伤痕,斑驳血迹无声诉说着绝望。她自述抑郁症药物已中断多日,此刻正孤身一人在威海某大厦的房间内,强烈的自杀念头几乎将她吞噬。
吴昊 医生
“威海”、“药停了”、“想死”——吴昊从翻译软件断断续续、词不达意的句子中,敏锐地捕捉到这几个刺眼的信号碎片。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以生命滑向深渊为代价!吴昊立即将关键信息和触目惊心的图片紧急提交给京东互联网医院。
警报瞬间在京东内部拉响!京东的工作人员紧急联系了威海当地120急救中心,精准对接有应急能力的精神专科医院——一条由企业社会责任与专业能力共同铺就的生命通道,在虚拟信号与实体救援力量间瞬间点亮。
当威海120急救人员与精神科医生破门而入时,蜷缩在异国角落的年轻女孩,终于望见了穿透阴霾的生命之光。她的伤口得到及时处理,精神危机获得专业干预。当地医院后续反馈:女孩已安全脱险,正接受治疗。那一刻,平台上那句跨越语言鸿沟的微弱呼救,在现实世界化作了有力的生命回响。
无形的云端网络,因链条上每一个环节对陌生生命的郑重担当,成为了深渊之上最坚韧的生命之索。
当胡翔通过持续的线上守护,将高危孕程导向平安;当杨晓东24小时内组建云端专家团队,为复杂精神疾病找到“多维解药”;当吴昊联动平台力量,跨越国界和语言从死神手中夺回年轻生命——互联网医疗展现的已远非简单的问诊便利——它打破了时空阻隔,弥合了学科鸿沟,甚至消融了语言障碍,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医患共同体”。它也让医生的专业价值得以延伸,让患者的生命旅程获得全程守护。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跨越时空的医患共同体 |“医者有光”故事分享②
2025-08-20 -
new脓毒症治疗迎来靶向治疗新契机,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李永清教授团队与弗吉尼亚大学麻建杰教授团队重磅研究
2025-08-20 -
new医疗服务新策略:做医生们的“超级助手”| “医者有光”故事分享①
2025-08-19 -
new西普金奖荣耀加冕,麝香保心丸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2025-08-19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