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学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报告/学术资讯/详情

AHA 2014:信息时代的心脏健康

时间:2014-11-20 16:41:41来源:未知作者:牛艳红 董杰 阅读: 199386

11月15-19日,2014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AHA 2014)在美国芝加哥召开。AHA主席Elliott Antman在致辞中指出,从单导联心电图到现在随身心电图,智能手机,远程获取心电图图谱;大数据,从基因组,临床综合征到治疗方案选择,个体性治疗,临床预后;从编程干细胞,再生医学,自身心肌细胞到纳米器官模型...心血管病学飞速发展,但仍是主要的致死原因,然而,我们的使命是让人们更健康地活得长一些。“Life is why,science is how”,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相聚在AHA,芝加哥的原因。第46任美国副总统Dick Cheney在AHA年会上以患者的角度讲述了他的经历。从37岁首次心脏病发作开始,他已经历了5次心脏病发作,先后接受了冠脉旁路移植术、支架置入术、血管成形术等多种手术。他的故事,可谓当代心血管病管理成果的明证。

blob.png

支架置入术后长期双抗治疗获益大?

11月16日,在AHA年会上公布的四项研究比较了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的风险与获益。然而,不一致的结果再次彰显了统一推荐治疗持续时间的难度。(Medscape网站)

根据这些研究数据,大部分专家认为,对于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持续时间推荐,并不可以“一刀切”,而应基于两个独立的问题,即如何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自体冠脉疾病二级预防。

关于支架内血栓形成,数据显示,如果存在出血问题,特别是置入新一代支架的低危患者,治疗6个月是安全的;对于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长期治疗(可能终身)可能获益更大。

DAPT研究:延长双抗时间可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


DAPT研究纳入近1万例患者,比较了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或普拉格雷)+阿司匹林双抗治疗12个月与30个月(N Engl J Med. 2014年11月16日在线版)。

结果显示,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30个月与12个月相比,可使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降低71%,心肌梗死(与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或不相关)风险降低53%,但与中度出血风险增加有关。有意思的是,无论何时停止噻吩吡啶治疗,停药后3个月内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均显著增加,表明治疗可能需要持续更长时间,甚至终身。

主要研究者Laura Mauri 总结指出,“对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已耐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的患者,继续噻吩吡啶治疗是有益的,但应排除有大出血病史的患者。”

而TL-PAS研究纳入DAPT研究中置入Taxus Liberté 支架的患者(Circulation. 2014年11月16日在线版)。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接受30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带来更大幅度的缺血事件减少,但因不良事件导致终止治疗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与AHA 2014召开同时,FDA发表声明回应延长噻吩吡啶治疗可能增加全因死亡风险的问题,“相信氯吡格雷和普拉格雷用于批准指征时,仍是获益大于风险的。”但FDA表示仍在对DAPT结果进行评价,直到宣布最终结论和推荐。

ISAR-SAFE与ITALIC:双抗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的获益相当

然而,来自欧洲的两项研究发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或更长时间在缺血事件或出血风险方面并无差异。

ITALIC研究中,6个月与24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比,缺血事件与出血事件均无明显差异(J Am Coll Cardiol. 2014年11月16日在线版)。

ISAR-SAFEDES研究也显示,接受6个月和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临床预后无明显差异。

法国Pitié-Salpêtrière医院Giles Montalescot认为,应将该问题视为两个独立的方面:支架置入术后短期治疗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自体冠脉疾病患者长期治疗。

注意到DAPT研究中获益主要来自与支架内血栓形成不相关的缺血事件减少,Montalescot表示,这是通常的二级预防效应,即冠脉疾病患者接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是合适的。

他认为,ISAR-SAFE与ITALIC研究解决了问题的另一方面,即低危患者支架置入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事件。这两项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有出血危险因素,6个月后停止治疗是安全的。”

Montalescot指出,临床决策必须个体化。他建议,如果患者采用新一代支架,在6个月时停止治疗很可能是可行的。但如果患者有多重缺血因素或左主干置入Taxus支架,那么长时间甚至终身治疗可能更适宜。

该观点也得到其他专家认同。

JPPP:阿司匹林用于老年人一级预防无获益

日本一级预防项目(JPPP)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胆固醇血症的老年患者,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未能降低心血管病和卒中风险。该研究于11月17日同时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Medpage Today网站)

JPPP为开放标签研究,共纳入1007家诊所的14 464例年龄为60~85岁的患者,随机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

分析发现,阿司匹林未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5年累计发生率,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77%和2.96%(P=0.54);但使非致死心梗事件相对减少47%(0.30%与0.58%,P=0.0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对减少43%(0.26%与0.49%,P=0.04)。

然而,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使颅外出血(需要输血或住院)发生率显著增加85%(0.86%与0.51%,P=0.004)。

探索性分析显示,如果继续研究达到预计的事件数而不是在中位随访5.02年后提前终止,将有28%的可能性出现阳性结果。但研究者指出,即使通过延长研究时间使结果达到统计学意义,阿司匹林在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中的临床重要性还是会低于预期。因此,在本研究中纳入的整体患者中阿司匹林不太可能显示出临床重要获益。

中国成人限盐有血压获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Andrew E. Moran等壁报展示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中国成人限制盐摄入量可使血压显著降低,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此外,根据中国文化量身定制的方法如采用盐勺限盐、盐替代物,也取得了相似的降压效果。该研究与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赵冬教授合作完成。(AHA Daily News)

分析显示,盐摄入量减少10.9 g与收缩压降低6.3 mmHg有关。在高血压人群亚组,盐摄入量减少9.5 g与收缩压降低8.9 mmHg有关。与整体人群相比,高血压人群每克盐摄入量降低对应的收缩压降幅更明显(0.58 mmHg与0.94 mmHg)。

舒张压变化也呈类似趋势,高血压受试者血压变化为一般人群的2倍以上。

在关于盐替代物的3项研究中,仅1项研究报告盐替代物对高血压人群有降压效果。采用盐勺的4项研究均表明使用盐勺与尿钠显著降低相关,但均未报告血压变化。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