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
荣获“生命之尊”奖
颁奖词 :73年前,他从香港回到内地,踏上从医路。以己之术,医人之心,他身着白衣,不负生命嘱托;行医四方,潜心钻研,成为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择一事,终一生,他用数十载光阴,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纵赞誉无数,不过“本分”二字;施仁术仁德,实乃大医精诚!让我们向陈灏珠院士致敬!
陈灏珠:在我国第一个使用“心肌梗死”病名,把患者当亲人
每个人都是一部历史,只是角度和厚度不同。今年92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教授,就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记载了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发展。
1924年,陈灏珠生于香港,父亲是军官,母亲缠小脚、不识字。父亲在外奔波,教育子女的职责就落在母亲身上。小时候,陈灏珠背古文,母亲拿书看,即使有些内容漏掉了,她也不知道,直到陈灏珠自己复读时才察觉,但母亲的执着在他心里埋下了凡事认真的种子。陈灏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的解题思路、课堂笔记常被当做范例。
1939年,年仅54岁的母亲因高血压中风突然离世。陈灏珠回忆说,那个年代很多病没法治,母亲患高血压常头疼,可却没药能把血压降下来。母亲的死是他后来学医的主要原因。两年后,日军攻陷香港,陈灏珠流离失所,父亲带领全家回到老家广东新会。为穿越日军封锁,一家人趁黑夜渡河,一旦被发现就可能被开枪打死。
1943年,陈灏珠高中毕业,收到国立中正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他就读的6年里,学校迫于战争形势一再搬迁,大一在永新、大二在唐江镇、大三在长汀,直到抗日胜利才回到南昌。陈灏珠告诉记者,迁徙中,有些同学不知去向,入学时班里有100位同学,大学毕业只剩下30多位。流亡的求学经历让他学到三样东西:快速记笔记,扎实的专业功底,不向困难低头。
毕业后,陈灏珠成为上海中山医院的一名住院医生,从此一心扑在医教研一线。1954年,他在《中华内科杂志》发文章,在我国第一个使用“心肌梗死”这一病名。他还为解放军廿七军防治血吸虫病,立三等功;加入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齐齐哈尔救治肺结核病人。
1955年,陈灏珠升为主治医师,选择心血管内科专业,从事介入性诊治。曾有一段时间,几乎每期《中华内科杂志》上都有他整理的病例讨论,如实记录了医生诊治疾病的过程,受到很多医生的欢迎。他还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心脏插管检查的临床应用》,详细阐述了心导管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曾说,他是读着这本书一步步开始做心导管检查的。
1965年,父亲病逝。次年,文革开始,陈灏珠备受打击。十年浩劫中,他到贵州威宁下过乡,徒步翻越崇山峻岭,为老乡诊病送药;在干校养过猪,拌猪食、扫猪圈、接生小猪,无所不能。他将所有业余时间用于学习,年轻医生们在“闹革命”,而他却在图书馆看书;下乡时,他在煤油灯下翻阅手中仅存的几本专业书,熟到几乎能背。这些积累促使他在大环境转好后取得突出成绩。
1972年,陈灏珠受上级指示,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由于冠状动脉直径一般只有2~4毫米,而介入导管直径就有2毫米左右,所以该手术被喻为“针尖上跳舞”。在制作手术设备、多次进行动物和尸体试验后,陈灏珠总算胸有成竹,但对用在患者身上还有些担心。1973年4月23日,一位患者因胸痛住院,怀疑患冠心病,但无法确诊。病情不容等待,陈灏珠紧绷神经,小心翼翼地将心导管送入左、右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随之冠状动脉显影、摄片,手术顺利完成。这次手术开启了我国现代冠心病介入性诊断的先河,陈灏珠因此被认为是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的奠基人之一。此后,他完成了国内首个埋藏式起搏器,在世界上首次用超大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奎尼丁晕厥,主编了《实用内科学》……耀眼的成绩让他攀上心血管领域的高峰。
陈灏珠从医67年,也执教67年。作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了一批心脏病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就是其中一位。2007年9月,陈灏珠捐资100万元,设立“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基金”,帮家庭困难的医学生完成学业。
谈到好医生的标准,陈灏珠表示,把患者看作等待修理的“机器”,即使你有多丰富的知识也不可能成为好医生。“前辈教授最看重的是什么东西?他们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是什么东西?那就是他们身体力行,把患者当亲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