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第五医院院长 黄继义:奏响医院管理和谐乐章
怀揣着医学梦想,为了厦门市翔安区卫生事业,集结在厦门市第五医院,为区域医学事业的崛起奠下基石。从他的步履中,我们读到了峥嵘岁月的豪情,看到了艰辛奋斗的足迹,感受到了医院发展壮大的激昂音符……
黄继义,肾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市第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翔安院区)院长、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务委员、厦门市泌尿中心副主任、厦门市人大代表、民进厦门市委副主委、厦门市拔尖人才。曾获得“中国医师奖”等殊荣。
学术上担任世界华人肾脏医师协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医会台海医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康复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委,厦门市医师协会副会长、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厦门市医学会常务理事、肾脏病学分会副主委,厦门市康复医学会会长,《中国卫生标准管理》、《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中文版编辑,《Cancer Management and Research》等SCI杂志审稿专家等职务。
走进厦门市第五医院,鲜花、琴声、咖啡厅……那温馨的感觉,一下颠覆了脑海里传统医院的印象。
“我们投入并不多,得到的效益却非常大,这是理念问题。”对于花心思营造这样的环境,厦门市第五医院院长黄继义教授如是解释。黄继义说,“一位患者来到医院,或多或少都有些焦虑——病能不能看好?能不能碰到一位好医生?我们营造温馨的环境能缓解他焦躁的情绪,能让他感受到温暖,减少他的心理负担。
同时,我们营造这样的环境,也能够提示患者:我们医者是很用心的。”
此外,黄继义还认为,在如此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医务人员也能得到放松,能更好地、更耐心地医治患者。“这在无形中拉近了患者跟医者之间的距离”,黄继义总结道。
行医30余载,从德技双馨的医者到远见卓识的管理者,黄继义对角色转变很淡然,他说,这二者并不矛盾,只要分配好时间,会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假如脱离了临床医生的角色,或许我就不能深刻认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带领团队制定的决策就可能有所偏颇,我们这个团队就不一定能走得很健康、很扎实。”
管理创新 推出多项管理新举措
针对医院起步较晚、底子较薄的状况,黄继义推出了多项管理新举措,助力医院快速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如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ll-In-One”医院管理平台;在厦门率先实施基于RBRVS方式的绩效管理方案;按照HIMSS标准开展信息化建设——2017年,医院成为福建省第2家、大中华区第29家通过HIMSS六级认证的医院;聘请医学顾问、推出柔性引进人才等机制;实施一系列提高工作效能的措施:设立科间事务转办单、实施水电木工临床查房制度、实行行政总值班临床巡查机制等等。
这些机制切实保障了医疗安全,推动了学科发展。
卓有成效 医院屡创发展新速度
丰碑无语,行胜于言。黄继义仅用短短的3年时间,带领医院迈上三级综合医院的台阶;仅用6年时间,医院编制床位由180张增加到1000张;临床医技科室由26个增加到52个;医技人员学历由2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增加到2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
这一串串数字的变化就是对黄继义工作最好的诠释,医院各项指标的增长也呈现良好态势,能够满足区域医疗保障需求。
高瞻远瞩 推动多学科跨上新高度
黄继义重视人才引进,短短几年时间,吸引了国内外一批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作为医学顾问、柔性引进人才加盟医院,推动多学科实现快速发展。
医院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如康复医学科、肾脏内科等,并重视康复医学、中医药与各学科的互动,形成颇具特色的诊疗内容;同时建立了2个院士工作站、6个市级临床基地、中心,开展了266项新技术新项目,部分填补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的技术空白;成立了基于3D打印方向的工作室、基于基因诊断方向的中心实验室,推动开展转化医学、新医学项目。
创建品牌 爱心文化成为医院新标签
爱,无处不在。黄继义倡导“爱在五院”文化,提出了“打造人文关爱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创新各种服务理念。对于患者,设立爱心导诊台、开通院内穿梭电瓶车,并开展了各种节日关爱活动等。对于职工,推出了许多关爱新举措,如设立医生沙龙、成立汉服诗歌社等。医院的文化、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医院逐步成为患者、职工喜爱的医院。
成绩突出 医院屡获国家级奖项
7年继承创新,厦门市第五医院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悬壶济世的杏林情怀让人震惊和叹服。
回眸历史,荣耀无限,直面新时代,豪情满怀。在黄继义的带领下,医院由乡村小医院蜕变为现代化的三级综合医院,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级奖项。
2015年,医院被评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基地,屡受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表扬。2017年,医院获评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管理创新医院”和“人文爱心医院”称号。2018年,医院成为全国29家上榜的特色医院文化医院之一,受到国家卫健委的通报表扬。近日,医院再获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改善医疗服务创新医院”称号。
德高术精 多项成就引领业界
黄继义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立志从医,帮助他人解除病痛。从医30余年来,他潜心研习医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肾脏疾病名医。
在临床工作中,黄继义的多项成就得到全国肾脏病学界的广泛认可。
首先,他率先在全国肾脏病学界提出了“慢性肾脏病康复治疗”理念,还将肾脏病康复治疗方案引入病房并推向患者家庭。再者,他率先建立了血管通路研究室,并利用3D打印法重建血管模型,为尿毒症血透患者制定各种疑难复杂血管通路构建方案。他的这一治疗新技术,吸引了各地需要再造复杂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前来就诊。
近年,他参编专著两部,发表各类学术论著60余篇(含SCI论文)。获国家科技部项目优秀奖一项,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一项,泉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参与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一项,获省、市等各级科研立项资助项目共九项。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黄继义将带领厦门市第五医院人不忘初心、开拓奋进,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护佑一方百姓安康,引领区域医疗扬帆远航。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耿晓坤教授专访 | 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介入20年:从技术空白到区域标杆的跨越之路
2025-07-03 -
new山西|从“城里娃娃”到“村里大夫”
2025-05-16 -
new山西|情满“医”途,陪伴让就医温暖如春
2025-05-09 -
new一位手机24小时“不打烊”的“好医生”
2025-04-28
-
王占祥教授: 一位龙头医院当家人的医学使命
2024-04-09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践行仁心仁术的好医生——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诊疗中心主任田旭东
2024-07-22 -
罗群:让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自由呼吸的“造梦人”
2023-01-11 -
彭红:做有技术有温度的好医生
2023-01-20 -
创新引领发展 管理赋能医疗 | 信阳市肿瘤医院:求真务实,做好豫南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2023-01-06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肖永龙:追逐患者生存的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
2023-01-05 -
汪铮:用医术医德给患者希望之光丨这五年 见证追光者⑦
202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