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多点执业:体现医师价值

时间:2019-05-28 17:07:07来源:未知作者:宋晶 蔡增蕊 阅读: 139801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宋晶  蔡增蕊

多点执业政策实行已十年,在鼓励医师多地就诊,解决“看病难”“提升医生收入”等一系列问题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如手续繁琐、医师权益得不到保障等新问题亟待解决。在“声音·责任”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重点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医师要体现对社会服务的价值

有院长提出,如果是全日制工作制,医师提出用一天工作日开展多点执业,医疗机构该如何管理?医师在工作日之外的休息时间开展多点执业,又该如何管理?

针对以上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霍勇表示,根据国家政策,医师从“单位人”变成“行业人”可成为现实。但院长对此仍存顾虑,他们需要找到医师从单位走向社会多点执业的一系列解决途径。

他认为,公立医院应做出计划,合理使用人才。医院不能单方面买断医师服务,未来医师终要体现其对社会服务的价值。

2018年6月底前,全国全面实施医师执业电子化注册管理,非常有利于未来医生多点执业。

他建议,医生的资质注册与执业地点分开,未来的执业地点一次注册长期有效。

简化手续  一次注册长期有效

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直言,多点执业没有落实到位与管理体制有关系。目前行业仍然在沿用原有的临床会诊制度管理办法,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任何作用,反而在出现医疗纠纷后起到反作用。每一位医生多点执业时都需要向本单位医务部门报备,但是审批时间较长,无法实现医师多点执业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仲强院长建议,简化多点执业手续。医师若在地区、行业协会或医院卫生专业管理部门注册,该注册在全部区域都应该有效,而不是每换一处执业地点就要再办一次手续。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提出,多点执业重点应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包括社会办医的问题。未来,多点执业地点可从行政机关注册改到行业协会注册,协会注册可根据区域地进行多点执业,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监管的作用。注册的医师协会可以酌情购买相关保险,保障多点执业医师权益。

处理好“单位人”和“行业人”关系

谈到保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凤芹副院长表示,首先应从工伤险问题着手。现行规定工伤险由单位缴纳,而且不能重复缴纳,医师若在另一执业地点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则不能理赔。这一问题不改变,会影响多点执业的落实。

其次,医师在哪里执业,其所在执业的医疗机构就要为其缴纳医疗责任险。

再者,要明晰“单位人”和“行业人”的关系。医疗机构聘请医师全职工作,医师若利用休息日多点执业,影响休息,则很可能会影响其第二天在原单位的工作状态。她认为处理好“单位人”和“行业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行多点执业。

image.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