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满天飞 竟然是“李鬼”
社评
3月30日,就中卫安(北京)认证中心等机构以国家卫健委名义发布“全国托育服务机构认证标准”(简称“标准”)事宜,国家卫健委声明称,要求上述机构立即停止以国家卫健委名义组织开展托育服务机构认证标准的宣传推广及认证试点等后续活动,并立即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随后,中卫安(北京)认证中心回应称,该事件系个别单位未经同意擅自联系媒体进行的不实宣传报道,已经责令有关单位联系媒体删除报道,消除影响。
《医师报》记者查证了仍在网络上流传的“标准”发布新闻稿,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由中卫安(北京)认证中心和北京大学母婴产业升级发展研究课题组联合发起的全国托育服务机构认证标准……”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疑惑:北京大学母婴产业升级发展研究课题组是个什么鬼?
在多个新闻源中,所谓的“北京大学母婴产业升级发展研究课题组”经常和一名叫“宗淑琦”女士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查证,宗淑琦于2013年担任“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孕婴童健康发展与产业升级课题组组长”,对外宣称“北京大学母婴产业升级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但事实上,早在2015年10月13日,北京大学发布公告撤销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曾对外明确表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中国孕婴童健康发展与产业升级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无关。也就是说,作为“标准”的发起者之一、北京大学母婴产业升级发展研究课题组是个早已取缔、却招摇撞骗至今的“李鬼”。
冒用国家卫健委和北京大学的旗号制定、发布“李鬼标准”,这些单位真是胆大妄为!不仅如此,“标准”起草单位之一、中卫安(北京)认证中心主任郑浩彬还为还一家新成立的“托育早教研究院”授牌,委托该研究院负责对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资质审核、专业技能、考评认证。这样肆无忌惮的造假一条龙行为,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认监委是否该出手严查、追责呢?
近年来,国家深入推进标准化改革,然而,这给了一些单位可乘之机,他们拉大旗扯虎皮,将严肃、权威的标准制定工作变成一个营销炒作工具,真假难辨的“标准”不仅让整个行业的莫衷一是,甚至误导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可怕的是,被曝光却依然逍遥法外的“李鬼”标准制定者,不会“见光就死”,而是等风平浪静后将魔爪伸向下一个标准,祸害另一个行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8-122024
梁万年:“三医”协同的基本路径
-
new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气候危机就是健康危机。
2024-01-05 -
10-312023
努力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力量
-
10-312023
网络调查亦有弊端
-
2023年度“刷屏热词”之极端天气: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仍将持续增加
2024-01-05 -
实力是唯一的话语权,实干是唯一的兴邦路|疫情期间,一名老师给学生的信
2020-05-19 -
医生不是“药神” 政府才是
2019-03-07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走廊医生”走下神坛
2017-12-27 -
分级诊疗:心急别忘冷思考
2017-08-15 -
我们要交三个朋友
2019-01-24 -
好医生赚大钱 是患者的福音
2017-08-07 -
应纠正对细菌的片面认识
2023-05-09 -
医生要做“会工作、会休息”的引领者
2019-01-17 -
有偿刊登论文不合理
2016-01-21